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听我一句劝:宁选增程式,也别选多档DHT!

作者:玩车情报局

插混带档位,赶紧往后退!

如果你打算买一台车,在增程式、单档混动和多档DHT之间犹豫,我建议你放弃多档DHT,这是我的建议,当然了,钱是你自己的,你怎么花最终还是你说了算,决定权掌握在你手里,下面我来说说,为什么建议大家谨慎选择多档DHT插混车型。

听我一句劝:宁选增程式,也别选多档DHT!

首先,就像李斌说的,这些都是过渡的技术,这是毫无疑问的,在固态电池量产之后,什么插混增程,都会成为过去式,即使在当下,如果你很少跑长途,就是市区代步,我建议你直接上纯电,因为你买了混动后会发现,你根本就不想用油,还不如上纯电。

其次,如果你需要跑长途,觉得纯电车型长途出行补能不方便,有续航焦虑,在几种混动车型之间纠结,我劝你首先排除多档DHT插混。

听我一句劝:宁选增程式,也别选多档DHT!

多档DHT,不是插混车型的优势,而是劣势!一定要清楚这一点。

多档DHT车型,被很多博主说,什么发动机可以更多参与驱动,发动机可以在低速就直驱,发动机扮演的角色更重要等等,但是这不是优势。在电驱时代,让发动机这么多的参与驱动,扮演这么多的角色,是逆势而为的,是有悖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规律的。

听我一句劝:宁选增程式,也别选多档DHT!

多档DHT车型,就是为了规避丰田和比亚迪的专利,另外,为了发挥内燃机的余热,同时对动力电池降价,和电机驱动的稳定性没有信心,因此,这些传统车企选择了多档插混路线,目前来看,是一条歧途。

原以为可以降低高速能耗,但是因为发动机参与驱动,无法实现稳态巡航,一直保持在高效率的区间工作,反而增加了能耗,导致原本有优势的高速能耗,和增程式根本拉不开差距,而自以为在低速情况下就可以参与驱动,可以增加车辆的动力性能,于是做了大量的工作,内燃机的调教、内燃机和变速箱的匹配,内燃机和电机的协同,结果增程式车型简单用上一个更大功率的电机,就轻松实现了反杀。总结多档DHT插混,就是吃力不讨好,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听我一句劝:宁选增程式,也别选多档DHT!

而原本多档DHT的优势项,并没有展现出碾压性的优势,而多档DHT的劣势反而是很致命的。

第一个,增加的成本和复杂的结构,导致多档DHT车型无法放下一块大电池,增加成本,这一点没什么好讨论的吧,这里面不光是硬件成本,还是软件的调教匹配成本。目前纯电续航最高的多档DHT插混车型是魏牌摩卡,纯电续航215千米,而比它纯电续航高的增程式车型比比皆是,随着动力电池的不断降价,大电池的增程式车型会越来越多,到那时候,双方的纯电续航的差距,会进一步拉大。

听我一句劝:宁选增程式,也别选多档DHT!

第二个,复杂的结构,更复杂的软件匹配和调教逻辑,导致了多档DHT车型开起来更像燃油车,最近某车企还OTA升级了一波固件,主要就是解决DHT车型的换挡顿挫问题,在电驱时代,还要去优化换挡顿挫问题,有些搞笑,而增程式是基本不存在换挡顿挫的问题的。

听我一句劝:宁选增程式,也别选多档DHT!

第三个,多档DHT有更高的故障风险,比如说,相比于增程式存在更大的失速风险,还有变速箱故障问题,某个品牌,已经出现了大面积的变速箱质量问题,别问我哪个品牌,你只要到网上一搜就明白了。

多档DHT车型,说到底,它就是可以纯电行驶的燃油车,它还是用造燃油车的思路去造新能源汽车,车企觉得,动力电池成本居高不下,不如多发挥一下内燃机的余热,但是没想到,最近一年,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暴跌,一百度动力电池的成本都要跌到5万元以内了。而增程式则不同,它一开始就确定了,纯电驱动的方向,赌动力电池会降价,而如今它赌对了。

听我一句劝:宁选增程式,也别选多档DHT!

动力电池降价,无疑是利好增程式的,今年这一年,大家会看到更多纯电续航两三百公里的增程式车型出现,大电池小增程的方案,市区完全用电,长途出行也没有续航焦虑,无疑是目前的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