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歐派家居經銷商頻“爆雷”的背後|調查

作者:國際金融報

5月15日早上,位于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區的紅星美凱龍召開了一場會議,會上提到歐派的風波已經過去,會有新的人接手,最近幾天将恢複營運。

在劉肖(化名)看來,這是新經銷商已經談妥的信号,“因為他需要拿着與歐派的合作協定去跟紅星美凱龍那邊談租賃,如果沒有達成合作,租賃協定簽不下來,店面仍将處于封閉狀态”。

新經銷商的落定也意味着莆田歐派經銷商“爆雷”風波進入了新階段,但這并不代表問題徹底解決,尤其是對于拎包入住和整裝家居的客戶而言。

以陸華(化名)為例,在向歐派電商部的相關人員表達了整裝意向後,他的資訊被配置設定至莆田經銷商黃某處,并與之簽訂了整裝家居的合同,但直到經銷商“爆雷”,他才知道黃某并沒有歐派家居的整裝授權,相關基礎工程是被外包給了第三方,并且他所支付的款項也沒有彙入歐派,而是進入了私人賬戶。

這樣的背景下,“陸華們”成了此次莆田經銷商“爆雷”事件中的“燙手山芋”,無人接手。

陸華也很委屈,他說自己是沖着歐派這個品牌才尋求合作,也是歐派電商部将自己分流給了莆田經銷商,既然這家經銷商沒有整裝授權,那為什麼要這樣配置設定?至于資金最後有沒有流向歐派,客戶又要如何辨識?

帶着這些疑問,他奔走了半個月,并不斷在歐派的小程式上發起投訴,但截至目前仍沒有得到任何回應。陸華說自己搞不懂,整個事件中的問題明明出現在歐派與經銷商之間,買單卻是自己。他問記者“如果這不算欺詐,那是什麼?”

歐派家居經銷商頻“爆雷”的背後|調查

經銷商“跑路”

“我4月17日轉的賬,他5月1日就關門‘跑路’了,已經知道經營不下去,為什麼還要我們簽約轉錢?”

最近這半個月,李列(化名)很焦慮。4月初,由于家中的一套新房需要裝修,李列找到了紅星美凱龍的歐派家居門店,12号支付了5萬元定金後,他在17日簽訂了合同并又支付了8.2萬元,合計達到總價款的90%左右。

由于是精裝房,李列的訂單中隻包含了一些局部改造及定制家具,屬于拎包入住類客戶。按合同約定,這些産品要在6月5日交貨,并在7天内開始安裝和調試。

談到選擇歐派的原因,李列說自己此前曾委托歐派裝修過一套房子,當時合作得十分順利,裝修品質與工程效率都得到了他的認可。

信任基礎是他再次選擇歐派的主要原因,可這次的合作沒有進行下去。半個月後,那家門店“爆雷”了,而被這一“悶棍”打暈的不止是李列。

據了解,李列合作的那家門店屬于莆田市經銷商黃某。該店之外,黃某還在莆田市城廂區喜盈門國際大廈、秀嶼區萬達廣場各有1家門店,合共4家。随着黃某資金鍊斷裂,這4家門店悉數“爆雷”,波及客戶逾百名。

徐穎(化名)是在喜盈門國際大廈門店付的款。今年2月,她下單了包括歐派櫥櫃、衣櫃等定制産品,分批共支付了6萬元的定金,尚未簽訂合同,預估總價在9萬元左右。

後續溝通方案時,徐穎明顯感覺到設計師工作态度消極,方案一直出不來,“一會說放假了要去旅遊,一會說搬家”。4月末,徐穎再次向設計師催促方案,卻被告知其已離職,随後她找到店長,店長也說自己正在讨要工資,“當時我一下就懵了”。

歐派家居經銷商頻“爆雷”的背後|調查

也就是這個時候,徐穎才意識到黃某的資金出現了問題。

站在員工視角,“爆雷”的苗頭早已出現。

李夢(化名)是秀嶼區萬達廣場門店的銷售,一年時間裡成交了35名客戶。由于績效要求、工作安排、薪資結構等時常變動,她在去年末提出離職,“很多事情讓我覺得這個公司不靠譜”。

離職後,李夢還有6000多元的工資沒有到賬,一直讨薪未果。按其所言,黃某已經在上個月底将秀嶼門店的營業執照登出,她打算和其他員工去法院起訴,但也擔心“萬一黃某宣布破産,這些工資是不是就要不回來了?”

