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極氪成功赴美上市,與小鵬就差一個漲停闆

作者:網際網路那些事V
極氪成功赴美上市,與小鵬就差一個漲停闆

極氪上市,但看起來日子似乎不是那麼好過。

日前,極氪汽車正式在美國紐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碼“ZK”,成為今年第一家在美股上市的中國汽車公司,同時也是繼“蔚小理”、路特斯之後又一家在美上市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公司。

作為“最快IPO造車新勢力”,從品牌釋出到上市,極氪隻用了37個月,其市值幾近逼近小鵬,可盡管如此,極氪的市值也遠低于之前的市場估值。

于此同時,多個極氪員工在社交平台上抱怨自己入職時的股票巨坑,相比于上一輪融資,極氪的IPO估值幾乎腰斬。

不管是智駕研發、市場營銷,還是越賣越虧,進退維谷,上市後的極氪,日子并不太好過。

01.流血上市,越賣越虧

據極氪官方消息,IPO募集而來的資金,主要用途有三個方面,約45%用于研發更先進的電動車技術,擴大産品組合;約45%用于銷售和營銷,以及擴大極氪的服務與充電網絡;約10%用于一般企業營運用途。

雖然極氪上市後,當日市值呈現出大幅向好增長,但這仍然無法掩蓋其“流血上市”的事實。

其實極氪原定于去年年底上市,但由于估值不及預期,一度決定暫緩IPO,但最終極氪哈愛是選擇了低頭,即使估值大砍超6成,依舊選擇上市。

這說明一點:極氪等不及要上市了。

極氪成功赴美上市,與小鵬就差一個漲停闆

眼見全球的純電動汽車業發展增速放緩,自己的未來前景存疑,就連資本市場也開始逐漸轉變态度,理想跌去50%,蔚來、小鵬跌了近90%,隻有盡快上市才最保險,隻是這波,得罪了股權的員工們。

新能源汽車越賣越虧,是國産新勢力們的共同現狀。

光從财報資料來看,極氪目前仍處于虧損狀态。

2021—2023年,極氪年度營收分别為人民币65.28億元、318.99億元、516.73億元,虧損額分别為45.14億元、76.55億元、82.64億元,三年累計虧損超過200億元。

極氪成功赴美上市,與小鵬就差一個漲停闆

難以盈利是目前所有新能源車企的主要困局。

蔚來、小鵬等最早一批造車新勢力,到現在同樣處于虧損狀态,且虧損額還有擴大的趨勢,理想汽車則除外,對于這批新勢力來說,品牌的打造與新車型開發、線下傳遞中心鋪設、充電網絡普及等等方面,前期都需要不斷的去投入大量資金。

不過,蔚來與小鵬得益于資本市場已經持續募集了相當充裕的現金流,截至2023年年底,蔚來和小鵬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分别為573億元、457億元。

對比之下,極氪僅有32.6億元,結合2023年超過80億元的研發投入來看,即使背靠吉利,資金壓力同樣巨大,此次IPO或許可以大幅緩解資金壓力,但上市之後,極氪的盈利壓力也開始接踵而至。

從傳遞量來看,極氪的營收在不斷增長,2022年極氪的傳遞量為71941輛,超過了7萬輛的年傳遞目标;2023年累計傳遞量達118685輛,同比增長65%。

但,盡管營收在不斷增長,極氪也一直在面臨着高研發成本以及激烈的市場競争,難以實作自我盈利。

其中最大的原因,是極氪的産品線較為小衆且混亂,比如從獵裝車起家,到了007(第五款車型)才開始回歸家用主流市場,截止到今年4月底 ,極氪的累計傳遞車輛超24萬輛,依舊落後于同行。

極氪成功赴美上市,與小鵬就差一個漲停闆

這次IPO募集的資金可以大幅緩解資金壓力,但是在成功上市之後,極氪的盈利壓力也接踵而來,畢竟要對自己的投資者負責,也要對擁有股權的員工們負責。

02.吉利“重開”,極氪何去何從

極氪脫胎于吉利,但又需要“告别”吉利。

據悉,極氪CEO安聰慧将極氪未來的目标定為“2025年銷量達到65萬輛”和“全球豪華電動車品牌前三”,要想同時實作這兩項目标,其任務非常艱巨。

去年,極氪之是以能夠實作15%的毛利率,完全得益于母公司吉利成熟的供應鍊體系以及制造工廠的幫助。

作為極氪最大的依靠,吉利5年耗資百億的成果——SEA浩瀚架構更是極氪最引以為傲的成果,這是其他新勢力不具備的,也是極氪最大的優勢。

極氪成功赴美上市,與小鵬就差一個漲停闆

值得注意的是,極氪從2021年3月就從領克獨立出來,但極氪控股股東浙江極氪智能科技背後依舊是吉利控股,因而極氪成立以來的費用支出和攤薄淨虧損皆來自于吉利的輸血。

在吉利眼裡,新能源市場是一塊巨大的蛋糕。

此前,吉利還孵化過幾何、睿藍等新能源市場品牌,但均未掀起太大風浪,隻有極氪成功出圈,憑借吉利對極氪不斷輸血,也能看出其對于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重視與決心。

一方面,吉利必須要抓住新能源市場的東風,因為國内的傳統車企孵化出新能源品牌後都在快速擴張,吉利在前幾個品牌的不斷失利過程中早已落後于同行;另一方面,後起之秀們都早早的登陸了資本市場,吉利不論是布局還是商業模式都有些滞後。

雙重壓力之下,吉利選擇“重開”。

2023年2月,吉利汽車成立了全新的新能源子品牌——吉利銀河,其隸屬于吉利汽車品牌旗下,不管是技術投入還是營銷方式都與極氪如出一轍。

據悉,吉利銀河主打的事20萬元以下的大衆市場,其憑借吉利的技術底蘊以及成熟的管道很快就取得了好成績,銀河E8、銀河L6和L7都有着不錯的銷量。

在不久前落幕的北京車展上,銀河還公開了新品——全尺寸SUV銀河星艦。

極氪成功赴美上市,與小鵬就差一個漲停闆

這對于吉利這個母公司來說必然是好事,但對于極氪來說,這樣母公司的資源并不是無限的。

由于吉利手握幾何、銀河、領克、極氪、睿藍、極越(原極度)等一大票新能源汽車品牌,傾注了大量資源,這會直接反噬吉利自身的利潤水準,在2023年中報中,吉利針對分銷以及銷售費用大幅度的增長。

而對此,吉利汽車給出的解釋為:受極氪直營管道建設以及營運的影響。

雖然吉利也在不斷給極氪輸血,但綜合極氪近期的降價舉措以及目标政策可以發現,極氪并未選擇加大技術投入,坐穩高端形象,而是主動調低自己的價格區間,開始向更注重成本效益的20萬價格段過渡。

如此和願景背道而馳的未來規劃,急于降價換銷量的戰略布局,資本市場很難持續看好極氪。

參考:

“富二代”極氪,輝煌過後總要獨自長大——藍鲸财經

圓夢IPO,極氪2024年要雙喜臨門?——極派Daily

極氪“俯身”上市——光子星球

小米砍了極氪一刀——蔚然先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