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近百年前國貨廣告如何傳遞紅色能量

作者:文彙
近百年前國貨廣告如何傳遞紅色能量

近百年前的國貨廣告長什麼樣?在那個沒有精修照片和視訊直播的年代,廣告又是如何呈現紅色故事、傳遞紅色能量?

為深入挖掘展示愛國主義豐富精神内涵和多元實踐路徑,赓續紅色血脈的濃厚氛圍,“愛中華 興國貨——廣告中的愛國主義”展覽今揭幕,18日至6月30日(周一閉館)面向公衆免費開放。本次展覽由上海韬奮紀念館攜手蘇州河工業文明展示館舉辦,入選“光榮之城”2024上海紅色文化季精品活動。

上海韬奮紀念館(中國近現代新聞出版博物館)張霞副館長透露,展覽分為“賺錢幹什麼?全是為着事業”“國貨廣告尤為歡迎”“國貨潮牌增添亮色”三個部分,為觀衆講述國貨品牌于民族危亡時刻勇擔曆史使命的家國故事,呈現那個時代人們對民族産業的支援、對國貨品牌的擁趸、對國富民強的期盼。

近百年前國貨廣告如何傳遞紅色能量

鄒韬奮是中國近現代卓越的文化戰士、傑出的新聞記者、出版家,一生主編創辦了“六刊一報”,《生活》周刊便是其中之一,自1926年起改由鄒韬奮主編後,銷量迅速上升,成為全民族抗戰前極具影響力的新聞評述性刊物。

廣告是報刊生存發展的重要支撐,鄒韬奮和負責《生活》周刊經營工作的徐伯昕卻始終将維持報刊品質作為核心理念,不把廣告視作賺錢牟利的手段,而是嚴格貫徹遵循“竭誠為讀者服務”的“生活”精神,将其視作推廣國貨、服務社會的重要途徑。正如鄒韬奮所言:“提倡國貨,鼓勵國人在實用上多所發明,實在是富國裕民的根本,并不是僅為仇外而設,希望國人奮勉前進。”

近百年前國貨廣告如何傳遞紅色能量

作為中國民族工業發祥地之一,上海蘇州河畔曾彙聚了一批優秀的民族企業,随着時代變遷發展,轉型蝶變,蘇州河工業文明展示館全景式呈現了蘇州河畔從近代工業熱土到創新宜居樂土的嬗變曆程。

蘇州河工業文明展示館居益萍館長談到,展覽依托場館陣地優勢資源,特别選取了與蘇州河工業文明展示館有關聯度的國貨廣告,還展出了館藏的國貨廣告實物宣傳單,簡潔有力的文字和生動诙諧的插畫頗具魅力,展現民族文化,傳遞家國情懷。

近百年前國貨廣告如何傳遞紅色能量

為了豐富觀衆觀展體驗,展覽設計了互動環節,使觀展與探館相結合。展覽特設“報刊角”,觀衆可翻閱《生活》周刊、《生活畫報》等期刊,閱讀時代的文字,近距離與近百年前的書刊對話,跨越時空成為鄒韬奮的讀者。

展覽還推出了關聯任務卡,觀衆可在現場抽取任務卡,并根據其上訓示,在展廳和館内尋找線索、記錄資訊、将國貨廣告圖檔與場館内國貨實物相對應,進行一場觀展與探館的奇妙之旅。小讀者也可以變身“《生活》周刊廣告設計師”,為國貨廣告相關卡片塗色,繪制出絢麗的顔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