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有上市裝修公司遭遇風波,或需快速回應

作者:大材研究
大材研究,首席分析師:鄧超明,泛家居老闆經營内參,經理人每日讀物,一線人員的生意參謀,打造有影響力的大家居建裝研究機構、專業評價與傳播中心。

近日來,連續幾起新情況,對東易日盛頗有不利。

一是資訊披露的問題。

據公告稱,東易日盛收到證監會北京監管局出具的《關于對東易日盛家居裝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管哲采取出具警示函行政監管措施的決定》。

所提問題主要是披露的資訊裡出現了一些錯誤、遺漏或者是不準确。

5月初的時候,深交所也下發過監管函,指出的也是資訊錯誤問題。

監管部門要求東易日盛及相關負責人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資訊披露品質,確定披露的資訊真實、準确、完整。

雖說是資訊披露裡出現了時間、選項等看起來不大的問題,但影響還是比較差的,多家媒體報道時,均提及被出具警示函,或者說是被警示,帶給社會的印象會比較糟糕。

加之該消息傳播非常廣,對知名品牌來講,細節上出現纰漏的情況,總是不妥的。

或許也給更多上市家居家裝企業提了一個醒,對披露的資訊,管理層一定要稽核檢查,輪流校對,確定表述、時間、用語等細節的準确性,尤其是根據法律法規相關要求,對披露資訊進行嚴格稽核。

二是經營層面的風波。

5月以來,多家社交媒體上出現投訴資訊,反映東易日盛旗下某分公司人去樓空的問題。消息出現後,品牌正被質疑,其中已有行業媒體對此進行報道。

具體而言,其中主要是提到,武漢分公司的辦公室沒有從業人員,多名與該公司簽訂家裝合約的網友表示聯系不上相關人員。網文中有一些現場圖檔,主要是維權的橫幅照。

還有網友分享,合肥、鄭州的分公司也出現了問題。

一位網友在微網誌上分享,剛交工程款,還沒有施工,就被告知無法施工,無法保證退款時效,鄭州分公司負責人玩失蹤,總部投訴客服推诿。

有上市裝修公司遭遇風波,或需快速回應

另有北京區域的網友投訴,整個裝修過程中木作部門連續更換三個從業人員對接,又導緻工期緩慢拖延,每離職一次就要重新對接、上門複尺,各個負責人溝通不積極,12315投訴後依然無法給出剩下工程完工日期。

有上市裝修公司遭遇風波,或需快速回應

經營企業,難免會遇到一些投訴情況,但是,投訴解決不及時,或者出現大量使用者投訴,情況就會比較棘手。

建議東易日盛盡快做出回應,以澄清市場疑問。按照目前的輿情擴散速度,對品牌聲譽影響是非常大的。如果能夠妥善解決,尚有機會挽回局面。

三是業績不算理想,還需想辦法繼續拓展市場。

據2024年第一季度财報,東易日盛營業總收入4.40億元,同比下降20.68%;歸母淨利潤-1.16億元,虧損同比擴大28.47%。

不過,2023年的業績有了比較大的改善。

2023年,該公司營業總收入約29.34億元,同比增長16.26%;歸母淨利潤虧損2.08億元,上年同期虧損7.44億元,虧損有所收窄。

對于營收增長,東易日盛給出的原因是,數字化家裝戰略落地,積極推動項目執行和完工進度,收入較上年增長;嚴格控制各項成本費用,提高經營效率,虧損額度大幅減少。

此外,東易日盛将持有的子公司集艾室内設計(上海)有限公司29%股權對外進行了轉讓,該交易為權益性交易,預計将增加 6700萬資本公積,最終以審計結果為準。

資本市場不景氣,一種反映是股吧裡,多位網友在回報目前的經營問題。

另據雪球平台的資料顯示,其市值2024年5月14日是15.31億,年初至今下降了44.86%。比去年同期的情況,變差了不少。

當然,也并非全是壞消息,從2024年第一季度的簽單情況看,東易日盛還是比較能打的。

據該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裝修裝飾業務主要經營情況簡報》顯示,一季度,新簽訂單合同金額約5.95億元,其中,家裝業務約5.26億元,精工裝業務866萬元,公裝業務6019萬元。截至2024年3月31日,裝修裝飾業務累計已簽約未完工合同金額14.24億元。

有上市裝修公司遭遇風波,或需快速回應

但是比起2023年第一季度的簽單資料,又有下滑。

據東易日盛《2023年第一季度裝修裝飾業務主要經營情況簡報》顯示,第一季度新簽訂單合同金額約7.27億元,其中家裝業務約6.82億元,精工裝業務1347萬元,公裝業務3238萬元。

客觀來講,東易日盛是一家比較努力,而又頗具創新力的企業,大材研究此前亦有關注。

例如,該公司一直在推進技術層面的疊代,據公開資料,2023年研發《智能灰漿塗布裝置》、《一種櫃體》、《一種家庭節水裝置》、《一種木質櫃結構》等,提升木作櫃體結構、造型吊頂、塗布方法等施工工藝技術。

而且更新一系列家裝數字化的工具,例如全新設計工具“真家AIGC”,同時打造出AI創意大師、AI小白設計家兩款智能應用設計工具。産品方面也緊跟潮流,推出極簡、輕奢、法式、詫寂、現代等系列。

在公開報告裡,東易日盛公開了供應鍊的情況,其數裝線上産品33648個SKU,垂直供應鍊累計在售産品7813個SKU,區域供應鍊線上25835個SKU。

同時,真家家居系統、4D雲全屋定制系統、中高端定位配套衣壁櫃體系開發方面,均有更新;傳遞環節的數裝業務星耀SAAS系統、原創業務天眼系統等,配套更強功能,改善體驗。

營銷方面,依托抖音、小紅書、核心商圈、别墅高端社群等多管道展開傳播,組織“遇見米蘭,裝出不凡”“畢達甯線下巡展”等營銷活動;增加數字人直播、KOC互動、雲展廳等,創新動作頻繁。

不過,對家裝企業來講,大量創新可能并不一定帶來價值,最現實的還是兩點:

一是獲得高價值的客戶,利潤空間能夠保障營運。有些裝企大打價格戰,拿了不少訂單,結果虧損營運,直到爆雷。

二是保障傳遞品質,隻有傳遞赢得客戶認可,避免投訴,獲得口碑,才能為低成本獲得新客戶創造條件。

傳遞又是一個系統工程,既跟數字化工具與系統有關,更取決于人的素質與能力,是目前裝修公司努力的方向。

大材研究認為,面對零售市場的企業,尤其是家裝行業裡,如果聲譽遭遇重創,消費市場的信心可能崩塌,翻盤将變得艱難。要想盡快扭轉局面,唯有快速解決問題。

不由感歎,有些賽道,或許要随時準備應對市場沖擊,保持“離倒閉隻剩三個月”的危機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