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聽我一句勸:甯選增程式,也别選多檔DHT!

作者:玩車情報局

插混帶檔位,趕緊往後退!

如果你打算買一台車,在增程式、單檔混動和多檔DHT之間猶豫,我建議你放棄多檔DHT,這是我的建議,當然了,錢是你自己的,你怎麼花最終還是你說了算,決定權掌握在你手裡,下面我來說說,為什麼建議大家謹慎選擇多檔DHT插混車型。

聽我一句勸:甯選增程式,也别選多檔DHT!

首先,就像李斌說的,這些都是過渡的技術,這是毫無疑問的,在固态電池量産之後,什麼插混增程,都會成為過去式,即使在當下,如果你很少跑長途,就是市區代步,我建議你直接上純電,因為你買了混動後會發現,你根本就不想用油,還不如上純電。

其次,如果你需要跑長途,覺得純電車型長途出行補能不友善,有續航焦慮,在幾種混動車型之間糾結,我勸你首先排除多檔DHT插混。

聽我一句勸:甯選增程式,也别選多檔DHT!

多檔DHT,不是插混車型的優勢,而是劣勢!一定要清楚這一點。

多檔DHT車型,被很多部落客說,什麼發動機可以更多參與驅動,發動機可以在低速就直驅,發動機扮演的角色更重要等等,但是這不是優勢。在電驅時代,讓發動機這麼多的參與驅動,扮演這麼多的角色,是逆勢而為的,是有悖于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規律的。

聽我一句勸:甯選增程式,也别選多檔DHT!

多檔DHT車型,就是為了規避豐田和比亞迪的專利,另外,為了發揮内燃機的餘熱,同時對動力電池降價,和電機驅動的穩定性沒有信心,是以,這些傳統車企選擇了多檔插混路線,目前來看,是一條歧途。

原以為可以降低高速能耗,但是因為發動機參與驅動,無法實作穩态巡航,一直保持在高效率的區間工作,反而增加了能耗,導緻原本有優勢的高速能耗,和增程式根本拉不開差距,而自以為在低速情況下就可以參與驅動,可以增加車輛的動力性能,于是做了大量的工作,内燃機的調教、内燃機和變速箱的比對,内燃機和電機的協同,結果增程式車型簡單用上一個更大功率的電機,就輕松實作了反殺。總結多檔DHT插混,就是吃力不讨好,簡單的問題複雜化。

聽我一句勸:甯選增程式,也别選多檔DHT!

而原本多檔DHT的優勢項,并沒有展現出碾壓性的優勢,而多檔DHT的劣勢反而是很緻命的。

第一個,增加的成本和複雜的結構,導緻多檔DHT車型無法放下一塊大電池,增加成本,這一點沒什麼好讨論的吧,這裡面不光是硬體成本,還是軟體的調教比對成本。目前純電續航最高的多檔DHT插混車型是魏牌摩卡,純電續航215千米,而比它純電續航高的增程式車型比比皆是,随着動力電池的不斷降價,大電池的增程式車型會越來越多,到那時候,雙方的純電續航的差距,會進一步拉大。

聽我一句勸:甯選增程式,也别選多檔DHT!

第二個,複雜的結構,更複雜的軟體比對和調教邏輯,導緻了多檔DHT車型開起來更像燃油車,最近某車企還OTA更新了一波固件,主要就是解決DHT車型的換擋頓挫問題,在電驅時代,還要去優化換擋頓挫問題,有些搞笑,而增程式是基本不存在換擋頓挫的問題的。

聽我一句勸:甯選增程式,也别選多檔DHT!

第三個,多檔DHT有更高的故障風險,比如說,相比于增程式存在更大的失速風險,還有變速箱故障問題,某個品牌,已經出現了大面積的變速箱品質問題,别問我哪個品牌,你隻要到網上一搜就明白了。

多檔DHT車型,說到底,它就是可以純電行駛的燃油車,它還是用造燃油車的思路去造新能源汽車,車企覺得,動力電池成本居高不下,不如多發揮一下内燃機的餘熱,但是沒想到,最近一年,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暴跌,一百度動力電池的成本都要跌到5萬元以内了。而增程式則不同,它一開始就确定了,純電驅動的方向,賭動力電池會降價,而如今它賭對了。

聽我一句勸:甯選增程式,也别選多檔DHT!

動力電池降價,無疑是利好增程式的,今年這一年,大家會看到更多純電續航兩三百公裡的增程式車型出現,大電池小增程的方案,市區完全用電,長途出行也沒有續航焦慮,無疑是目前的最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