被欠薪的人其實不在少數。有知情人士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黃某的整體欠款金額在100萬元左右,涉及三四十人,包括一些合作夥伴、一線勞工、在職員工等。

前段時間,有一批處在遊離狀态的員工找到黃某,他給大家簽署了一份欠薪函,承諾在5月5日之前把工資結清,到期仍沒有下文。

涉及金額超千萬

也有相對幸運的員工。新經銷商落定後,對部分一線及經營人員進行了返聘,這部分員工的欠薪由新經銷商承擔,沒有被返聘回去的需要自行聯系黃某處理。

客戶的處理方式與之類似,新經銷商隻接手定制類客戶,即隻涉及櫥櫃、衣櫃等零售産品的群體。

大約從5月10日開始,不少定制類客戶陸續接到新經銷商繼續履約的通知,但雙方需要簽訂一個協定,具體内容包括,合同訂單由歐派集團繼續投産生産,新經銷商負責物流送貨、安裝、售後;已交定金但未簽合同的客戶,按原訂單履約,定金不退不轉;因原經銷商導緻的貨品配送延期、安裝延期,不得追究新經銷商的責任與索賠。

歐派家居經銷商頻“爆雷”的背後|調查

對于這一協定,有人表示“能了解”,并回報稱,在簽署協定後的第二天,自家的訂單就有了進展。也有人心存疑慮,原因是協定隻對新經銷商做了免責,但沒有提及其應當承擔的責任與義務,他們質疑這是否屬于另一種形式的“霸王條款”。

徐穎也曾與新經銷商溝通過,她希望能夠在簽署這份協定的同時,将自己的合同一并簽訂好,這樣對具體設計方案和總價會有一個更清晰的認知。隻是她一直沒有收到新經銷商的方案報價單,“萬一我簽了之後,新經銷商給我報價20萬,我是不是還得補個14萬的尾款?”

5月15日,記者輾轉聯系到新經銷商,他告訴記者,“爆雷”事件發生後沒多久,歐派其實就已經梳理了涉及的客戶情況,包括零售定制、拎包入住、整裝家居在内的幾乎所有客戶的資金都沒有彙入歐派的賬戶。

考慮到黃某确實持有零售定制家具業務的授權,是以歐派對這類客戶進行墊資處理,執行方是新經銷商,前者出産品,後者負責物流及安裝。

按其所言,截至15日,除去個别執意退款的,他已經處理了130多名客戶的訂單,這部分客戶不屬于任何一個門店,“他們都是在外面酒店裡收錢的,基本都解決了”。此外,紅星美凱龍和喜盈門還有大概100多個客戶,這些也會在未來幾天裡處理完。

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整裝家居闆塊涉及金額為200多萬元,這部分業務所涉及的施工勞工及材料商的錢也沒有支付,算上零售定制在内,資金規模已經達到1000萬元。“拎包入住都沒有算,這部分與林某有關,資金都進了他的賬戶,這塊更有問題,他都沒有授權”。

一份檔案佐證了上述言論。原經銷商黃某曾針對不同訂單提出解決方案,其中一項是,關于拎包入住的訂單,收款人為林某個人賬戶的需要自行找到該名人士了解貨款情況。他與黃某是合作關系,若客戶未确認方案就說明林某未打款給黃某下單。

歐派家居經銷商頻“爆雷”的背後|調查

誰的整裝定制

對于這樣的處理方式,拎包入住及整裝家居客戶顯然無法接受。他們說自己确實是在歐派經銷商這裡下的單,定金收據上也明明白白寫着廣東歐派集團,打款環節的纰漏根本不在客戶識别範圍内。

另一個問題是,部分整裝客戶是通過歐派電商部分流給黃某的,那麼既然黃某沒有整裝家居的授權,為什麼歐派内部要這樣配置設定?如果是外包,那又是否應該履行告知義務。

陸華是通過抖音直播知道歐派整裝家居的。2023年9月,他在刷抖音時看到一個ID為“歐派整裝大家居”的直播,點進去後留下了自己的手機号碼,沒多久就有歐派電商部的人聯系陸華,告訴他當下有優惠活動,并介紹了相關業務,而後他被分流給了經銷商黃某。

歐派家居經銷商頻“爆雷”的背後|調查

2024年1月,陸華交了第一筆定金6萬元,算上後續打給黃某财務的部分,共計19.6萬元。截至目前,他的房屋隻做了封窗與瓷磚,直到黃某“爆雷”後,勞工們轉而向他讨薪,他才知道這些基礎工程是黃某找來的第三合作方,“他從頭到尾都是跟我講,他們這個是屬于歐派整裝,我也是看到歐派确實有整裝業務,是以才來的”。

魏翔(化名)的經曆與陸華相似,他是在微信平台看到歐派整裝家居的廣告,稱毛坯也可以裝修。在與相關客服溝通過意向後,他的資訊同樣被推給莆田經銷商黃某處,由線上轉為線下。

