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創新戰略“一子落” 關鍵技術“滿盤活”

作者:長春釋出

在榮德光學工廠中的房間裡,自動化機器人正在生産高內建微型化新型光電編碼器;

博信光電子和長春工大聯合研制出光學非球面元件精密抛光裝備;

長光宇航利用國産T700級碳纖維成功研發出大型複合材料衛星整流罩産品……

這些項目包含了高端裝備制造、光電資訊、新材料等領域,突破了光電編碼器、雷射晶片、固體雷射器、CMOS圖像傳感器、碳纖維複合材料等方面關鍵技術。

這些項目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長春市重點研發計劃關鍵技術攻關專項。

關鍵核心技術是新質生産力的核心,是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的第一動力。我市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聚焦長春國家區域創新中心建設,深入實施長春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攻堅行動,着力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産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以科技攻關計劃項目為抓手,大力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培育新質生産力,促進産業更新,為經濟高品質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創新戰略“一子落” 關鍵技術“滿盤活”

在長春榮德光學有限公司一樓大廳,一台搭載高內建微型化新型光電編碼器的智能裝備運動控制系統正在運作。

發動創新引擎

奔向科創“星辰大海”

走進長春長光宇航複合材料有限公司,一個直徑3.1米、長5米的“黑色罩子”映入眼簾,正是它保護航天運載火箭飛向“星辰大海”。

“黑色罩子”是由長光宇航研發團隊利用國産T700級碳纖維研發出的大型複合材料衛星整流罩産品。該産品技術路線國内首創,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産品關鍵技術名額達到同行業先進水準,可應用于航天運載火箭整流罩等領域,有力推進大陸碳纖維領域原材料國産化。

“産品是一體化結構,特點是運用了國産碳纖維,實作了自主可控。在研發過程中我們全面克服了大尺寸相關制備技術難題,提出了新的技術理念和方法,形成了新的工藝方法,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長光宇航副總經理鄒志偉說,産品研發得到了長春市相關資金支援。

創新戰略“一子落” 關鍵技術“滿盤活”

長光宇航研發團隊利用國産T700級碳纖維研發出的大型複合材料衛星整流罩産品。

聚焦汽車、高端裝備制造、光電資訊、新材料等領域開展關鍵技術攻關,我市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投入科技經費1170萬元,帶動企業投入4000餘萬元,支援了禹衡光學、榮德光學、希達電子、長光辰芯、長光宇航等一批明星、重點科技型企業,在光電編碼器、雷射晶片、固體雷射器、CMOS圖像傳感器、高精尖快速反射鏡、碳纖維複合材料、聚醚醚酮、柔性顯示發光材料方面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取得一批重大創新成果。

一系列關鍵技術攻關項目、高品質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産力,為創新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目前,24個市級重點研發計劃關鍵技術攻關專項,開發新技術48項及新産品、新材料、新工藝、新裝置39項,申請知識産權93項(發明專利42項),為産業創新、新興産業培育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突破關鍵技術

科技成果“閃亮出圈”

“它相當于人的‘神經單元’,是至關重要的核心元器件!”在長春榮德光學有限公司,一台智能裝備運動控制系統正在運作,公司總經理倪國東指着裝置上面一個圓形的小物件說道。

倪國東口中的“神經單元”就是此次科研攻關項目之一——高內建微型化新型光電編碼器。榮德光學采用自主研發的電路內建處理晶片研制出高內建微型化新型光電編碼器,産品可應用于伺服控制、工業自動化、機器人、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等領域,保障産業鍊安全。

“我們研發的內建處理晶片,攻克了關鍵技術,實作了國産替代自主可控,解決了國内同類編碼器産品生産所需晶片供貨量不足等制約行業發展的問題。”倪國東說,目前,企業已具備年産20萬台(套)生産能力,技術水準達到國際先進水準。

創新戰略“一子落” 關鍵技術“滿盤活”

長春榮德光學有限公司采用自主研發的電路內建處理晶片研制出高內建微型化新型光電編碼器。

與榮德光學一樣,攻克關鍵技術的還有禹衡光學的高分辨率角位移傳感器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項目,實作了國産替代自主可控;

新産業光電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窄脈寬紫外固體雷射器,相關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準,可以滿足生物儀器、醫療裝置、精密加工、鑽石加工、增材制造等高端應用領域對雷射的特殊要求;

中科應化突破了高含量澱粉塑化、改性成型加工、裝備制造等産業化過程中的多項關鍵技術,成功研發出生物基緩沖發泡産品以及專用雙螺杆生産裝置;

新金享時速160km動力集中電動車組(鼓形車體)項目解決了應用多條焊縫拼接技術帶來的車體易變形的技術難題,實作了寬幅長大件的高強度輥壓型鋼的尺寸精度,技術水準國際領先;

長光辰芯突破低噪聲電荷域全局快門像素設計、高靈敏度有源像元技術、高速資料傳輸技術等關鍵技術,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高速全局快門CMOS圖像傳感器,成果已實作産業化應用……

一個個關鍵科技成果的“閃亮出圈”,離不開優渥的創新生态。“除了出台支援産業科技創新專項政策,圍繞産業創新發展,我們前期還到長光衛星、中車長客等龍頭企業,以及圍繞産業鍊發展的上下遊企業進行調研,通過專項的實施,突破一批關鍵技術,形成一批原創性成果,為我市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塑造新動能。”市科技局高新技術處處長呂季姝介紹說。

加強協同攻關

創新合力“攥指成拳”

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離不開協同創新。依托高校科研院是以及其他攻關機關,在不同學科、領域、行業和創新環節進行協同攻關,才能“攥指成拳”形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強大合力。

此次,關鍵技術攻關專項之一的光學非球面元件精密抛光裝備正是産學研協同創新的産物。

光學非球面元件精密抛光裝備由博信光電子和長春工大聯合研制。項目已擁有設計、加工、運作無縫內建的一體化制造技術。“目前,項目實作企業整體經濟效益提升30%以上,獲得2022年中國産學研合作促進會産學研合作創新與促進獎一等獎。”項目負責人介紹說。

我市科教資源豐富,擁有衆多高水準科研機構、高校及學科,在關鍵技術攻關工作中,積極推動協同創新,加強資源共享,探索有效合作模式,實作強強聯合,營造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創新生态。

“我們通過實施關鍵技術攻關專項,集聚産業鍊上下遊企業以及在長高校院所,圍繞主機廠及上下遊企業的技術攻關需求,産學研協同攻關,共同延鍊、補鍊、強鍊,共同促進産業的創新發展。”呂季姝說,通過積極指導企業進行創新鍊上下遊的對接,把研發積累的技術優勢轉化為産業優勢,再讓産業優勢反哺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創新激蕩浪潮湧,風勁正是揚帆時。下一步,我市将繼續聚焦汽車、軌道交通裝備、衛星及應用等産業關鍵技術,實施相關科技專項,集聚在長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及企業産學研協同攻關,破解制約産業發展的關鍵技術瓶頸,加快新質生産力的形成,為長春全面振興率先實作新突破貢獻力量。

來源:長春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