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矽料價格狂跌,逼近3萬/噸紅線,是誰迎難而上,又是誰在知難而退

作者:新能荟

“危”和“機”往往相輔相成,目前矽材料的下行周期還在繼續,在面對這場風波時,不同的企業做出了哪些不同的抉擇呢?

文 / NE-SALON新能荟小編團

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的資料,截至本周,N型料成交價在4.10萬元/噸至4.50萬元/噸之間,平均價格為4.30萬元/噸,周環比下跌5.08%。N型顆粒矽成交價在3.70萬元/噸至3.90萬元/噸之間,平均價格為3.75萬元/噸,周環比下跌6.25%。

單晶複投料、緻密料的價格也都紛紛走低,跌幅分别達到5.85%、4.36%。而單晶菜花料的價格跌幅更是達到了9.16%,最低價格已經來到了3.1萬元/噸,幾乎就要擊穿3萬元大關。

矽料價格狂跌,逼近3萬/噸紅線,是誰迎難而上,又是誰在知難而退

價格下跌的背後,是市場供需失衡和企業間激烈的價格戰。随着光伏産業的快速發展,矽料生産能力大幅提升

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的資料,2023年初至今,多晶矽産能持續擴張。然而,下遊需求增長速度未能跟上上遊供應擴張的步伐,導緻市場出現供過于求的局面。特别是今年一季度,多晶矽供應總量已現過剩。進入二季度後,矽料企業紛紛提升N型料的生産比例,頭部廠商的新增産能逐漸釋放,使得市場供需失衡更加嚴重。

矽料價格狂跌,逼近3萬/噸紅線,是誰迎難而上,又是誰在知難而退

市場的劇烈波動也影響到了下遊環節。本周矽片和電池片價格持續下跌,5月矽片排産約63-65GW,部分二線企業的減産幅度持續擴大。高純石英砂價格暴跌,帶動矽片價格進一步下跌,但截至目前為止,各大廠商去庫存的效果并不顯著。N型電池片整體供需失衡,價格存在繼續下降的可能。

在這場價格風波中,不同企業的應對政策也各有不同。通威公司在矽料價格下跌的背景下,選擇了逆勢而上。

5月8日,通威與隆基的九家子公司簽署了一份巨額合同,協定規定2024年至2026年期間,隆基将從通威采購至少862,400噸多晶矽。以最新的N型矽交易價格45,300元/噸計算,合同總價值約為391億元人民币。

矽料價格狂跌,逼近3萬/噸紅線,是誰迎難而上,又是誰在知難而退

此舉不僅穩定了通威的訂單,還鞏固了其市場地位。值得一提的是,這已經是通威與隆基繼2018年和2022年之後的又一次重大合作,此舉也顯示出雙方對未來市場的信心和對彼此的高度信任。

與通威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來自美國的CubicPV公司。根據《光伏雜志》報道,由于矽片價格急劇下跌和建設成本飙升,CubicPV宣布終止在美國建設10GW矽片工廠的計劃。

該公司在發表的公開聲明中稱,今後公司将專注于串聯太陽能元件的研發,特别是矽-鈣钛礦串聯元件的穩定性、再現性和效率問題。也就是說該公司将從制造型企業向研發型企業進行轉型。

但是CubicPV做法也為其帶來了不少後續的麻煩。首先就是由于取消了與美國工廠相關的崗位,一些已經招募的勞工将面臨被辭退的局面。其次就是由于該公司的戰略轉移,一些已經簽訂的采購合同已經無法繼續履行。

矽料價格狂跌,逼近3萬/噸紅線,是誰迎難而上,又是誰在知難而退

去年 12 月,CubicPV 和南韓矽生産商 OCI宣布了一項為期八年的供應協定,根據該協定,Cubic 成為 OCIM 的第一個美國客戶,為其生産符合美國标準的低碳矽。該合同價值約 10 億美元, OCI 承諾每年為 Cubic 提供其美國工廠所需的多晶矽。但是随着工廠的停工,二者之間的合作關系也戛然而止。

在市場的風浪中,有的企業借機擴大市場佔有率,也有企業打起了退堂鼓。對于光伏企業來說,如何在價格風波中找到自身的立足點,如何通過技術創新和戰略調整應對市場的挑戰,是必須面對的問題。隻是不知道這一次,美國會不會把CubicPV項目終止的鍋再次扣在中國的頭上?來源:NE-SALON新能荟X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