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創榜young】烏蘭之聲——打造全領域、全場景應用的少數民族智能廣播影音品牌

作者:成功就業
【大創榜young】烏蘭之聲——打造全領域、全場景應用的少數民族智能廣播影音品牌

烏蘭之聲——打造全領域、全場景應用的少數民族智能廣

烏蘭之聲團隊作為網絡媒體之一,先于2013年成立烏蘭網絡電台,後又于2023年全面打造了覆寫文化、教育付費、電商和流媒體視訊等領域在内的網絡電台品牌。烏蘭之聲還将盡快建設烏蘭之聲車載音頻小程式,實作車載智能終端的突破,建設車聯網,進一步擴大使用場景,緻力于打造全領域、全場景應用的智能廣播影音品牌,并為促進民族文化傳承和發展,促進各民族文化交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斷創新發展而努力。

始于為他人服務的初心

早在2013年,面對市場上缺少民族文化和大學生成長定位作品的痛點,烏蘭之聲網絡團隊的總創始人抓住了當時閱讀學習碎片化和一帶一路出海的趨勢,在中學時出于興趣建立了烏蘭之聲電台。在多年的發展中,通過一代代的傳承和發展,烏蘭之聲團隊始終堅守初心和使命,緻力于以保護和發揚哈薩克民族文化,促進民族交流。目前,國内外閱聽人已達五百萬使用者。烏蘭之聲依托大資料算法,在空間次元上實作多角度、多層次資訊的交叉複現,使得資訊傳遞流程逐漸簡化,推送内容更加精确,更精準地服務于少數民族地區。烏蘭之聲還緻力于公益活動,發起幫助心智障礙家庭等公益活動,2020年被水滴籌評為“最有溫度的新媒體平台”。

【大創榜young】烏蘭之聲——打造全領域、全場景應用的少數民族智能廣播影音品牌

播音發文,團結築夢

在過去的十年裡,烏蘭之聲打造了許多原創欄目,聚集着各領域優秀的青年,舉辦了很多精彩活動,向大家傳遞着古樸又美好的哈薩克民族文化。烏蘭之聲微信公衆号已經形成了比較成熟的節目,并通過這些欄目增加了合作機會,形成了一些新的商業模式。《聽衆來電》欄目旨在通過熱線互動、嘉賓訪談、聽衆投稿等形式進行線上互動錄制音頻節目,注重節目的實效性和參與性。《民俗風情》節目立足于哈薩克族現有的優秀文化巨作《阿拜之路》,進行朗讀分析解說,為新一代學子提供優質的音頻學習資料和交流社群。

烏蘭之聲團隊聚集了來自不同專業的成員,同時也邀請到了專業人士作為顧問。本團隊品牌欄目顧問合孜爾别克·賈納思勒,是進階記者、二級專家、冬不拉演奏家,代表作品有《合孜爾别克論文集》等書籍,長期緻力于播音工作,行業地位顯著。艾克拜爾·米吉提為少數民族研究所特邀研究員,現任中國出版作家集團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兼綜合辦公室主任、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作家協會少數民族文學委員會委員、北京市政協委員。團隊音樂顧問阿來·阿依達爾汗,華語流行樂男歌手、音樂制作人,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烏蘭之聲團隊在過去的時間裡斬獲了多項省部級創新創業類獎項并多次入選國家級大學生創業訓練項目,被中國網、新華網、中國周刊網等多家新聞媒體報道。

腳踏實地,仰望未來

【大創榜young】烏蘭之聲——打造全領域、全場景應用的少數民族智能廣播影音品牌

烏蘭之聲網絡團隊是一個從不斷磨練中成長起來的團隊。在創業之初,團隊内部成員僅有5名。萬事開頭難,在最初的創業中團隊工作任務重,人員少,是每個人的堅毅使烏蘭之聲網絡團隊發展壯大。然而,在不斷吸收新力量的過程中,不免會産生一些新的問題,但幸運的是我們能在每次溝通交流後及時解決,不讓問題“過夜”。

同時我們也收到了學校老師的支援以及學校給予場地及相關資源上的支援,為團隊的發展壯大提供基礎。目前,烏蘭之聲團隊累計有300餘名團隊成員,在全國各地建立了8個分站,宣傳少數民族影視14部,組織參與公益活動24次,簽訂合作協定52次。烏蘭之聲團隊将走近更多需要幫助的人身邊,為愛發聲。

轉型之路道阻且長

【大創榜young】烏蘭之聲——打造全領域、全場景應用的少數民族智能廣播影音品牌

烏蘭之聲團隊參與多次競賽并取得了多項省部級獎項,但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績,必須弄懂自身優勢和劣勢逐漸轉型。作為一個以助力民族文化傳播、促進各民族文化交流為起點的團隊,我們擁有内容上的獨特性、傳承性等特點。基于此,在國家引導青年學習紅色曆史、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紅色精神的背景下,我們将用腳步丈量大地,親身深入感覺民族地區的文化,講好民族故事。但這條路是艱難且充滿未知的,團隊成員需對未來有合理的規劃,加強學習。首先要明白的是,這是團隊的事,不是個人的事,團隊需共進退,将項目完善到最好。在轉型的過程中,我們也會虛心聽取老師的建議,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出合适的方案。

創業感悟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牟明心說,“出于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被朋友介紹而接觸創業。自此我發現其中的有趣。當然,我知道自己仍存在許多不足。但我願意努力向優秀的人學習,不斷提升自我,同時不斷完善項目,提升整個團隊的競争力。”在創業路上不僅有一起前行的夥伴,同時也有優秀的競争對手,從這些競争對手身上,我們看到了自己的優點和不足。要想實作更好地發展,必須增強産品服務的不可替代性,内容的獨特性,故事的豐富性,技術的可行性等。“過五關、斬六将”,成功之花必定是要經曆風雨才能見到陽光結出果實。我們将披荊斬棘,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傳承和發展民族文化、促進各民族文化交流為使命,承擔起時代給予我們的責任,響應黨的二十大的号召,同時也為加強全媒體建設貢獻力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