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風雅華夏 你好中國

作者:學習時報

在浩瀚的人類曆史文明畫卷中,中國以其數千年的文化積澱和廣袤無垠的地理景觀,繪就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旅遊長卷,邀世界去細細品讀,深刻領悟。随着時代發展,分享中國文旅故事在全球範圍内具有重要意義。它不僅是維系地理與文化的紐帶,更是連接配接不同國家和地區人們心靈的橋梁,是一場跨越時空的深度對話。向世界講好中國文旅故事,旨在架設文化交流互鑒之橋,增進全球文明共識,為推動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

中國文旅的全球對話價值

今天的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出境旅遊客源國和第四大入境旅遊目的地國家。每年數億入出境旅遊者,既是中國故事的傾聽者,也是中國故事的講述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吸引力,旅遊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重要載體,講述其故事有助于世界了解中國深厚的曆史底蘊與豐富的文化内涵。通過向世界講好中國文旅故事,可以有效展現中國各民族獨特的民俗風情與地域文化,增進國際社會對中華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常來往。常來常往的遊客要欣賞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美麗國土,要領悟中華文明5000多年的燦爛文化,也要看見14多億人民的幸福生活。中國文化和旅遊資源豐富多樣,從雲南三江并流保護區、四川大熊貓栖息地、青海可可西裡等世界自然遺産,到北京故宮、西安兵馬俑、蘇州古典園林等世界文化遺産,一批文化底蘊深厚的世界級旅遊景區度假區漸成氣候。中國文旅體驗空間和消費場景日新月異,從淄博的燒烤、天水的麻辣燙,到哈爾濱的冰雪、泉州的攢花和潮汕的英歌舞;從深圳的節日大道、廣州的“小蠻腰”,到成都的春熙路、重慶的洪涯洞,一批文化特色鮮明的旅遊休閑城市和街區的火熱出圈。講述新時代的文旅故事,有助于激發海外遊客來華旅遊的熱情,促進世界範圍内的交流合作。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文化和旅遊資源在有效保護、科學規劃的基礎上得到了合理利用,國内旅遊、入境旅遊、出境旅遊和國民休閑全面發展,已經成為全球旅遊經濟繁榮發展不可或缺的市場支撐。旅遊領域的産業投資、資源開發、業态培育和市場創新空前活躍,中國旅遊集團、華僑城、首旅、錦江、嶺南、攜程、春秋、開元、華住、方特、海昌海洋公園等旅遊企業的市場競争力和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講述中國文旅産業政策、發展規劃、項目建設、文旅融合、科技創新等方面的實踐與成效,對全球文旅市場的繁榮發展、對世界文旅産業的轉型更新、全球旅遊發展格局優化重構,都将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展示中國在遺産保護、綠色旅遊、智慧旅遊、文明旅遊,以及旅遊促進城市更新和鄉村振興等方面的成就與經驗,有利于推動全球文旅産業可持續發展和高品質發展。

甄選中國文旅的璀璨篇章

大陸擁有廣袤的國土空間、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深厚的曆史文化資源,這些構成了中國文旅故事的堅實基礎支撐。通過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表達以及專業化的市場推廣,依托規劃建設中的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和自然公園體系,借助長城、大運河、長征、黃河、長江五大國家文化公園以及“一帶一路”建設,統籌中國的世界自然遺産、文化遺産、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與利用。旅遊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受益者,也是當代文化和現代文明的創造者。諸如印象麗江、隻有紅樓夢、二分明月憶揚州、南京喜事、夜上黃鶴樓、大唐不夜城等文旅項目,讓海内外更多遊客了解到一個從黃山到黃河山河壯麗的中國,熱愛上一個從《詩經》到《紅樓夢》風雅多姿的中國。

目前時期,除了自然風光和人文曆史,中國小康社會生活方式也成為文化交流和旅遊推廣的全新動力。大興機場、CBD、廣州塔、京滬高鐵、浦東新區、港珠澳大橋等标志性建築,正與故宮、兵馬俑、殷墟、良渚等一起成為展現國家旅遊形象的新載體。在這個繁榮富強的國度裡,在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上,退休老人在公園裡鍛煉健身、在廣場上歡快跳舞,年輕人在博物館、科技館、美術館、戲劇院流連忘返,讓更多海内外遊客了解到一個從積貧積弱走向全面小康、自強不息的中國,熱愛上一個從戲劇院到菜市場、人民幸福的中國,了解到一個從“嫦娥”奔月到“天眼”探秘、仰望星空的中國,熱愛上一個從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到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和平發展的中國。

旅遊是一種異地的生活方式。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商業環境所構成的美好生活新空間,已經成為現代城市的共同追求,也是旅行中遊客幸福感、獲得感和滿意度的關鍵支撐。全國很多城市公園已經或者正在進行開放和共享導向的更新改造,把綠地、綠道、廣場和公園等休閑空間還給市民和遊客。越來越多的城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将公共空間和休閑活動的尺度變得更加宜人。寬闊的街道和宏偉的建築是城市發展的要素,卻不是城市休閑的全部。無論是街區景觀獨幕喜劇的建設,還是公共文化、交通節點、資訊服務和旅遊廁所,越來越多的城市有意識降低空間規劃的集中度,将其分散融入日常的生活場景和休閑空間。從人本旅遊出發,讓中國文旅故事告訴世界,城市、街區和鄉村旅遊發展的高度,從來都不取決于對少數人服務的力度,而取決于公共服務和商業環境對本地市民和外來遊客服務的溫度。

如何有效觸及全球閱聽人

講述文旅故事的專業隊伍建設至關重要。這支隊伍需要由一群對文旅充滿熱愛和具備專業知識的人員組成。他們不僅要深入了解文旅的内涵與曆史,更要具備敏銳的洞察力和創新思維,能夠從獨特的視角挖掘出文旅故事中的精彩之處。在專業能力上,他們要具備優秀的表達能力和溝通技巧,能将文旅故事生動形象地呈現給閱聽人。同時,還要掌握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尊重不同文化背景,確定故事的傳播準确且有效。

在國際傳播中,要充分利用各種管道來擴大中國文旅故事的影響力。傳統媒體如電視、報紙等仍具有重要作用,可通過制作高品質的紀錄片、專題報道等,向世界展示中國文旅的魅力。同時,要積極拓展新媒體管道,如社交媒體平台、視訊分享網站等,利用其互動性強、傳播速度快的特點,釋出吸引人的圖檔、視訊和文字内容,引發廣泛關注。

充分了解全球閱聽人的需求和興趣是成功傳播的基礎。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閱聽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喜好,是以要進行有針對性的傳播。同時,要注重與閱聽人的互動交流,傾聽他們的聲音和回報,通過舉辦線上線下互動活動,邀請閱聽人參與體驗中國文旅,收集來自世界的意見和建議,不斷改進傳播内容和方式。還可以培養一批對中國文旅感興趣的國際“粉絲”,讓他們成為傳播的使者,帶動更多人了解和喜愛中國文旅。通過與閱聽人的緊密互動,提高傳播效果,讓中國文旅故事在世界範圍内産生更大的影響力。

(作者系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