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

作者:中工網

原标題: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創造性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全面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必須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既要善于運用發展成果夯實國家安全的實力基礎,又要善于塑造有利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安全環境。

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統籌發展和安全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于新發展階段國際國内新形勢新情況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内容,具有深刻的理論邏輯、曆史邏輯、現實邏輯,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曆史意義。我們必須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統籌發展和安全的重要論述,全面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推動相關重要戰略部署落實落地,有效防範化解各類風險挑戰,以高品質發展促進高水準安全,以高水準安全保障高品質發展。

以高水準安全護航高品質發展

發展要在安全的前提下發展,發展的品質越高,面臨的安全挑戰就越大,就越需要高水準的安全作保障。隻有國家安全、社會穩定,經濟社會才能健康發展。縱覽中國曆代政治得失,封建王朝的衰亡大多與發展和安全擺布失據有關。縱覽世界大國興衰曆史,大國興起時,往往能夠較好地統籌發展和安全,而衰落則與沒有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密切相關。沒有發展作為支撐的安全,必然難以長久;沒有安全作為保障的發展,必然不可持續。發展和安全合則興、離則弱、悖則亡,這是曆史留給我們的深刻啟示。

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對發展和安全高度重視,始終把維護國家安全工作緊緊抓在手上,在不同曆史時期對統籌發展和安全作出正确戰略決策,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新中國成立之初,國内形勢與國際環境錯綜複雜。我們黨以“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的氣魄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曆史性決策,粉碎了侵略者将新中國扼殺在搖籃中的圖謀。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作出和平與發展是時代主題的科學判斷,積極營造良好發展環境,抓住機遇加快發展,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加強對國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統一上司,從全局和戰略高度對國家安全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強化國家安全工作頂層設計,完善各重要領域國家安全政策,健全國家安全法律法規,有效應對了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保持了大陸國家安全大局穩定。

目前,大陸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确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隻有堅持底線思維,加快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有效防範化解各類風險挑戰,才能以高水準安全保障高品質發展,確定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順利推進。在強國建設、民族複興的新征程上,我們要堅持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健全國家安全體系,增強維護國家安全的能力,把國家安全工作融入國家發展各領域全過程,牢牢掌握國家安全工作主動權,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準,完善社會治理體系,以高水準安全護航高品質發展。

積極營造有利的外部安全環境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二十屆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時要求,“主動塑造于我有利的外部安全環境”。這是對國家安全工作實踐經驗的深刻總結,是對國家安全工作規律性認識的科學把握。目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大陸國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曆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豐富,時空領域比曆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寬廣,内外因素比曆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複雜。必須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增強曆史主動,發揮自身優勢,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營造更為有利的外部安全環境。

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打造國際合作與競争新優勢,加快建構以國内大循環為主體、國内國際雙循環互相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關系大陸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任務,更是實作高品質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在高品質發展過程中,中國離不開與其他國家在資源、市場、科技等方面的聯系互動,與世界交流交融日益加深,持續安全穩定的外部安全環境在推動高品質發展中的作用愈加突出。目前,大陸高品質發展的外部環境不确定難預料因素增多,客觀上出現了一些影響發展和安全的不利因素:國際環境日趨複雜,不穩定性不确定性明顯增加,經濟全球化程序出現深刻調整,全球治理體系面臨重塑,國際格局加速演變,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各種思想、思潮交融交鋒,網絡安全、生态安全等全球性問題更加突出。要在一個更加不确定不穩定的世界中謀求發展、塑造國際合作和競争新優勢,必須加快建構新發展格局。要以更高水準對外開放形成具有全球競争力的開放創新生态,打造國際合作和競争新優勢,以國内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以國際循環提升國内大循環品質和效率,推動實作高品質發展和高水準安全的良性互動。要在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引領下,推進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加強新興市場和開發中國家團結合作,為高品質發展塑造有利外部安全條件。

努力建設一個更加安全的世界

中國的發展離不開安全的國際環境。同樣,沒有中國的安全也就沒有世界的安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全球安全倡議,倡導以團結精神适應深刻調整的國際格局,以共赢思維應對複雜交織的安全挑戰,旨在消弭國際沖突根源、完善全球安全治理,推動國際社會攜手為動蕩變化的時代注入更多穩定性和确定性,為實作世界持久和平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中國式現代化走的是和平發展的人間正道。推進國際共同安全是走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的必然要求。中國國家安全與世界和平穩定休戚相關,沒有一個國家能實作脫離世界安全的自身安全,也沒有建立在其他國家不安全基礎上的安全。中國高品質發展、高水準對外開放離不開和平安甯的國際環境,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同樣需要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走共同安全道路,踐行全球安全倡議,才是國際社會破解安全難題、擺脫安全困境的根本之道。

目前,面對來自外部的戰略圍堵、無理制裁、極限施壓,面對錯綜複雜的外部安全環境,既要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根本遵循,處理好内部安全和外部安全的關系,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倡導合作共赢理念,推動建構新型大國關系,密切與周邊鄰國往來,建構安全穩定外部環境,也要堅持底線思維和極限思維,在原則問題、底線問題上決不含糊,在國家主權、民族尊嚴問題上決不退讓,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要牢牢掌握國家安全的戰略主動權,下好先手棋、打好組合拳,堅持有理有利有節,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有效完善應對國家安全風險綜合體。

國家安全是民族複興的根基。總體國家安全觀是新形勢下維護和塑造中國特色國家安全的行動指南,推動國家安全制度體系和工作機制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我們要堅持走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不斷開創新時代國家安全工作新局面,統籌好開放發展和經濟安全,推動發展和安全深度融合,加快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確定中國這艘巨輪乘風破浪、行穩緻遠,駛向更加光明的未來。

(林詩昊,作者機關:陝西師範大學)

來源:陝西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