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教老蔣“攘外必先安内”的毒諸葛楊永泰,為何到頭會被自己人殺害

作者:趙林雲教授

1934年11月的一天,蔣介石針對國軍的圍剿工作召開緊急會議。而此時,紅軍曆經九峰山戰役後,已然挺進湖南地區。

關于紅軍下一步即将轉移到何處的趨勢,成為本次會議讨論的重點。

當時的一衆國軍将領都不謀而合地認為,紅軍會前往湘西與賀龍、蕭克率領的紅二、六軍團會合。

但老蔣的“智囊”楊永泰卻予以否定。他指出:

紅軍會舍棄近道,繞道長江沿岸,進而北上川西。

教老蔣“攘外必先安内”的毒諸葛楊永泰,為何到頭會被自己人殺害

這一想法提出後,不僅許多将領不同意,就連老蔣也表示反對。

要知道,大約在80年前,石達開率部出走的路線,就與楊永泰所提極盡吻合。但最終還不是落得個翼王被俘淩遲,全軍覆沒的下場。

但實際上,紅軍最後竟然果真選擇走這條線路。

試想如若蔣介石當時采納了楊永泰的意見,恐怕紅軍又會置身于困境之中。

那麼這個楊永泰究竟是何許人也?号稱“民國卧龍”“毒諸葛”的他又做出過哪些“成就”?

