天天看點

1987年台灣老兵回家,家鄉已評他為烈士,晚年悲歎:我愧對解放軍

作者:幸福44960

1987年,一名台灣老兵終于實作了漫長的回家之夢。當他踏上故鄉的土地時,竟發現家鄉已将他視為犧牲的烈士英雄。多年來,他一直對曾經的解放軍懷着無盡的愧疚之情。究竟他經曆了怎樣的命運際遇?為何對當年的選擇如此耿耿于懷?這位老兵的故事背後還隐藏着怎樣的曆史糾葛?讓我們一同走近這段動人心弦的往事。

1987年台灣老兵回家,家鄉已評他為烈士,晚年悲歎:我愧對解放軍

一代英豪,紅色年代的曲折傳奇

八路軍翻身農奴把把家火種,大刀向那開路掃蕩顯英雄本色。于西聚就是在這樣的年代中走上革命道路的一員。他出身于山東東阿一個貧苦農家,家中兄弟4人,在水深火熱的年代裡渴望改變命運。

1937年的一個黃昏,13歲的于西聚在家附近的田壟邊放着家中僅有的幾頭羊羔。遠處,幾名身着藍布軍裝的共産黨遊擊隊員經過,其中一人看到于西聚,停下腳步走了過來。"小夥子,要不要加入我們?為人民抛頭顱,為革命重灑血。"年少的于西聚聽到這些激昂的話語,鬥志頓時被點燃,義無反顧地答應加入了部隊。

1987年台灣老兵回家,家鄉已評他為烈士,晚年悲歎:我愧對解放軍

經過短暫的訓練,于西聚加入了著名的八路軍華野縱隊,從此開啟了革命生涯。在戰火紛飛的年代,于西聚和戰友們聞炮而動,輾轉于山東、河南兩省,與敵人周旋厮殺。他手刃過無數國民黨軍閥的親兵,也多次親身經曆過敵人的血腥圍剿。

真摯愛情,穿越時空的動人奇緣

戰火硝煙中,于西聚偶然邂逅了一位素未謀面的泰雅族少女張明珠,開啟了一段動人的愛情佳話。

1959年的一個盛夏午後,13歲的張明珠和村裡的一名姑娘在烏來溪河中嬉戲遊玩。她們家中渺小,終日幹活尚且溫飽無望,難以想象在炎熱的中午能獲得半點食物充饑。來往的途人稀少,她們隻能對途經的每一名行人抱有些許期盼。

忽然,一名高大體格、打扮彪悍的軍人走了過來。這支部隊駐紮在烏來鄉已有些日子,張明珠雖年幼但早已熟識軍人的打扮。饑渴難耐的她終于鼓起勇氣,向這名軍人搖晃着手中的鐵飯盒,發出幹澀的呼救:"阿兵哥,我們太饞了,您能給點吃的嗎?"

1987年台灣老兵回家,家鄉已評他為烈士,晚年悲歎:我愧對解放軍

原來,這名軍人正是于西聚。多年征戰,他早已見慣人世滄桑,但面對如此可憐的景象,他的心頭不由湧起一陣悲憫。于是他點了點頭,快步向營房走去,很快便拿着兩個熱乎乎的饅頭回到河邊,遞給了張明珠和她的夥伴。

就這樣,一見鐘情的于西聚漸漸愛上了這位活潑可愛的少女。短短幾年,兩人相識、相知、相愛,最終于1965年正式結為夫妻,開啟了一段峰回路轉的姻緣。

白天,張明珠與于西聚随軍而行,到處漂泊;夜晚,他們就在簡陋的草棚中溫存。軍旅生涯雖然清貧,但兩人的愛情從未是以而熄滅。随着時間推移,張明珠先後誕下三個可愛的孩子,一家人的生活雖然困頓,卻也其樂融融。

重新出發,被埋藏的往事漸開

1949年10月,金門戰役失利,于西聚被俘,從此開啟了一段漂泊無依的流亡生活。

1987年台灣老兵回家,家鄉已評他為烈士,晚年悲歎:我愧對解放軍

被俘後,于西聚被國民黨軍隊收編,被迫離開了解放軍的隊伍。由于當時的特殊環境,于西聚避而不談自己的經曆,就連他的妻子張明珠和兒子于冠華也對此一無所知。

退伍後,為了養家糊口,于西聚開始四處漂泊。1960年,他随部隊來到台灣烏來鄉。當時張明珠的家境極為貧困,一家人隻能靠打打零工度日。于西聚見狀,主動将自己微薄的軍饷拿出一部分,資助張明珠一家。

