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千岛湖的“净水鱼”:鲢鳙放养了60多年,“鱼王”究竟是有多大?

作者:零八号球迷

导语

千岛湖的“净水鱼”鲢鳙是怎么来的?

60多年前,千岛湖还没有成为水库,新安江水库是在1959年正式投入使用的,建成后,新安江水库几乎成了长三角地区的“生命之源”。

早在1956年,新安江水库蓄水之后,长三角地区的供水问题就得到了极大的缓解,然而,新安江水库的建成却造成了无数古老建筑被水淹没,一片片古村落消失殆尽。

同时,也有很多人的老家因为水库建成而被淹没,千岛湖中的1078个岛屿中,有很多岛屿上仍然有着人们的老家,这些老家也在新安江水库的蓄水之后被湖水所淹没。

千岛湖的“净水鱼”:鲢鳙放养了60多年,“鱼王”究竟是有多大?

千岛湖的总面积为409平方公里,这是新安江水库蓄水之后才有的面积,因此,新安江水库蓄水后就成了千岛湖,而新安江水库的蓄水面积只有原来的1/3左右。

千岛湖是重要的旅游圣地和鱼类养殖基地,因此,新安江水库在建造时,就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修建水库的同时,也修建了许多鱼池。

这些鱼池的作用就是为了在水库蓄水之后能够保持水库中的鱼类资源,然而,这并不是鱼类资源的全部,新安江水库蓄水之后也对水库资源进行了调查,水库中的大鱼少,小鱼多,这也是因为蓄水之后的生态环境所致。

千岛湖的“净水鱼”:鲢鳙放养了60多年,“鱼王”究竟是有多大?

为了解决新安江水库水库中的鱼类资源不足的问题,于是,就有了后来千岛湖中的“净水鱼”鲢鳙。

千岛湖的“净水鱼”:鲢鳙放养了60多年,“鱼王”究竟是有多大?

一、新安江水库的“生命之源”。

新安江水库的总面积是409平方公里,而千岛湖中的岛屿数量就多达1078个,这还不包括那些没有被统计到的小岛,因此,千岛湖的岛屿数量要比1078个更多。

千岛湖的名字也是因为湖中有大量的岛屿,这些岛屿也成为了千岛湖的一大特色,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新安江水库作为长三角地区的“生命之源”,在新安江水库建成投入使用之后,长三角地区的供水问题得到了极大的缓解,同时,新安江水库还成为了长三角地区的“战略水源”。

此外,在新安江水库建成蓄水之后,也成为了长三角地区鱼类养殖的基地,而千岛湖也是如此繁荣,在湖中,不仅有美丽的岛屿,还有着丰富的鱼类资源。

千岛湖的“净水鱼”:鲢鳙放养了60多年,“鱼王”究竟是有多大?

这也是因为建设新安江水库的时候,就对水库资源进行了调查,水库蓄水之后,会导致水库中的大鱼少,小鱼多,新安江水库蓄水之后,对于长三角地区的供水问题得到了极大的解决,然而,新安江水库蓄水之后,也会有大量的古村落被水淹没。

因此,在1953年,新安江水库的建设尚未完成之前,就已经对蓄水之后古村落的搬迁工作进行了部分的实施,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新安江水库蓄水之后,一片片古村落并没有被水所淹没。

千岛湖的“净水鱼”:鲢鳙放养了60多年,“鱼王”究竟是有多大?

而新安江水库的建造一直到1959年才正式完工,而新安江水库的蓄水则在1956年进行,蓄水之后,长三角地区的供水问题得到了极大的缓解,原先在江苏、浙江、安徽三省的供水区域,被划分成了长三角地区的三个省份。

然而,新安江水库的建成也为长三角地区带来了许多方便,但对于新安江水库蓄水之后所淹没的古村落,就只能用“一去不复返”来形容,当年新安江水库蓄水之后,许多古村落都被水淹没了,但仍然有着人们的“家”。

于是在新安江水库蓄水之后,也挽救了一些古村落,新安江水库中的1078个岛屿中,就有着许多古村落,这些古村落是当时的人类历史遗迹,随着新安江水库的蓄水,这些古村落也成为了新安江水库的一大特色。

千岛湖的“净水鱼”:鲢鳙放养了60多年,“鱼王”究竟是有多大?

二、湖中的“净水鱼”鲢鳙。

新安江水库的蓄水之后,生态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作为一座大型水库,水库的建设不仅仅是为了解决供水问题,同时,也要兼顾到水库的生态问题。

因此,在新安江水库的建设之初,就有人对新安江水库的生态环境进行了调查,水库中的鱼类资源比较丰富,因此在新安江水库建设的过程中,也修建了一些鱼池。

但是这些鱼池的作用并不是为了在新安江水库蓄水之后能够保持水库中的鱼类资源,鱼类资源也不仅仅只有鱼池中所养殖的鱼,新安江水库蓄水之后,对于水库中的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调查后发现,新安江水库蓄水之后,对于水库中的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调查后发现,蓄水之后,大鱼少,小鱼多。

千岛湖的“净水鱼”:鲢鳙放养了60多年,“鱼王”究竟是有多大?

