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說文解字》第801課:“殖民”的“殖”是什麼意思?

作者:談藝錄

接着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本課隻講一個字,即“歺”部的漢字“殖”,“殖”是現代漢語常用字,收錄在1988年國家語委頒布的《現代漢語常用字表》中。

殖。讀音有兩個:

(一)zhí。這是中華書局注産音版《說文解字》标注的讀音,給出的解釋是:“殖,脂膏久,殖也。從歺,直聲。”形聲字。本義是脂膏放久而腐壞。後寫作“䐈”。

《說文解字》第801課:“殖民”的“殖”是什麼意思?

(腐敗的豬油)

殖的本義是脂膏放軒時間過久而變質。徐锴《說文系傳》:“脂膏久則浸潤也。”王筠《說文句讀》:“一引無殖字,蓋謂脂膏日久而殖敗也。字或作䐈。”馬叙倫《六書疏證》:“殖亦謂死者脂肪腐敗者也。故從歺。”

本義之外,殖還有很多用法:

(1)生長;繁殖。這是殖的引申義。《玉篇·歹部》:“殖,長也,生也。”《字彙·歹部》:“殖,蕃殖滋生也。”錢坫《說文解字斠诠》:“古訓膏敗為殖,生殖亦為殖者,反訓也。”我們平常說腐敗是“長毛了”,其實就是“生長、繁殖”之義的引申原因。其實,從生物學來說,腐敗,其實就是微生物的繁殖。

《說文解字》第801課:“殖民”的“殖”是什麼意思?

(鳥類的繁殖)

《左傳·隐公六年》:“為國家者,見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芟夷蕰崇之,絕其本根,勿使能殖,則善者信矣。”治理國和家的人,見到惡,就要像農夫急于除掉雜草一樣,鋤掉它聚積起來肥田,挖掉它的老根,不要讓它再生長,那麼善的事物就能發展了。《國語·晉語四》:“同姓不婚,惡不殖也。”韋昭注:“殖,蕃。”同姓的男女不結婚,怕的是繁殖後代。你看,在古代,人們已經知道近親結婚是不利于後代的了(在上古時期,同姓之人,大多都有血緣關系)。

(2)經營;生财。這是殖的假借義。《廣雅·釋诂一》:“殖,積也。”《集韻·職韻》:“殖,興生财利曰殖。”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歺部》:“脂膏以久而敗,财用以多藏而厚亡,故多積者謂之殖貨,引申假借之義也。”《書·仲虺之诰》:“惟王不迩聲色,不殖貨利。”張湛注:“殖,貨殖。”即:大王不近聲色,不聚貨财。我們讀《史記》,有《貨殖列傳》,這裡的“貨殖”即指謀求“滋生資貨财利”,也就是利用貨物的生産與交換,進行商業活動,從中生财求利,不過,司馬遷所寫到的“貨殖”,還包括了手工業、農、牧、漁、礦山、冶煉等行業的經營在内,真正厲害。

《說文解字》第801課:“殖民”的“殖”是什麼意思?

(《史記·貨殖列傳》書影)

(3)殖民主義的簡稱。我們在學習近代史時,常有“反帝、反殖、反霸”之類的說法,這裡的殖,即殖民主義的簡稱。“殖民主義”中的“殖”用前列兩重意思:a、生長;繁殖;孳生;b、經營;生财;發展。所謂的殖民,即指強國向它所征服的地區移民,并在那裡繁衍後代,并掠奪當地人民的利益。

《說文解字》第801課:“殖民”的“殖”是什麼意思?

(殖民)

(4)種植。《玉篇·歹部》:“殖,種也。”《莊子·庚桑楚》:“将妄鑿垣牆而殖蓬蒿也。”就像是在胡亂地毀壞好端端的垣牆而去種上沒有什麼用處的蓬蒿。

(5)立;樹立。《廣雅·釋诂四》:“殖,立也。”《國語·周語下》:“上得民心,以殖義方。”韋昭注:“殖,立也。”君王有群眾的擁護來建功立業

(6)通“直”。平正。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頤部》:“殖,假借為直。”《詩·小雅·斯幹》:“殖殖其庭,有覺其楹”。毛傳:“殖殖,言平正也。”宮殿門庭是那樣寬廣平正,庭前廊柱是那樣穩穩高擎。

(7)通“埴”。粘土。《管子·地員》:“弘土之次曰五殖。”郭沫若等集校引汪繼培曰:“殖即埴之假借。

此外,殖還是姓。《萬姓統譜·職韻》:”殖,見《姓苑》。”

(二)shi。這個讀音出自《集韻》。用法有二:

(1)“骨殖”。即屍骨。《水浒全傳》第二十六回:“棺木過了,殺火,收拾骨殖,潵在池子裡。”“骨殖”這個詞經常出現,不要讀錯。

(2)植。《集韻·志韻》:“殖,植也。”

殖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第801課:“殖民”的“殖”是什麼意思?

(殖的小篆寫法)

(【說文解字】之801,部分圖檔源自網絡,版權歸原版權方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