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殲7比殲8“香”?為啥中國淘汰更先進的殲8,卻留着240架殲7?

作者:曆史謎談

衆所周知,通過戰機,國家可以實施空中偵察、巡邏和戰鬥行動,確定自身領空的安全,防止敵方戰機或其他飛行器的侵擾,維護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二戰後,各國都非常重視戰機的發展和投入,不斷加強自身的空中力量,以確定國家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影響力。

殲7比殲8“香”?為啥中國淘汰更先進的殲8,卻留着240架殲7?

而中國戰機也是從無到有,再到先進。如今最先進的戰機就是五代隐身戰機了,中國的殲-20就是其一。但由于五代機過于精密,制造成本高,無法批量制造裝備,是以現代空軍還是以三代、四代機為主。

目前,中國空軍的主力機型是殲-10C,老舊的殲-7、殲-8等二代機大部分被淘汰,放置倉庫吃灰了。說到這裡,很多人好奇了。部隊中,殲-8基本沒了身影,為何還留下了240架殲-7呢?要知道,相比殲-8,殲-7的性能稍微落後一些。這需要從多角度分析。

殲7比殲8“香”?為啥中國淘汰更先進的殲8,卻留着240架殲7?

就成本效益而言,二代機殲-7戰機相對更具有優勢。殲-7是中國自行研制的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仿制米格-21而來,是一款2倍音速戰機,曾大量裝備空軍和海軍部隊,可以執行對地攻擊任務。

該戰機具備輕小靈活、低成本、高效率等特性。雖然已經過時,但由于其設計簡單、成本較低,是以在維護和操作上可能更為經濟實惠。據悉,殲-7使用一小時,大概耗費6萬元左右。

殲7比殲8“香”?為啥中國淘汰更先進的殲8,卻留着240架殲7?

相比之下,殲-8雖然是中國的第三代戰鬥機,但在性能和技術上已經相對落後,同時其維護和操作成本更高。而且其燃料效率和機動性也不如殲-7戰機,飛行成本更高。據悉,一小時使用成本在14萬元,是殲-7的兩倍有餘。

還有,造成成本也是影響這一決策的一大因素。殲-7戰機的生産線已經完全擺脫了初始成本,制造鍊成熟,共造了1577架,不少出口世界多國,備受好評。生産一架殲-7戰機的成本相對較低,約2900萬。而殲-8戰機,由于其複雜的設計和先進的技術,其生産成本相對較高,達到了5400多萬。

殲7比殲8“香”?為啥中國淘汰更先進的殲8,卻留着240架殲7?

而殲-8戰機是80年服役的二代戰鬥機,其設計目标是取代殲-7。殲-8在空中作戰、對地攻擊等方面有着較強的性能,但在面對國際同類型戰機時,并不具備優勢,其機動性相對不足。在爬升高度、飛行速度上,也比不過殲-7。

盡管後來對殲-8進行了改進,推出了殲-8Ⅱ和殲-8Ⅲ型号,但其性能仍然無法與國際先進戰鬥機相媲美。處于一個很尴尬的地位。這主要是因為該戰機1969年已經首飛,10年後才入列部隊,服役時性能已經落後不少。之後,生産數量也不多,從2011年開始就逐漸被淘汰了。

殲7比殲8“香”?為啥中國淘汰更先進的殲8,卻留着240架殲7?

殲-7雖然老舊,但其成本效益高。還有一點,可作為教練機使用。其采用了傳統機械機構,有助于飛行員從課本理論到實戰的跨度,最快速度掌握駕駛技巧。是以,大規模使用殲7作為教練機,既經濟又實用。這也是空軍保留那麼多殲-7的主要原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