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鏡頭下真實的晚清社會,法國攝影師拍下的罕見彩照,差距太大了

作者:遊戲精彩

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一個好的君主,決定了一個王朝的衰敗,在大陸曆史上,一共出了400多位皇帝,9個大一統王朝,而清朝,是大陸近代兩千多年曆史中,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的統治者,與秦、漢、唐、宋、明等朝代比起來,清朝應該算是第二個少數民族統治的王朝吧?

鏡頭下真實的晚清社會,法國攝影師拍下的罕見彩照,差距太大了

1936年,清太祖改後金為“大清”,1644年,明朝徹底滅亡,清軍入關,稱為大陸曆史上最後一個大一統王朝。清朝統治者是女真族部落後裔,姓愛新覺羅,屬于滿族,清軍入關後,要求所有漢人依照滿族傳統,剃發易服,第一次是,遭到了多數漢族百姓的反抗,是以清廷不得不放棄,第二次,當清兵南下時,多爾衮再次下令頒布剃發令,并強制要求,不從者,基本上隻有一個下場,那就是死。

這張照片是百年前,一位叫阿伯特·卡恩的法國攝影師留下的,從照片上可以看出,這位官員的造型和神态完全展現出了清軍入關後,想要“滿漢一家”的政策,他的發型是清朝典型的“陰陽頭”,表情十分嚴肅,鼻梁上的那副圓框眼睛,襯托出了古代官員的威。另外,他的帽飾和服裝,都是典型的滿清裝扮,而在清朝前期,為了鞏固中央集權,統治者大多都隻用滿族人為官,直到康熙時期,大局已定,漢人官員才遭到重用。

鏡頭下真實的晚清社會,法國攝影師拍下的罕見彩照,差距太大了

這張是卡恩拍下的一位晚清時期的富家太太,照片上,這位太太的衣着非常光鮮,一宿和裙擺上,還繡着精美的紋路,她的手中拿了一把小巧的扇子和手帕,以此推斷,拍攝這張照片的時節,應該是夏季。不過從這位夫人的表情來看,她似乎并不是很開心,雖然臉上畫着濃厚的妝容,但也抵擋不住她眼中的那抹憂愁。

我們都知道,受古代封建思想的影響,女子地位十分地下,即使嫁進有錢人家,除了豐厚的物質生活,其實這些女子們也不一定過得幸福,自古以來,深宅大院,後宮高牆,都是是非之地,有時候為了生活,這些女子還需要工于心計,整日活的十分累。

鏡頭下真實的晚清社會,法國攝影師拍下的罕見彩照,差距太大了

這一仗是兩個滿族女子,從他們的發飾和衣着來看,完全和漢族女子的打扮不同,不過這兩位,應該也是大戶人家的夫人,因為在清朝後期,自從第一次鴉片戰争打響後,百姓就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大多數人家溫飽都成了一個問題,就更别提能夠穿這麼華貴的棉衣了。有意思的是,這兩位婦人好像是第一次見到照相機,表情帶着三分好奇,三分緊張,剩下的,就是迷茫了。

鏡頭下真實的晚清社會,法國攝影師拍下的罕見彩照,差距太大了

1900年,由英,法,美,俄等國組成的八國聯軍,以鎮壓反帝愛國起義軍義和團為名,對華發起了侵略戰争,英國海軍中将西摩爾率2000餘人從天津租界一路攻到北京,6月17日,八國聯軍攻陷大沽,7月,聯軍兵力增加到1.7萬,炮火40餘台,8月4日,開始攻向北京,不過短短十日,就将北京攻陷。

當時的清軍猶如一盤散沙,這張照片就是卡恩在北京城中,拍到的清軍真實形象,可以看到,正中間的這三位身穿官服的清兵,年齡看起來不大,身形柔弱矮小,臉上笑容肆意,絲毫沒有亡國的危機,而邊上這位穿白色官服的,看起來像是他們的首領,他的表情嚴肅,皮膚黝黑,手中還拿了一個棍棒之類的東西,完全和電視上演的不一樣,不僅沒氣勢 ,連一把像樣的武器都沒配備,這樣難怪當西方列強入侵時,他們毫無招架之力。

鏡頭下真實的晚清社會,法國攝影師拍下的罕見彩照,差距太大了

這一張拍攝的是清朝晚期的弓箭手,和上面那張相比,這位弓箭手就要更有氣勢一些了,他一身铠甲,身後背着一個箭袋,手上提着一支弓,一手放在了腹部的要帶上,不過從他的胡子看,這位弓箭手大概已經年過花甲,胡子已經半白,不知道是不是衣服的原因,這位弓箭手的身形看起來,也是那麼矮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