教老蔣“攘外必先安内”的毒諸葛楊永泰,為何到頭會被自己人殺害

政海浮沉,變中求生

他“年少有為”,在辛亥革命後,楊永泰任臨時國會議員,投靠袁世凱。

但由于“袁大頭”倒行逆施,不得人心,很快就日薄西山,衆叛親離。

大概是察覺到大勢變動,楊永泰于是轉而來到廣州,參加到護法運動中,并在此期間,加入政學會。

孫中山見眼前之人辦事利索,有勇有謀,便有意加以培養。

于是許諾,待廣州軍政府成立後,由他擔任财政廳廳長。但令人沒想到的是,楊永泰每次都支支吾吾,一再推脫。

因為他認為,當時的廣州軍政府隻不過是一具軀殼,真正的實權依然掌握在北洋軍閥手中。

再加上政學會中的不少人接連投靠西南軍閥,他的心中也逐漸萌生出“脫孫”的念頭。

教老蔣“攘外必先安内”的毒諸葛楊永泰,為何到頭會被自己人殺害

于是很快,善變的小楊再次“跳槽”,轉而投靠西南軍閥岑春煊、陸榮廷等人。

但他也是以引得國民黨中很多人的不滿與怨恨,為他後來慘遭刺殺埋下伏筆。

或許是自己家鄉的緣故,楊永泰這次決定大展宏圖,長久堅定地幹下去,怎奈天不遂人願。

1920年,陳炯明殺回廣東,楊永泰在陸榮廷被驅逐後,又投靠到北洋政府曹锟的麾下。

但是不到三年時間,曹锟垮台,屢屢受挫的楊永泰也隻能跟着倒黴。

一身抱負卻無處施展的楊永泰隻得蟄居在上海,卻無法有所作為。

雖然後來他也曾向李宗仁、白崇禧等軍閥投過“求職信”。甚至為展示才能,他還洋洋灑灑寫下一篇萬言書。

教老蔣“攘外必先安内”的毒諸葛楊永泰,為何到頭會被自己人殺害

盡管李、白二人都看到楊永泰的謀略和才幹,卻對他“善變”的人品不太放心,最終沒有答應。

而正當楊永泰四處碰壁,一籌莫展之際,卻意外得到蔣介石的賞識。

其實,老蔣起初是果斷拒絕的,畢竟此人“投機分子”的标簽屬實堪憂。

不過楊永泰并沒有放棄,他又洋洋灑灑地給老蔣寫下一篇“削藩策”,并讓好友熊式輝代為轉交。

而當時老蔣已經被剪除各路軍閥勢力的事忙得焦頭爛額,看到這一計策後,當場連連誇贊,并要楊永泰抓緊來見自己。

就這樣,楊永泰憑借着自己的實力,以及對時局的剖析解讀,成功得到老蔣的重用,躍居為蔣氏身邊的高參智囊。

教老蔣“攘外必先安内”的毒諸葛楊永泰,為何到頭會被自己人殺害

躍居幕僚,建言獻策

而在他上任後,就接連為蔣辦了兩件大事。

其一,便是策劃“祭靈哭棺”事件。

孫中山去世後,蔣校長在台上哭得撕心裂肺,一把鼻涕一把淚,還發表了一場激情又動情的演講。

但其實這背後所暗含的,是楊永泰對蔣介石作為“中山先生合法繼承人”形象的塑造。

教老蔣“攘外必先安内”的毒諸葛楊永泰,為何到頭會被自己人殺害

雖然這種行徑有些做作甚至尴尬,但政治表演帶來的效果往往就是:

人們明知這是在忽悠,卻依然容易被表演者牽着鼻子走。

再加上老蔣手握部隊,很快,他就躍居為廣州國民政府一号人物。

其二,便是獻出“削藩推恩”計策。

他對蔣介石提出,針對各路軍閥展開不同手段進行壓制。

例如,對馮玉祥采取經濟手段;對閻錫山采取政治孤立;對李宗仁、白崇禧等采取軍事手段;對張學良則采取外交手段。

如此實施下來,軍閥的傾頹之勢很快便顯露出來。

教老蔣“攘外必先安内”的毒諸葛楊永泰,為何到頭會被自己人殺害

蔣介石按照楊永泰的提議,表面任命以上“各路諸侯”到中央挂職,進一步達到整編軍隊、分化地方的目的。

尤其是老蔣提出的“軍事整理案”,顯然就是對軍閥兵權的剝奪。

馮玉祥等人表示堅決反對,雖然後來看在胡漢民的面子上,也是不情不願簽了字,但很快就起兵倒戈。

這可把老蔣整急了,楊永泰不急不慢地說道:

“委員長,你放心,我有辦法。”

