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千島湖的“淨水魚”:鲢鳙放養了60多年,“魚王”究竟是有多大?

作者:零八号球迷

導語

千島湖的“淨水魚”鲢鳙是怎麼來的?

60多年前,千島湖還沒有成為水庫,新安江水庫是在1959年正式投入使用的,建成後,新安江水庫幾乎成了長三角地區的“生命之源”。

早在1956年,新安江水庫蓄水之後,長三角地區的供水問題就得到了極大的緩解,然而,新安江水庫的建成卻造成了無數古老建築被水淹沒,一片片古村落消失殆盡。

同時,也有很多人的老家因為水庫建成而被淹沒,千島湖中的1078個島嶼中,有很多島嶼上仍然有着人們的老家,這些老家也在新安江水庫的蓄水之後被湖水所淹沒。

千島湖的“淨水魚”:鲢鳙放養了60多年,“魚王”究竟是有多大?

千島湖的總面積為409平方公裡,這是新安江水庫蓄水之後才有的面積,是以,新安江水庫蓄水後就成了千島湖,而新安江水庫的蓄水面積隻有原來的1/3左右。

千島湖是重要的旅遊聖地和魚類養殖基地,是以,新安江水庫在建造時,就已經考慮到了這一點,修建水庫的同時,也修建了許多魚池。

這些魚池的作用就是為了在水庫蓄水之後能夠保持水庫中的魚類資源,然而,這并不是魚類資源的全部,新安江水庫蓄水之後也對水庫資源進行了調查,水庫中的大魚少,小魚多,這也是因為蓄水之後的生态環境所緻。

千島湖的“淨水魚”:鲢鳙放養了60多年,“魚王”究竟是有多大?

為了解決新安江水庫水庫中的魚類資源不足的問題,于是,就有了後來千島湖中的“淨水魚”鲢鳙。

千島湖的“淨水魚”:鲢鳙放養了60多年,“魚王”究竟是有多大?

一、新安江水庫的“生命之源”。

新安江水庫的總面積是409平方公裡,而千島湖中的島嶼數量就多達1078個,這還不包括那些沒有被統計到的小島,是以,千島湖的島嶼數量要比1078個更多。

千島湖的名字也是因為湖中有大量的島嶼,這些島嶼也成為了千島湖的一大特色,吸引着大量的遊客前來旅遊觀光。

新安江水庫作為長三角地區的“生命之源”,在新安江水庫建成投入使用之後,長三角地區的供水問題得到了極大的緩解,同時,新安江水庫還成為了長三角地區的“戰略水源”。

此外,在新安江水庫建成蓄水之後,也成為了長三角地區魚類養殖的基地,而千島湖也是如此繁榮,在湖中,不僅有美麗的島嶼,還有着豐富的魚類資源。

千島湖的“淨水魚”:鲢鳙放養了60多年,“魚王”究竟是有多大?

這也是因為建設新安江水庫的時候,就對水庫資源進行了調查,水庫蓄水之後,會導緻水庫中的大魚少,小魚多,新安江水庫蓄水之後,對于長三角地區的供水問題得到了極大的解決,然而,新安江水庫蓄水之後,也會有大量的古村落被水淹沒。

是以,在1953年,新安江水庫的建設尚未完成之前,就已經對蓄水之後古村落的搬遷工作進行了部分的實施,這也就是為什麼在新安江水庫蓄水之後,一片片古村落并沒有被水所淹沒。

千島湖的“淨水魚”:鲢鳙放養了60多年,“魚王”究竟是有多大?

而新安江水庫的建造一直到1959年才正式完工,而新安江水庫的蓄水則在1956年進行,蓄水之後,長三角地區的供水問題得到了極大的緩解,原先在江蘇、浙江、安徽三省的供水區域,被劃分成了長三角地區的三個省份。

然而,新安江水庫的建成也為長三角地區帶來了許多友善,但對于新安江水庫蓄水之後所淹沒的古村落,就隻能用“一去不複返”來形容,當年新安江水庫蓄水之後,許多古村落都被水淹沒了,但仍然有着人們的“家”。

于是在新安江水庫蓄水之後,也挽救了一些古村落,新安江水庫中的1078個島嶼中,就有着許多古村落,這些古村落是當時的人類曆史遺迹,随着新安江水庫的蓄水,這些古村落也成為了新安江水庫的一大特色。

千島湖的“淨水魚”:鲢鳙放養了60多年,“魚王”究竟是有多大?

二、湖中的“淨水魚”鲢鳙。

新安江水庫的蓄水之後,生态環境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作為一座大型水庫,水庫的建設不僅僅是為了解決供水問題,同時,也要兼顧到水庫的生态問題。

是以,在新安江水庫的建設之初,就有人對新安江水庫的生态環境進行了調查,水庫中的魚類資源比較豐富,是以在新安江水庫建設的過程中,也修建了一些魚池。

但是這些魚池的作用并不是為了在新安江水庫蓄水之後能夠保持水庫中的魚類資源,魚類資源也不僅僅隻有魚池中所養殖的魚,新安江水庫蓄水之後,對于水庫中的魚類資源進行了調查,調查後發現,新安江水庫蓄水之後,對于水庫中的魚類資源進行了調查,調查後發現,蓄水之後,大魚少,小魚多。

千島湖的“淨水魚”:鲢鳙放養了60多年,“魚王”究竟是有多大?

