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84年早春,縣委書記李鐵映面對來訪的平頭百姓

作者:麗妮說曆史

當春風拂面而來,蓬勃向上的生機也悄然蘇醒

1984年,正值改革開放的風起雲湧,煥然一新的曙光也照進了偏僻的小城海城。縣委新任書記李鐵映不負衆望,以一番新作為引領全縣群衆重拾希望,書寫改革開放新篇章。

1984年早春,縣委書記李鐵映面對來訪的平頭百姓

推開民心之門 放眼聆聽民聲

1984年3月的一個清晨,海城縣委機關門前早已人頭攢動。數百名百姓自天未明就在這裡等候,他們肩膀上扛着理應得到公平回應的訴求。秉持"大門向百姓敞開"的理念,李鐵映主動迎接了這波民意的湧流,當場與群衆面對面交流。

1984年早春,縣委書記李鐵映面對來訪的平頭百姓

對于那些遭遇不公還在尋求公平的訪民,他從未擺出高高在上的官僚架子。

1984年早春,縣委書記李鐵映面對來訪的平頭百姓

李鐵映諄諄相告:"水不平則溢,物不平則鳴。他們來投訴,自有委屈話要訴。我們黨和政府的大門之是以向他們敞開,不就是邀他們來反映訴求嗎?在這其中,蘊含着老百姓對黨對國家的無限信任啊!"

1984年早春,縣委書記李鐵映面對來訪的平頭百姓

誠摯出自肺腑的承諾,赢得了民心所向——訪民們對這位勤懇書記報以厚望。接下來的幾個月裡,李鐵映用實際行動一一回應了期望。

恪盡職守 化解沖突

忠于職守是李鐵映的行為信條。每當百姓前來控訴,即便是連年的"老訪民",他都親自過問細節,傾聽故事原由。當真相大白,他從不吝惜精力為弱勢群體求得公道。

1983年,村民王桂芹的兒子陷入疑案被羁押。讓李鐵映感同身受的是,對方僅僅憑狗隻嗅到氣味,即判了重刑。面對王桂芹"不離不棄"的上訪,李鐵映并未對其敷衍塞責,而是令鞍山檢察院重新介入調查并全權監督。曆經6個月,兒子終獲平反,王桂芹稱贊李鐵映是真正"青天老爺"。

上世紀60年代,受災回鄉幹部周某被誣陷為"反革命分子"入獄,再一次被拖上"文革"審判。改革開放後,她依舊被毫無根據地當作"黑帽子"而歧視。得知此事,李鐵映立即展開調查核實,為周某平反。後又親自出面幫助他們小本經營、重新立足。

如同對待權力,公平正義更需一種君子之風。面對一名老妪哭訴宅基地歸還問題,起初承包村幹部不讓步。李鐵映一錘定音:既要尊重曆史,又要順應現狀。他批示要逐一訪民開展說服,并制定了妥善解決方案。

1984年早春,縣委書記李鐵映面對來訪的平頭百姓

這位滿懷同情心的"公仆",也為一名知識分子解開了委屈。李鐵映深知"尊重人才"理念的重要性,遂親自出面令其廠長履行相關政策,為這名才高蠢挫的大學生施展才華創造機會。

曆經種種訪民事件,李鐵映惟有兢兢業業、以身作則,方能引領風氣向善。某次公開招幹時,明令重考以避免黑箱作風。期間曾有部分考生試圖作弊,他視若不見,順利将考務推向公正理性。這種工作作風,既展現了為民理念,更為全縣改革開放時期樹立了耿介本色。

1984年早春,縣委書記李鐵映面對來訪的平頭百姓

曆史注定需要榜樣和領航者,在風雲激蕩的改革時代,李鐵映正是挺身而出、有力有為的引路人,他用敬民務實的作風赢得了百姓的信任和尊重。期待未來社會,也将有更多這樣有擔當、有操守、有情懷的好官伸張正義,帶領群眾走向幸福美好的生活。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檔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将第一時間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後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