面對軍閥的群起而攻,楊永泰讓蔣介石在其中挑撥桂系将領和時任湖南省主席魯滌平的關系。

随後又成功籠絡了白崇禧手下大将李品仙。

而當蔣桂戰争爆發後,桂系軍隊突如其來的倒戈相向,令李宗仁和白崇禧猝不及防,隻能接受兵敗的命運。

教老蔣“攘外必先安内”的毒諸葛楊永泰,為何到頭會被自己人殺害

反觀一向精明的馮玉祥,似乎也沒能抵住楊永泰的經濟壓制。

當然,這一壓制并非對他,而是對他的手下将領。

當時西北軍中的許多将領,都因楊永泰給出的過高利益而接受賄賂,放下尊嚴。就連馮玉祥手下“十三太保”之一的石友三和韓複榘也被接連收買。

看來老蔣是真下血本了。

兵敗後的馮玉祥心有不甘,于是跑到山西找到閻錫山合作,意圖聯手反蔣。

不過閻老西的精明算計可不一般,甚至都到不要臉面的地步。

是以最後的結果就是,他接受了蔣介石開出的巨額财富和“全國陸海空軍副總司令”的虛銜,同意不會起兵造反。

但他也不想得罪馮玉祥,于是“山西王”就把“西北王”軟禁在建安,好酒好菜伺候着。

結果在1928年8月,蔣介石召開第二次編遣會議,決定壓縮地方軍。

教老蔣“攘外必先安内”的毒諸葛楊永泰,為何到頭會被自己人殺害

見威脅到自己的利益,這次閻錫山果斷聯馮,就連桂系也加入起兵反蔣的隊伍,中原大戰一觸即發。

楊永泰接連給蔣介石獻出三點提議。

其一,開展空軍、陸軍協同作戰,打擊軍閥勢力。

其二,“銀彈”外交。楊永泰專門沿着隴海戰線辦起供娛樂的戰地俱樂部。

這種俱樂部廣泛建造在流動列車上,其中大煙、賭具、中西餐、歌舞女等應有盡有。

不過,其自然不是供蔣的部隊使用的,而是專門用來消磨瓦解軍閥部隊。

教老蔣“攘外必先安内”的毒諸葛楊永泰,為何到頭會被自己人殺害

其三,便是成功籠絡張學良加入蔣氏部隊中。

通過以上三種計策,再加上帝國主義、江浙财閥的支援,蔣介石最終成為本次大戰的勝利者,并基本在形式上統一中國。

教老蔣“攘外必先安内”的毒諸葛楊永泰,為何到頭會被自己人殺害

逐利無常,惹禍上身

而且,老蔣在國共十年對峙時期,一直遵循的“攘外必先安内”方針,就是楊永泰所提出。

1932年,蔣介石到達武漢,加緊對紅軍的第四次“圍剿”。

楊永泰又寫了一封萬言書,并在其中說明,重心在于“七分政治,三分軍事”,并将具體工作分為“管教養衛”,斷絕我黨與人民群衆之間的聯系。

在此之後,就是對紅軍内部進行滲透和瓦解。

楊永泰勸谏蔣介石,利用輿論優勢,排演戲劇,廣發傳單,并對紅軍中欲“投誠”者予以厚待。

雖然第四次“圍剿”失敗,但也對紅軍造成重大的損傷。

教老蔣“攘外必先安内”的毒諸葛楊永泰,為何到頭會被自己人殺害

而通過以上一系列“政治圍剿”活動,蘇區逐漸被國民黨軍封鎖,紅軍迫于壓力向四川地區轉移。

雖然之後楊永泰還順手分化了劉湘勢力,進而助蔣占領四川。

不過,蔣氏并沒有采納楊永泰對紅軍路線轉移的預測意見,不然可能會對我軍造成更大損傷。

楊永泰通過對蔣介石持續的計策輸出,使自己逐漸成為老蔣身邊話語權極具分量的一員謀士。

甚至于向上呈報的檔案都要先經過楊永泰的審查,才能被送到蔣介石的手中。

但就這樣一個地位如日中天之人,卻在1936年時慘遭刺殺,這究竟又是怎麼回事?

其實,此時楊永泰雖然位高權重,卻惹得不少人的嫉妒甚至記恨。我們知道,早年楊永泰就因為頻繁“跳槽”的緣故,結仇無數。

而他作為政學系的代表人物,由其頒布的諸多政策,其實是威脅到了其他派利益的。其中,就有以陳氏兄弟為核心的CC系。

1935年10月,汪精衛被刺殺後,楊永泰想趁機取而代之,遭到CC系的堅決反對。

教老蔣“攘外必先安内”的毒諸葛楊永泰,為何到頭會被自己人殺害

而雙方針鋒相對的局面也徹底搬上台面。無奈之下,楊永泰決定辭去職務,出國考察。老蔣自然不會同意。

為平衡各派勢力,他決定任命楊永泰為湖北省主席。

就這樣,楊永泰成為遠離廟堂的一介封疆大吏,雖然大權在握,卻也給了殺手可乘之機。

在這樣的契機下,1937年2月底,楊永泰赴漢口參加宴會時慘遭殺害。

而最終的調查結果顯示,兇手陳燮起的幕後指使者,即原屬胡漢民派的劉盧隐。

但目前關于這一議題,史學界仍存有争論。還有觀點認為,楊永泰是被CC系特務所暗殺。

教老蔣“攘外必先安内”的毒諸葛楊永泰,為何到頭會被自己人殺害

黨派相争,深入剖析

我們知道,派系林立的特點貫穿國民黨始終,老蔣企圖打造一種互相牽制的平衡,最終卻也敗于自己的這一算計。

諸如,有操縱黨務的CC系,有負責軍事的黃埔系,還有操控财務的宋子文、孔祥熙等人。此外,便是楊永泰所在的操縱行政的政學系。

政學系的前身是民國初年由李根源創辦的“政學會”,楊永泰就在其中。

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引薦人黃郛是其中一員。

雖然後來楊永泰被納入蔣介石麾下,但始終無法進入黨内高層的中樞系統。

教老蔣“攘外必先安内”的毒諸葛楊永泰,為何到頭會被自己人殺害

甚至在他人看來,楊永泰隻不過是扮演了蔣介石中衆多謀士中的一分子罷了。

李根源此前評價道:

“楊永泰就好比雲南的煙土,吸起來上瘾,用起來順手,但時間久了就會中毒。”

