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們回來後,村子美成了這樣🤩

作者:遇見閩侯

大學生返鄉帶動家鄉手工線面産業更新火熱“出圈”企業家返鄉建起高山牡丹園和仙龍谷景區……

人才返鄉能為鄉村建設

帶來怎樣翻天覆地的變化?

黨建領航雁歸來

為鄉村發展積聚人氣

他們回來後,村子美成了這樣🤩
他們回來後,村子美成了這樣🤩

▲(山清水秀的仙龍谷景區•張鋒 吳林/攝)

竹岐鄉羅洋村的仙龍谷景區内,清澈的小溪順流而過,樹影中露營帳篷隐約可見……景區是由鄧宇忠、鄧詩光兄弟主動和村“兩委”一起争取資金,号召大家參與建設的。

他們回來後,村子美成了這樣🤩
他們回來後,村子美成了這樣🤩

▲(仙龍谷景區内流水潺潺•張鋒 吳林/攝)

羅洋村的非遺木雕藝術館内,一座座精美的大型根雕為這座山村增添了濃厚的藝術氣息。該館是由福州市非遺項目木雕(閩侯)傳承人鄧宇榮回鄉後,投資200多萬元将老房子改造而成的。

他們回來後,村子美成了這樣🤩
他們回來後,村子美成了這樣🤩

▲(非遺木雕藝術館中的展品)

“除了仙龍谷景區、非遺木雕藝術館,還有大溪田園綜合體、将軍生态園景區等7個由鄉賢參與投資的生态産業開發項目。”羅洋村黨支部書記謝亮告訴記者。

他們回來後,村子美成了這樣🤩
他們回來後,村子美成了這樣🤩

▲(精美的大型根雕盡顯濃厚的藝術氣息)

閩侯縣組建28個中心村黨委,通過中心村黨委議事會推行“黨建+金融”服務模式,縣農信聯社授信985.3萬元,争取各類資金5400餘萬元,促成41個跨村聯建項目落地實施。同時,打造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更新版”。

彙聚各路人才

為産業更新添“智”

“埔前村,夢開始的地方”這幾個大字,是大學生鄭成林于2018年在村裡寫下的。6年過去,他和夥伴成功帶動埔前手工線面火熱“出圈”。

他們回來後,村子美成了這樣🤩
他們回來後,村子美成了這樣🤩

▲(陽光下,埔前線面宛若銀絲•陳秋霞/攝)

“我們建立自有品牌‘閩食福’,積極發掘埔前線面中所蘊含的‘福壽’文化内涵,重點以‘埔前線面,福州禮物’等伴手禮為方向,将埔前線面打造成一個有文化底蘊的特色品牌。”鄭成林說。

他們回來後,村子美成了這樣🤩

▲(埔前線面自有品牌“閩食福”•石美祥/攝)

他們回來後,村子美成了這樣🤩

▲(原創線面IP宋朝小面匠“阿福”•石美祥/攝)

埔前村兩委于2022年成立閩侯縣閩食福農業專業合作社,引入現代化工廠進行産業更新。如今,1000多平方米的室内線面加工标準廠房可以保持恒溫恒濕,實作全年全天候生産加工線面。

他們回來後,村子美成了這樣🤩

▲(閩侯縣閩食福農業專業合作社内,1000多平方米的室内線面加工标準廠房•石美祥/攝)

埔前線面注入文化元素打造的“線面IP”,提升了埔前線面的熱度,讓其成為市場上的搶手貨。目前,埔前村正在為埔前線面申請福州手工線面地理标志。

他們回來後,村子美成了這樣🤩

▲(直播推介埔前線面•石美祥/攝)

他們回來後,村子美成了這樣🤩

▲(打包線面準備寄出•石美祥/攝)

為了凝聚各路人才的智慧,閩侯縣在全縣270個村全覆寫成立“鄉村人才聯誼會”,全面摸排出各類人才3961人。

依托福州大學城駐地優勢,組建21個院校專班,打造“揭榜挂帥”平台,促成鄉、村黨組織與高校(院系)共建127對。目前,挂榜項目637個,涵蓋鄉村振興、産業發展等多個領域,總金額1228萬元,927個高校團隊參與揭榜。

激活雁陣效應

為村民點亮幸福路

最近村裡91盞新路燈即将亮燈的好消息在洋裡鄉紳帶村傳開了談起路燈的捐贈者鄉賢陳昌添鄉親紛紛豎起大拇指

他們回來後,村子美成了這樣🤩
他們回來後,村子美成了這樣🤩

▲(資料圖檔:陳昌添(左)返鄉了解家鄉發展和路燈建設情況•陳堡/攝)

2023年,閩侯縣推進“我的家鄉我建設”行動,鄉賢陳昌添馬上積極響應号召,他主動出資70萬元,為紳帶村捐贈91盞路燈。

他們回來後,村子美成了這樣🤩
他們回來後,村子美成了這樣🤩

▲(資料圖檔:路燈施工現場•陳堡/攝)

閩侯縣引導鄉賢人才在鄉村産業發展、環境提升、公益事業等方面發揮示範帶頭作用,推動流轉了土地1.2萬畝、開墾抛荒撂荒土地500餘畝,參與建設民宿、文旅等鄉村振興項目267項,讓鄉賢從“看客”變“主角”,為家鄉發展注入新動能。

他們回來後,村子美成了這樣🤩

▲(5月16日,《福州日報》第4版報道《回鄉,建設我們共同的家園》)

福州日報 譚湘竹 通訊員 蘇楓 張存金 範志鳳/文

編輯:黃子玲 洪婷婷校對:甯媛媛 洪婷婷稽核:吳昕 潘傑監制:謝永傑 倪心昕

即可進入“遇見閩侯”微信公衆号

進入首頁後記得“關注”并“星标★”我們哦

他們回來後,村子美成了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