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緻敬!“熊貓大俠”17年捐血119次46800毫升

作者:漢新聞

身邊榜樣是溫暖親切的正能量、具體而微的中國夢,他們湧現在大街小巷、田間地頭、機關學校、企業廠礦,在各個領域、各條戰線,是一個個有血有肉、有情有義、可感可觸、可追可及的身邊人、普通人。即日起,紅星雲推出《基層人物傳》專欄,講述身邊榜樣追夢不止、踏實奮鬥的故事,凝聚廣大黨員幹部群衆砥砺奮進、矢志前行的力量。

“科學的捐血并不會給身體造成傷害,相反還會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加速血液循環。”近日,作為邵陽市首個“中國好人”工作室負責人、“中國好人”廖振飛在工作室為參加義務捐血的志願者講解相關注意事項。

緻敬!“熊貓大俠”17年捐血119次46800毫升

2024年3月5日,邵陽市洞口縣籍“中國好人”廖振飛工作室在該縣人民醫院揭牌成立,這也是邵陽市首個“中國好人”工作室。

廖振飛身材瘦小,但從小就喜歡幹些“俠義”之事。2007年,正在冷水江一工地打工的他聽說有捐血車來到附近,并号召大家去義務捐血,他撸起袖子就上了。

“以前聽說捐血,覺得那是很難的事,有一天機會在身邊了,我覺得就去試試,或許還能幫上人呢。”那一次,拉上幾個工友,廖振飛上了采血車。

“我個子不高,身子骨看起來也不夠結實,但是我愛動,身體杠杠的,從小幾乎沒有打過針,但第一次捐血看到那麼粗的針管還是有點怕!”說起第一次捐血經曆,廖振飛還“心有餘悸”,可也就是這一次嘗試,讓他與義務捐血結下了不解之緣。

“捐血完畢後,我被告知自己是RH陰性血,當時對這個概念是完全不知道的。”第一次捐血,廖振飛被檢測出是珍貴稀有血型RH陰性血,俗稱“熊貓血”。在從業人員的耐心解說下,廖振飛明白了自己的特殊性和身上血液的珍貴性。從此,廖振飛在義務捐血的俠義路上“一發不可收拾”。随着捐血次數越來越多,他逐漸被媒體推到了聚光燈下,他的故事經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和光明網等各大媒體報道後,在網上收獲點贊無數,廖振飛被網友親切地稱為“熊貓大俠”。

廖振飛8歲喪父,母親是一級重度聾啞殘障人士。童年的不幸,讓他的成長經曆多了許多磨砺和坎坷,也因為這樣特殊的家庭環境,讓他在成長過程中得到了社會各界更多的愛心支援。

“東家給點米,西家給點肉,左鄰右舍,都挺好,小時候過年經常這樣。”成年以後,小時候受助的情景還深深地印刻在廖振飛腦海裡,成為他回報社會的巨大動力。

十多年來,廖振飛堅持捐血,不圖任何回報,有時甚至還要自己倒貼車費,可他始終無怨無悔,親戚朋友也有勸他“适可而止”“量力而行”的。但一想到自己獻出的每一次熱血都有可能挽救一個鮮活的生命,廖振飛就又一次次義無反顧地走進血站。

近年來,随着母親年歲增高,孩子慢慢長大,家裡各項開支都日益增大。因為老人小孩要照顧,他隻能在周邊打打零工,而且都是重體力活。

“經常這樣捐血,對身體應該是有傷害的,我們經常勸他,好事做一次兩次就可以了,不要這樣拼命。”在工地上,熱心開朗的廖振飛總是大家特别照顧的對象,而面對工友們的關心,廖振飛也是一次次地向大家解釋科學捐血對身體沒有傷害的道理。也是以,他帶動了身邊不少人加入到義務捐血的隊伍中。

“廖大哥,不好意思啊,這麼晚了打擾你,但是情況确實很緊急,有一個RH陰性血患者急需用血,血站庫存不夠,要救命,您看……”2017年一個夜晚,廖振飛剛準備躺下,就接到了市中心血站電話。

“那還看什麼看,我馬上過來。”一聽是救命的事,廖振飛不假思索就答應了下來,打車趕到市中心血站的時候,已經是深夜十一點多,來不及多說,廖振飛就躺在了捐血台上。

幾天後,市中心血站打來電話,說是當初那個患者一再打聽,要當面謝謝廖振飛,感謝他在危難時刻伸出援手。對于廖振飛來說,這樣的經曆太多太多了,他婉拒了好意。

最後中心血站受患者委托,特意将一面錦旗送到了廖振飛家中,收到錦旗後,廖振飛還讓中心血站轉達,希望這名患者身體康複後,如果條件允許,也能成為捐血志願者。後來中心血站也回報情況,說很多這種珍稀血型患者最後都成為了中心血站志願捐血的“常客”,其中,就包括了廖振飛幫助過的人。

緻敬!“熊貓大俠”17年捐血119次46800毫升

2022年6月28日,廖振飛撥通市中心血站李主任電話,主動報備說自己7月1日生日想捐血。

“你不是7月7日生日麼?”李主任感到很迷惑。對于廖振飛的生日,他再熟悉不過,因為每年的這天,他都要給廖振飛打電話祝福生日的。

“呵呵,政治生日,政治生日。”廖振飛連忙解釋。

“哦,對,對,對,你看我這記性,馬上給你安排。”李主任再一次被廖振飛的執著感染。而這樣的安排,每年“七一”前夕都會有。

然而,“熊貓大俠”的俠義之舉還不僅限于此。2022年,由于長時間幹旱少雨,防滅火壓力空前增大。作為村裡黨員,廖振飛主動報名參加了防滅火應急分隊。跟着村“兩委”白天進山巡林,晚上入戶宣傳。當年3月10下午,廖振飛和大家剛剛巡林回到村委會,就接到群衆告知,村口山林地發生火情。廖振飛和村幹部拿起滅火裝置第一時間趕往事發地域。

“眉毛、頭發都被火燎了,手臂也劃破了,最關鍵是臉,汗水夾着煙熏,全花了,一下火場,大家都在看着我笑!”想起那次救火經曆,廖振飛一臉自豪。

大俠自有大俠的獨特之處,“熊貓大俠”廖振飛亦是如此。按規定,捐血有獻全血和成分血之分,全血每個人一年最多隻能獻兩次,而獻成分血卻可以兩周一次,了解到這一情況後,為了幫助更多的人,廖振飛又走向了獻成分血之路。從2007年至今,廖振飛已經累計捐血119次,共46800毫升,比10個成年人的全部血液量還要多。而他也兩次獲全國無償捐血奉獻獎金獎和湖南省無償捐血奉獻獎金獎,2021年獲評“湖南好人”,2022年獲評“中國好人”,2023年,他被中共洞口縣委表彰為“優秀共産黨員”。

來源:紅星雲

供稿:洞口縣委組織部

閩南網

編輯:向彥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