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500多年楚國工匠刻下的“安邦”,安邦定國,天下太平

作者:尊爵文化銅钰緣

視訊加載中...

楚大鼎出自楚幽王墓,是目前為止唯一已确定為楚國國君的墓葬——壽縣李三孤堆。曆史上經曆三次盜掘,這裡共出土了4000多件文物,其中很多流落在全國各地,甚至于海外。最早被盜出土的一批文物有800餘件,當時的民國政府将它們收歸在那個時候安徽省的省會安慶。

2500多年楚國工匠刻下的“安邦”,安邦定國,天下太平

楚大鼎。視覺中國 供圖

1937年中國抗日戰争全面爆發,時任安徽省圖書館館長的李辛白,緊急将包括楚大鼎在内的700多件楚器埋在院子裡,後在著名考古學家李濟的幫助下,将這批楚器打包運至南京,再後又随故宮文物一起西遷至重慶,最後一路颠簸到了四川樂山,得以度過抗戰歲月。

2500多年楚國工匠刻下的“安邦”,安邦定國,天下太平

抗日戰争結束後,這批文物被運回南京。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為避免國寶再次流失,楚大鼎從南京被運回安徽蕪湖,1952年在合肥安家,終于結束了近20年的颠沛流離。

2500多年楚國工匠刻下的“安邦”,安邦定國,天下太平

楚大鼎體量大,颠沛流離的歲月使其傷痕累累。1954年至1955年,安徽邀請蘇派青銅修複師金氏兄弟,完成了對楚大鼎及其他重量級楚王墓出土青銅器的修複。

如今,楚大鼎能安然于展廳裡,得益于無數先輩的無私奉獻,展現了中華文化的傳承赓續和百折不撓的民族精神,這也呼應了楚大鼎上銘文“安邦”的含義。

2500多年楚國工匠刻下的“安邦”,安邦定國,天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