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條農村喪事的老規矩,建議年輕人要了解,免得得罪人還不知道!

作者:三農小毛

現在不少的網友們,把農村的喪事也稱之為“吃席”,其實這種說法還是有點不太好的,而且老輩人常說的是“喪事能不參加,就盡量不要參加。”這也是有些道理的。

5條農村喪事的老規矩,建議年輕人要了解,免得得罪人還不知道!

今天這篇文章,就和大家來說一說在農村參加喪禮,都有哪些規矩要遵守,如果不懂的話,那就容易得罪人,建議大家還是要了解一下,特别是現在的很多年輕人更是有必要了解。

(1)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到。

在農村喜事也分為兩種,一種是紅喜事,比如結婚、老人過壽,孩子周歲宴、喬遷、升學宴等,這些都是屬于紅喜事。另外一種是白喜事,就是指老人去世了。

5條農村喪事的老規矩,建議年輕人要了解,免得得罪人還不知道!

而對于這兩種酒席,也有不同的規矩。其中如果是紅喜事,都是要事先邀請的,像過去講究的還要發送請帖的,比如某一天家裡誰誰誰要辦什麼喜事,就會邀請親友來參加。

如果沒有被邀請的,那是不能去參加的。在我的家鄉這邊,如果是紅喜事就都是要提前邀請,隻有被邀請的才去參加。

但如果是村裡老人去世了,也就沒有這個規矩了,這也就是現在俗稱的“全村人吃席”了。意思是說,即便是沒有被邀請,也是可以去參加的。這是因為白喜事的話,逝者的親人沉浸在悲傷中,而且事情也比較多。

5條農村喪事的老規矩,建議年輕人要了解,免得得罪人還不知道!

村民主動去幫忙,自發前來吊唁,這樣不僅表達了對逝者的哀悼之情,同時也是對其親友的一種關照。這種“白事不請自到”的規矩,展現了農村社會的團結和互助精神,也展現了對逝者的尊重。

(2)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

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說,如果是像結婚這樣的大喜事,送禮就不能送傘,而是過壽的話,就不能送煙。而參加喪事,那後面是不能補送禮物的。

5條農村喪事的老規矩,建議年輕人要了解,免得得罪人還不知道!

其實古人這樣說,并不隻是字面的意思,是在提醒我們在不同的場合,送禮也是有講究的。像喜事不能送傘,是因為像傘的諧音是“散”,有分散、離散之意,這樣寓意很不好,與喜事的喜慶氛圍相悖。

而在參加壽宴的時候,不能送煙,也是因為“煙”與“咽”諧音,有咽氣之意,不吉利,同時煙也是不健康的,是以避諱。

之是以喪事如果因為某些原因未能及時前來吊唁,事後也不宜再補送禮物,因為這不僅是對主人家的一種打擾,勾起傷心事不說,而且補送禮物的話也寓意不好。

5條農村喪事的老規矩,建議年輕人要了解,免得得罪人還不知道!

總之就是提醒我們,參加紅白喜事送禮要根據當地規矩來,不然就好心辦壞事,無形中得罪人了。

(3)紅事禮到人不怪,白事禮到人不收。

這個比較好了解,像現在很多的年輕人常年在外面,村裡或者是親戚家裡辦酒席了,自己就可能趕不到,或者是無法趕回來,這樣雖然人不能趕到,但是禮物是不能少的。是以遇到這種情況,親友也不會責怪的,都是可以了解的。

然而,在喪事場合遇到這種情況,如果自己不能趕回去,那就不能随禮,或者是送禮物了。就算是 送了,主人家也要牢記,這樣的禮物是不能收取。

5條農村喪事的老規矩,建議年輕人要了解,免得得罪人還不知道!

至于為什麼不能收,這個小編也不是很清楚,在小編的家鄉這邊就有這種說法,可能在小編看來,是不想欠對方的一份人情債吧!

(4)喪不報,不吊孝;不燒紙錢,不謝孝。

在過去當家裡老人去世了,第一件事就是報喪。先是要通知同宗族的親人們,然後商量之後才開始安排人員去親友家報喪,而這個報喪一般都是先去舅舅家,然後是姑姑家等。

而這句報喪也是有說法的,就是說如果沒有報喪的親友,那是不能主動來吊唁的。隻有在報喪了以後,然後親友才可以來吊唁。

5條農村喪事的老規矩,建議年輕人要了解,免得得罪人還不知道!

同時,“不燒紙錢,不謝孝”也是一條重要的規矩。在吊唁過程中,親友們都會向逝者敬獻紙錢以表哀思,而逝者的子女則會向前來吊唁的親友表示感謝,比較常見的就是跪謝,這也就是俗稱的“謝孝”。

但如果對方沒有燒紙錢,那就不需要向對方表達感謝之情。其實這也就是“禮尚往來”,你尊重我,我就尊重你,你不尊重我,我也沒有必要尊重你。

(5)家有喪事不拜年。

在大陸的傳統習俗中,很多地方都有這樣的規矩,就是家裡有老人去世了,那麼第一年的春節是不能過春節的,期間是不能走親訪友,親友也不宜來拜年的。

5條農村喪事的老規矩,建議年輕人要了解,免得得罪人還不知道!

另外如果老人真的是在春節的大年三十,或者是初一去世的,在過去也是有着“秘不發喪”的傳統,就是去世了也不能往外說,一般都是等過了初一之後,然後才辦喪禮,并且通知親友來參加。

不隻是在春節,在我的家鄉這邊,過去還有一個規矩就是在“燒七”期間内也是不能去親友、鄰居家裡串門的,隻有過了七七四十九天之後才可以。

老輩人的說法是家裡有喪事,這樣是不吉利的,去親友或者是鄰居家串門,這可能會給他人帶來麻煩,是以避諱。

5條農村喪事的老規矩,建議年輕人要了解,免得得罪人還不知道!

但如今很多地方都沒有這麼嚴格了,可是在喪事期間,還是盡量不要去他人家串門,如果找人有事,也是在門口說,不要進到家裡去。

總之,農村喪禮中的這些老規矩,不僅展現了對逝者的尊重,也反映了農村社會的風俗習慣和文化傳統。在參加農村喪禮時我們應該遵守這些規矩,以表達我們的哀思和敬意,同時也能夠避免不必要的誤會和沖突。

尤其是現在的很多年輕人,對這些還是要有所了解的,正所謂“禮多人不怪”。在你的家鄉有這些規矩嗎?#頭條創作挑戰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