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蕃薯增産五個小竅門,種過的都知道,這才是老農總結的高産方法

作者:鄉村話鄉情

蕃薯又叫地瓜、番薯等等,隻不過各地的叫法不同罷了。蕃薯作為一種古老的糧食作物,一直被人所喜愛,大陸從南到北都有種植,雖說蕃薯在種植和管理上特别簡單,不像種植蔬菜那麼複雜,但想獲得高産,也需要掌握一定的種植和管理方法。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蕃薯種植和管理當中五個必備要點,這幾個要點哪一個也不能忽視,下面一起看看吧。

蕃薯增産五個小竅門,種過的都知道,這才是老農總結的高産方法

一、移栽方法

蕃薯一般用秧苗進行移栽,但移栽需要講究方法,不能像移栽蔬菜一樣,随便栽到地裡就可以。移栽蕃薯方法有兩點:

一是要淺栽:因為蕃薯的薯塊是貼地面發育和生長,如果移栽深了,薯塊難以發育。是以說,蕃薯要淺栽,不能深栽。一般移栽深度在5-7厘米即可。

二是要斜栽:蕃薯不能直立移栽,如果直立移栽,很難結薯。是以,移栽蕃薯時,秧苗要斜着插入土壤裡,而且斜度越大越好,插入土壤裡的莖段越長越好。例如:一段20厘米長的蕃薯秧苗,斜着插入土壤15厘米左右,地上露出5厘米左右即可。

蕃薯增産五個小竅門,種過的都知道,這才是老農總結的高産方法

二、施肥

蕃薯最喜歡的肥料就是鉀肥,當然了,其他肥料也不能缺,一般情況下,底肥可以用腐熟有機肥搭配過磷酸鈣、硫酸鉀等,但底肥不能用尿素、碳酸氫铵等肥料。蕃薯在使用有機肥做底肥的情況下,一般不用追肥,如果底肥沒用有機肥,則需要在薯秧快封壟時進行追肥,給蕃薯追肥大多采用澆灌方式,用糞肥水搭配鉀肥灌根。同時進行葉面噴施,葉面肥常用的就是磷酸二氫鉀,從移栽後20天就可以噴施,10天左右一次,可以明顯提高蕃薯産量。

蕃薯增産五個小竅門,種過的都知道,這才是老農總結的高産方法

三、翻藤提蔓

蕃薯移栽後,不能不管了,當薯藤長到40厘米以上的時候,就要進行提藤。因為蕃薯的藤條是爬地生長,在生長過程中,藤條上會長有不定根,如果不進行提藤,薯藤上面的根系就會紮入土壤裡,影響主根薯塊的發育。是以,在管理當中要每隔一段時間提藤一次,整個生長期一共提藤3次左右即可,尤其是遇到連續陰雨天,薯藤上的根系長得很快,雨後晴天要及時提藤和翻藤。

蕃薯增産五個小竅門,種過的都知道,這才是老農總結的高産方法

四、防旺長

種植蕃薯後期最怕秧子旺長,薯秧一旦旺長,就會導緻減産。因為薯秧旺長,薯塊就得不到充足的養分,就會發育慢、膨大的慢。是以,在施肥上除了少用氮素肥料外,在薯藤快要封壟時,可以通過掐尖打頂的方式來控制秧子生長。也可以用高濃度磷酸二氫鉀噴施(兌水150倍)。

蕃薯增産五個小竅門,種過的都知道,這才是老農總結的高産方法

五、除草和松土

蕃薯在矮生作物,擋不住雜草的生長,在整個生長期都要及時清除雜草,以免影響蕃薯的正常生長。除草可以結合化鋤松土同時進行,因為蕃薯不但喜歡土壤表面幹淨,還喜歡疏松透氣的土壤,經常化鋤,既能疏松土壤,又能清除雜草。對于大面積種植的,人工除草費工費時,可以選擇相對應的除草劑,不能讓蕃薯地裡雜草滋生雜草。

蕃薯增産五個小竅門,種過的都知道,這才是老農總結的高産方法

以上就是蕃薯五個關鍵管理要點,做好這些管理,蕃薯高産就變得輕而易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