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風突襲,小麥倒伏!天災難防産量存疑,網友:不如賣青儲了

作者:選擇圖像

小麥主産區大面積收獲還有十天半月左右的時間,一場大風,讓今年的小麥再次成為了近日熱議的話題。

據中央氣象台天氣預報,5月15日,山東半島、河南南部、安徽中部、江蘇中東部等地部分地區出現7~9級陣風,局地10~11級。

此時小麥已進入灌漿末期,是促進籽粒飽滿,提高千粒重的關鍵時期,小麥呈現“頭重腳輕”,遇到大風天氣,很容易發生倒伏。

小幫手所在的豫東地區,此次大風相對較輕,多數小麥基本上都沒有倒伏,部分地塊出現了小面積倒伏。

大風突襲,小麥倒伏!天災難防産量存疑,網友:不如賣青儲了

而在網上看到鄭州、鶴壁、新鄉等地區,有農戶發的視訊顯示,小麥倒伏相對嚴重,部分地塊的小麥甚至全部倒伏,并且倒伏程度重,基本上平行貼近于地面。

去年河南部分地區的小麥也是在臨近收獲時,遇到“爛場雨”的影響,産量和品質降低,收益減少。而今年也是差不多在這個時間段,又遇到大風天氣,對于倒伏的小麥田來說,收益多多少少也會有一定的減少。

網友們看到這種情況後,也發表了很多看法,其中,小幫手看到一種觀點,有不少贊同者,那就是還不如讓小麥賣青儲了,如果5月初的時候,小麥賣青儲,也就沒有了現在倒伏的事情,農民朋友的收益也不會降低了。

在今年4月份的時候,關于小麥青儲問題,就引起了一定的關注,當時都在說小麥青儲1500元/畝的事情,而農業農村部也緊急進行了辟謠,并沒有此事發生,網上所流傳的小麥青儲,屬于造謠。

大風突襲,小麥倒伏!天災難防産量存疑,網友:不如賣青儲了

如果單從小麥收益的角度來說,不考慮其它因素,一畝地青儲小麥的收益,可能比倒伏小麥收益要高。

小麥倒伏後,根據倒伏的嚴重程度,對于産量的影響也有差别。如果隻是輕微倒伏,并且倒伏面積不大,小麥還能正常生長,對于産量的影響不大。

如果倒伏比較嚴重,倒伏面積比較大,勢必會造成一定的減産。如果遇到莖折斷的倒伏,小麥就無法再繼續生長了,成熟小麥的産量為零。

目前新麥的價格,由于區域不同,價格也有高有低。有些面粉廠收購價格在1.25元/斤左右,而有些基層收購價格,今年新麥開秤價隻有1.16-1.18元/斤。取個中間數,假設按照1.20元/斤計算。

大風突襲,小麥倒伏!天災難防産量存疑,網友:不如賣青儲了

正常生長的小麥(沒有倒伏的小麥),畝産1200斤,每斤1.20元,總收益為1440元。

而此次大風導緻倒伏的小麥(輕微倒伏),畝産按照1000斤來計算,總收益為1200元。

如果是中度倒伏的小麥田,畝産按照600斤來計算,總收益為720元。

對于重度倒伏的小麥田(莖稈已經折斷),此時收獲的小麥不飽滿,基本都是青粒,畝産按照300斤計算,價格也會降低,按照1元/斤計算,總收益為300元。

僅從上述數字來看,可能都小于1500元,有朋友就說,還不如賣青儲,畢竟賣青儲收益高。

但是,大家不要忽略一個問題,那就是1500元/畝是否真實存在?還是虛構的?

大風突襲,小麥倒伏!天災難防産量存疑,網友:不如賣青儲了

第一點,1500元/畝的青儲,有多少農戶賣到了?是不是大家都是從網上看到的這個數字,是不是炒作?值得深究。

第二點,2022年的時候,不少地方的小麥開秤價就在1.50元/斤左右,那一年的小麥價格這最高時接近1.70元/斤。假設就按照1.50元/斤的價格計算,畝産1200斤,總收益就有1800元,賣小麥籽粒比賣青儲收益高。

而今年此時小麥價格隻有1.20元/斤左右,大家可以想一下,即便有收青儲的人,他還會1500元/畝收嗎?對于倒伏的小麥,即便1000元/畝讓他收青儲,估計都不一定收。都是做生意的人,這筆賬還是很好計算的,更何況現在不讓小麥賣青儲,也就沒有收購小麥青儲的人了。

多地農業部門在4月份時就釋出了倡議,嚴禁割青麥毀麥現象,小麥是口糧,和玉米還不一樣,直接關乎着糧食安全。如果賣青儲的多了,小麥産量下降了,在目前的環境下,并不是好方向。

大風突襲,小麥倒伏!天災難防産量存疑,網友:不如賣青儲了

還有一點,大家要知道青儲主要是飼料,收購量是有限的,在如今養殖業相對低迷的情況下,即便小麥可以做青儲,又能有多少量呢?更何況小麥本身所含的養分,并不是做青儲的首選,對于養殖業來說,不可能花高價去收小麥青儲。

如今玉米價格已經跌至1.05-1.10元/斤左右,用玉米做飼料,可比小麥青儲要好了。再加上等到8月份左右,可以收玉米青儲了,誰都會算這個經濟賬。

看完上述内容,你還在想着賣小麥青儲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