這是因為在建設新安江水庫的過程中,水庫的生态環境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導緻水庫中的魚類資源不足,是以,新安江水庫蓄水之後,就有許多魚兒在水庫中遊弋,是以蓄水之後,大魚少,小魚多的情況就更加明顯了。

是以,為了解決新安江水庫蓄水之後,水庫中的魚類資源不足的問題,于是,就有了新安江水庫中的“淨水魚”鲢鳙,而鲢鳙作為千島湖主要的魚種,這是因為千島湖中的鲢鳙是在60多年前放養的,而且它的生長速度十分快,而且在水庫中卻沒有自然繁殖。

于是,60多年來,千島湖中的鲢鳙都是人工放養的,但是為什麼鲢鳙會成為“淨水魚”?

這是因為養殖鲢鳙的時候,并不會進行過多的喂養,然而,鲢鳙自身也是一種肉食性魚類,隻是在沒有其他食物的情況下,鲢鳙一般會以浮遊植物和底栖動物為食。

千島湖的“淨水魚”:鲢鳙放養了60多年,“魚王”究竟是有多大?

而千島湖中的鲢鳙也是如此,千島湖作為特大型水庫,水庫的功能也多,兼顧到供水、戰略水源和保水漁業的功能,是以,隻要保持住水庫中的水質,那麼千島湖的鲢鳙就能夠生長良好,同時,千島湖中的鲢鳙也會成為湖中食物鍊中的生态環節。

千島湖的“淨水魚”:鲢鳙放養了60多年,“魚王”究竟是有多大?

三、保水漁業。

而水庫中的魚類資源在長三角地區也是十分十分豐富的,尤其是新安江水庫蓄水之後,為長三角地區的魚類養殖帶來了極大的友善,同時,也為長三角地區的漁民們帶來了豐厚的收入。

在新安江水庫蓄水之後,也成為了長三角地區魚類養殖的基地,同時,千島湖的鲢鳙作為“淨水魚”也是十分重要的,這是因為在水庫中,藻類異常增殖就是水質問題的主要原因。

藻類異常增殖是水質問題中最為常見的問題,而藻類異常增殖同時又具有周期性,這也就是說,藻類異常增殖不是一年中都會發生的,而藻類異常增殖也是通過養魚來進行維護的,這就是所謂的“保水漁業”。

千島湖的“淨水魚”:鲢鳙放養了60多年,“魚王”究竟是有多大?

新安江水庫的水質問題主要是藻類異常增殖所造成的,而在新安江水庫蓄水之後,為了維護水庫中的水體生态平衡,于是,就對鲢鳙進行了大規模的養殖。

同時,也開始對鲢鳙進行放養,這樣就導緻了水庫中大量的鲢鳙數量,是以,鲢鳙也就成了水體食物網結構的主導,藻類異常增殖是因為水中的總營養物質濃度太高,于是,通過發展保水漁業就可以帶走多餘的營養物質,同時,也能夠維護水體的生态平衡。

千島湖的“淨水魚”:鲢鳙放養了60多年,“魚王”究竟是有多大?

是以,對鲢鳙的放養就顯得尤為重要,一方面是作為水體食物網結構中的主導,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維護水庫的生态平衡,保持水質的優良。

千島湖中的鲢鳙不僅具有“保水漁業”的作用,同時,如果放養數量過多也會對水庫的生态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是以,也會對鲢鳙的數量進行合理的捕撈。

千島湖的“淨水魚”:鲢鳙放養了60多年,“魚王”究竟是有多大?

而關于千島湖中的鲢鳙到底有多大,沒有人能夠準确地說出來,這是因為在千島湖中,大量的鲢鳙數量就是靠捕撈來進行控制的。

千島湖的“淨水魚”:鲢鳙放養了60多年,“魚王”究竟是有多大?

結語

新安江水庫中的“淨水魚”鲢鳙,作為一種“保水漁業”的保護和管理模式,也是對于水庫中的魚類資源進行保護的一種方法。

但是千島湖中的“淨水魚”鲢鳙,又有着特殊的意義,這種鲢鳙不僅僅是為了維護水庫的生态平衡,同時,也為水庫資源的開發起到了推動的作用。

同時,也為水庫的開發和生态保護提供了一種新的方法,尤其是對于水質問題的解決,以及維護水體生态平衡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水庫作為一種多功能的水資源利用工程,同時要兼顧到供水、生态、漁業等多方面的利益,是以,需要政府、學術界和企業等多方合作,共同推動水庫資源的合理開發與保護。

千島湖的“淨水魚”:鲢鳙放養了60多年,“魚王”究竟是有多大?

同樣,新安江水庫的“淨水魚”鲢鳙的成功案例,也為生态保護和經濟發展之間的沖突提供了一種解決的方法,生态保護與經濟發展并不沖突,生态環境的保護還能夠帶來經濟效益,實作雙赢。

是以,新安江水庫的“淨水魚”鲢鳙,也為生态保護和經濟發展提供了一種路徑和示範,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模式。

千島湖的“淨水魚”:鲢鳙放養了60多年,“魚王”究竟是有多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