而楊所在的政學系,在國民黨中除操縱行政事務之外,還緻力于對高層思想的深入研究和挖掘,這多少有些細思極恐。

一方面,他們服務于蔣介石,充當其把控政局的謀士。

另一方面,他們企圖通過自己的一些思想,嘗試影響決策層的意志,進而為自己派系謀取利益。

在當初國軍入川後,楊永泰之是以能夠分化“四川王”劉湘的勢力,其中極具典型的一個方法,就是懂得籠絡人心。

教老蔣“攘外必先安内”的毒諸葛楊永泰,為何到頭會被自己人殺害

他們通過金錢賄賂、擴大罪行等一系列措施,暗中替換掉劉湘的手下,取而代之的是蔣氏的心腹。

再比如,楊永泰在呈報蔣介石方案書的時候,往往會準備正、反兩份不同方面的方案。

然後暗中觀察蔣介石更傾向于哪種方案,屆時再察言觀色,果斷遞交。

不過楊永泰畢竟是“政學系”的人,他所提供的計策必然立足于自身派系,有時會無意甚至有意地對其他派系的利益造成損害。

正所謂樹大招風,等到後期楊永泰他們真的身居高位時,也就傳來衆多不滿的聲音。

其中,就包括CC系的陳氏兄弟。

因為他們都效忠于蔣介石,但陳氏兄弟卻找到了一個足以攻擊楊永泰的突破口,那就是他曾經背叛過孫先生的事實。

這一點,楊永泰百口莫辯。

教老蔣“攘外必先安内”的毒諸葛楊永泰,為何到頭會被自己人殺害

可就算是這樣,老蔣似乎也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是為何?

雖然CC系和黃埔系對他極其忠誠,但他們所擅長的領域畢竟有限。

自從蔣介石于1927年組建了南京國民政府,汪精衛和胡漢民這兩股勢力一直都對其進行牽制。

甯粵對峙後,老蔣二度下野。

至重新掌權後,老蔣才意識到自己相比于汪精衛的不足之處,在于沒有對政權進行鞏固與加強。

一方面,是由于兩人的性格、思想等都有很大的差異。

另一方面,即蔣氏上台後,就一直在緻力于剪除軍閥,“剿共”。

教老蔣“攘外必先安内”的毒諸葛楊永泰,為何到頭會被自己人殺害

是以此次蔣介石複出後,雖然把“行政院”院長的職位依舊給了汪精衛,但他自己也留有後手。

便是以楊永泰、黃郛為代表的政學系。

是以,老蔣重用政學系以及楊永泰本人的原因,大緻有三。

其一,牽制黨内其他派系。

其二,為他“剿共”和“對日交涉”出謀劃策。

其三,便是解決自己對政權建設人才缺乏危機的燃眉之急,進而穩定自己的地位。

是以楊永泰雖然仇家遍地,但他一直在中央服務蔣介石,其他勢力難以對其造成直接的報複。

直到1935年,楊永泰被蔣介石任命為湖北省主席,得到一塊自己的“地盤”。

教老蔣“攘外必先安内”的毒諸葛楊永泰,為何到頭會被自己人殺害

對于老蔣的這一做法,人們衆說紛纭。

有觀點認為是蔣氏對楊越發重視,是以給他實權統轄地方,同時也能牽制其他的勢力。

也有觀點認為,此時的蔣介石已經暗暗感覺到楊永泰對他的“操縱”,是以這才把其調離。

而楊永泰在調任地方後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就慘遭刺殺了。

教老蔣“攘外必先安内”的毒諸葛楊永泰,為何到頭會被自己人殺害

結語

總的來說,楊永泰确是一位極具謀略的人才,也不枉“毒諸葛”的稱号。

但随着自身職位的升高,權力的擴張,楊永泰陷入派系相争的趨勢是必然的,卻也為其引來殺身之禍。

也有人說是由于當初他“削藩”時得罪了不少人,是以在失去蔣介石的庇護後,槍眼也都齊刷刷地對準了他。

但轉念一想,雖然事後蔣介石為楊永泰舉辦厚葬,但或許就連老蔣自己也在暗喜。

-END-

【文|此間】

【編輯|長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