就這樣,在于西聚的照拂下,張明珠一家人的生活終于有了改觀。兩人相識、相愛、結婚,并育有三個孩子。然而,軍旅生涯使得一家人颠沛流離,時常在各地搬家。

退伍後,于西聚曾在當地開過一家小型貨運公司,後又專門開辦了一家賣山東手工餃子的小店。由于手藝精湛,加之對待顧客誠懇有加,這家小店頗受當地人的青睐。一家人終于可以安居樂業了。

就在這時,于西聚突然被臨危的妻子拉着手,說出了一番讓他無比震驚的話:"西聚,等你退休後,我們一定要回山東老家去看看,給我們的父母掃墓……"

1987年台灣老兵回家,家鄉已評他為烈士,晚年悲歎:我愧對解放軍

聽到這話,于西聚如遭雷擊,腦海中浮現出被俘的那段慘痛往事。多年來,他一直對當年被俘、背叛革命事業而懷有強烈的愧疚和自責。而如今,妻子的一番話,無疑将他心中的隐痛撕開了一個口子。

漂泊異鄉,罪與罰的心靈拷問

被俘之後,于西聚開啟了一段颠沛流離的漂泊生涯。離開了革命軍隊,他内心對當年的選擇無比愧疚,這也成為後半生揮之不去的心結。

被俘後,于西聚最初被關押在一處陰暗潮濕的地窖裡。由于拒絕向國民黨效忠,他遭受了長期折磨和審訊,身心俱疲。直到1950年,在親友的遊說下,他才勉強答應加入國民黨軍隊。

退伍後,為了生計,于西聚輾轉來到台灣。最初幾年,他在台北郊區做過苦力,幹過碼頭裝卸工。由于營養不良,他的身體每況愈下,生活也陷入了困境。

1987年台灣老兵回家,家鄉已評他為烈士,晚年悲歎:我愧對解放軍

就在這時,于西聚無意中結識了同鄉朋友,通過他的介紹,來到了烏來鄉小有名氣的一家物流公司打工。憑借過人的毅力和勤懇,于西聚很快就獲得了老闆的賞識,被破格提拔為了經理。

1969年,于西聚靠着多年的薪酬積蓄,在烏來鄉開辦了一家小型貨運公司,開始逐漸走上了緻富之路。幾年後,他又開辦了一家山東手工館子,烙馍、灌湯等山東特色小吃在當地大受歡迎。就這樣,于西聚一家的生活終于步入了穩定的正軌。

但就在這時,他無意中聽到張明珠的一番話,心底那個無法啟齒的傷口再次被撕開——他曾是一名解放軍戰士,為了革命事業抛頭顱灑熱血,可最終卻背棄了軍隊,成了俘虜。這個秘密一直萦繞在他心頭,成為他揮之不去的心魔。

重返家園,尋根問祖的生命終點

直到1987年,于西聚終于在晚年重返了山東老家,了卻了多年來盤旋于心頭的夙願。

退休後的于西聚開始實作妻子多年來的心願,要他回山東老家掃祭先人的墳墓。1987年春節後,一家人買好了回鄉的火車票,懷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踏上了歸鄉之路。

抵達山東濟甯後,于西聚一家沒有直接傳回老家,而是在當地小住了幾天。通過打聽,他們終于找到了幾名遠親,這才得知家鄉的詳細位址。經過一番尋找,他們終于來到了于家村,見到了已年過古稀的嬸嬸于秀蘭。

1987年台灣老兵回家,家鄉已評他為烈士,晚年悲歎:我愧對解放軍

60多年未見,彼此早已面目全非。于秀蘭将于西聚久久凝視,最後哽咽地說:"西聚啊,你可算是回來了!當年你走後,爺爺奶奶傷心成疾,幾年後便相繼去世。"說着,她将一個陳舊的布包交到于西聚手中。

原來,這個布包裡裝着于西聚當年入伍時的遺物:一件舊軍裝、一面殘舊的八一軍旗、幾封家書,還有一本日記本。翻開日記本,映入眼簾的是于西聚年輕時的秀氣筆迹,記錄着參軍前的些許趣事。

翻閱着這些陳年往事,于西聚内心五味雜陳。多年來,他一直對曾被俘虜而耿耿于懷,如今回到家鄉,看到父輩的遺物,内疚和自責的情緒更是如潮水般湧來。

結尾

第二天清晨,于西聚帶着全家人來到村頭那片空曠的墳地,拾掇了祖墳,虔誠地掃墓祭奠。做完這一切,他的内心才算放下了最後一塊心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