歐派家居經銷商頻“爆雷”的背後|調查

合同簽訂後,魏翔共支付了30多萬元的合同款,隻剩6000多元的尾款需要在傳遞當天付清,但現在櫃子隻裝到了一半,地闆還沒有鋪,油漆沒有刷,衛浴也沒有做,黃某卻“爆雷”了。

歐派家居經銷商頻“爆雷”的背後|調查

理清楚整件事情後,魏翔明晰了自己的訴求,他選擇退一步,希望歐派能将自己的定制産品負責到底,“我的貨都已經到了,現在沒有人來安裝”。但歐派方面似乎選擇了冷處理。5月1号以來,魏翔不斷發起投訴,表明自己的訴求,十多天過去,小程式上的投訴工單一直沒有得到回報,也沒有相關人員聯系他。

公開資訊顯示,歐派從2018年開始試點推進整裝大家居商業模式,在歐派的業務結構中,整裝是非常重要的闆塊,其曾言“整裝大家居是公司攀越大家居之巅的其中一條重要路徑,另一條路徑則是通過零售大家居模式開展與家裝、整裝公司的合作”。

在抖音平台搜尋關鍵詞“歐派整裝”,可以看到包括“歐派整裝大家居”在内的數個賬号,也都有介紹整裝定制套餐,涵蓋施工、基裝、硬裝及定制。

至于經營模式,歐派直接選擇與各地規模較大、口碑較好的家裝公司開展代理經銷合作,為整裝經銷商提供引流、營銷幫扶等措施;同時積極引導傳統零售經銷商與當地家裝、整裝管道公司開展形式多樣的業務合作,以完成歐派對當地家居市場的銷售拓展,提升品牌整體占有率。

以此來看,黃某所涉及的整裝家居就屬于後者。對于這起風波,以及整裝大家居的業務情況等,記者向歐派家居發送郵件求證,但截至發稿未獲回應。

為何會“爆雷”

大家關心的另一個問題是,黃某為什麼會突然“爆雷”。

多名相關人士告訴記者,黃某本人沒有任何不良嗜好,他是被歐派的擴店要求、房租等拖垮的,也可以說是經營不善導緻的虧損。

有人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紅星美凱龍的總租金為8萬元/月,喜盈門門店為6萬/月,秀嶼區為2萬/月,加上沒有“爆雷”的涵江門店租金,這部分成本一年在200萬元左右。

在歐派對經銷商門店三年一裝修的規定下,黃某旗下的門店集中在2022年下半年到2023年上半年進行了重裝。紅星美凱龍、喜盈門、秀嶼區的4家門店實際經營面積有2500平方米,每平方米的裝修費用大概在2500元至3000元之間,若以2500元計算,則整體的裝修費用達到600多萬,“這部分是純經營性現金”。

房租與裝修耗費了大量的現金流,與此同時在大環境影響下,門店的營收卻沒有增長,自身造血能力跟不上,“這幾年業績停止增長後,他進行了大規模的投資和擴張。這些擴張、重裝花了将近1000萬元,但利潤沒有這麼高。”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黃某的崩盤在于對局勢的誤判。

遼甯海城經銷商趙曉(化名)也是栽倒在這裡,他承認自己已經破産,但并沒有“跑路”,自己正在配合各方處理情況。

趙曉告訴記者,歐派對經銷商的重修、換樣、囤貨等規定消耗了自己大量的資金,他說每次重裝是三年一次,用的都是歐派的産品,兩次重裝花費了400多萬;換樣則相當于局部重裝,每次在10萬到20萬之間,雖然金額不大,但頻率很高;囤貨則是出于業績要求,業績不達标時,經銷商通常都會選擇囤貨以完成業績,“最瘋狂的時候,我這種小縣城壓貨得達到一兩百萬,有的大商規模可以達到千萬級别”。

通常情況下,這些要求會與經銷商的進貨成本綁定,若不配合,經銷商的進貨成本就會被上調,“假設你原來的進價是五折,業績完不成就漲到六折,那就要虧本了”。

記者曾試圖聯系黃某求證,但截至發稿未得回應。

業内也有看法稱,歐派确實對經銷商在業績增長、經營等方面有着較高要求,但經銷商選擇入局,也說明他接受了這些要求,“爆雷”的經銷商多缺乏經營及财務意識,誤把預收款當做現金流騰挪,才導緻了如今的局面。

目前,黑龍江大慶、遼甯海城、山東陽信等地的經銷商“爆雷”事件仍在處理之中。歐派家居董事長姚良松在5月15日的股東大會上表示,正在配合相關部門妥善處理部分代理商“跑路”的問題,他強調數量并不多。

隻是,這些事件所帶來的連鎖效應卻很難用數量評估,頻繁曝出的“跑路”事件已然影響了消費者對歐派的品牌信任度。

多名付了款的消費者被告知“訂單完全和歐派無關”。這樣的回複他們無法接受,但他們的疑問現在也無人解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