这是因为在建设新安江水库的过程中,水库的生态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导致水库中的鱼类资源不足,因此,新安江水库蓄水之后,就有许多鱼儿在水库中游弋,因此蓄水之后,大鱼少,小鱼多的情况就更加明显了。

因此,为了解决新安江水库蓄水之后,水库中的鱼类资源不足的问题,于是,就有了新安江水库中的“净水鱼”鲢鳙,而鲢鳙作为千岛湖主要的鱼种,这是因为千岛湖中的鲢鳙是在60多年前放养的,而且它的生长速度十分快,而且在水库中却没有自然繁殖。

于是,60多年来,千岛湖中的鲢鳙都是人工放养的,但是为什么鲢鳙会成为“净水鱼”?

这是因为养殖鲢鳙的时候,并不会进行过多的喂养,然而,鲢鳙自身也是一种肉食性鱼类,只是在没有其他食物的情况下,鲢鳙一般会以浮游植物和底栖动物为食。

千岛湖的“净水鱼”:鲢鳙放养了60多年,“鱼王”究竟是有多大?

而千岛湖中的鲢鳙也是如此,千岛湖作为特大型水库,水库的功能也多,兼顾到供水、战略水源和保水渔业的功能,因此,只要保持住水库中的水质,那么千岛湖的鲢鳙就能够生长良好,同时,千岛湖中的鲢鳙也会成为湖中食物链中的生态环节。

千岛湖的“净水鱼”:鲢鳙放养了60多年,“鱼王”究竟是有多大?

三、保水渔业。

而水库中的鱼类资源在长三角地区也是十分十分丰富的,尤其是新安江水库蓄水之后,为长三角地区的鱼类养殖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也为长三角地区的渔民们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在新安江水库蓄水之后,也成为了长三角地区鱼类养殖的基地,同时,千岛湖的鲢鳙作为“净水鱼”也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因为在水库中,藻类异常增殖就是水质问题的主要原因。

藻类异常增殖是水质问题中最为常见的问题,而藻类异常增殖同时又具有周期性,这也就是说,藻类异常增殖不是一年中都会发生的,而藻类异常增殖也是通过养鱼来进行维护的,这就是所谓的“保水渔业”。

千岛湖的“净水鱼”:鲢鳙放养了60多年,“鱼王”究竟是有多大?

新安江水库的水质问题主要是藻类异常增殖所造成的,而在新安江水库蓄水之后,为了维护水库中的水体生态平衡,于是,就对鲢鳙进行了大规模的养殖。

同时,也开始对鲢鳙进行放养,这样就导致了水库中大量的鲢鳙数量,因此,鲢鳙也就成了水体食物网结构的主导,藻类异常增殖是因为水中的总营养物质浓度太高,于是,通过发展保水渔业就可以带走多余的营养物质,同时,也能够维护水体的生态平衡。

千岛湖的“净水鱼”:鲢鳙放养了60多年,“鱼王”究竟是有多大?

因此,对鲢鳙的放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是作为水体食物网结构中的主导,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维护水库的生态平衡,保持水质的优良。

千岛湖中的鲢鳙不仅具有“保水渔业”的作用,同时,如果放养数量过多也会对水库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也会对鲢鳙的数量进行合理的捕捞。

千岛湖的“净水鱼”:鲢鳙放养了60多年,“鱼王”究竟是有多大?

而关于千岛湖中的鲢鳙到底有多大,没有人能够准确地说出来,这是因为在千岛湖中,大量的鲢鳙数量就是靠捕捞来进行控制的。

千岛湖的“净水鱼”:鲢鳙放养了60多年,“鱼王”究竟是有多大?

结语

新安江水库中的“净水鱼”鲢鳙,作为一种“保水渔业”的保护和管理模式,也是对于水库中的鱼类资源进行保护的一种方法。

但是千岛湖中的“净水鱼”鲢鳙,又有着特殊的意义,这种鲢鳙不仅仅是为了维护水库的生态平衡,同时,也为水库资源的开发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同时,也为水库的开发和生态保护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尤其是对于水质问题的解决,以及维护水体生态平衡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水库作为一种多功能的水资源利用工程,同时要兼顾到供水、生态、渔业等多方面的利益,因此,需要政府、学术界和企业等多方合作,共同推动水库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

千岛湖的“净水鱼”:鲢鳙放养了60多年,“鱼王”究竟是有多大?

同样,新安江水库的“净水鱼”鲢鳙的成功案例,也为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解决的方法,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不矛盾,生态环境的保护还能够带来经济效益,实现双赢。

因此,新安江水库的“净水鱼”鲢鳙,也为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种路径和示范,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千岛湖的“净水鱼”:鲢鳙放养了60多年,“鱼王”究竟是有多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