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500多年楚国工匠刻下的“安邦”,安邦定国,天下太平

作者:尊爵文化铜钰缘

视频加载中...

楚大鼎出自楚幽王墓,是目前为止唯一已确定为楚国国君的墓葬——寿县李三孤堆。历史上经历三次盗掘,这里共出土了4000多件文物,其中很多流落在全国各地,甚至于海外。最早被盗出土的一批文物有800余件,当时的民国政府将它们收归在那个时候安徽省的省会安庆。

2500多年楚国工匠刻下的“安邦”,安邦定国,天下太平

楚大鼎。视觉中国 供图

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任安徽省图书馆馆长的李辛白,紧急将包括楚大鼎在内的700多件楚器埋在院子里,后在著名考古学家李济的帮助下,将这批楚器打包运至南京,再后又随故宫文物一起西迁至重庆,最后一路颠簸到了四川乐山,得以度过抗战岁月。

2500多年楚国工匠刻下的“安邦”,安邦定国,天下太平

抗日战争结束后,这批文物被运回南京。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为避免国宝再次流失,楚大鼎从南京被运回安徽芜湖,1952年在合肥安家,终于结束了近20年的颠沛流离。

2500多年楚国工匠刻下的“安邦”,安邦定国,天下太平

楚大鼎体量大,颠沛流离的岁月使其伤痕累累。1954年至1955年,安徽邀请苏派青铜修复师金氏兄弟,完成了对楚大鼎及其他重量级楚王墓出土青铜器的修复。

如今,楚大鼎能安然于展厅里,得益于无数先辈的无私奉献,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传承赓续和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这也呼应了楚大鼎上铭文“安邦”的含义。

2500多年楚国工匠刻下的“安邦”,安邦定国,天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