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有上市装修公司遭遇风波,或需快速回应

作者:大材研究
大材研究,首席分析师:邓超明,泛家居老板经营内参,经理人每日读物,一线人员的生意参谋,打造有影响力的大家居建装研究机构、专业评价与传播中心。

近日来,连续几起新情况,对东易日盛颇有不利。

一是信息披露的问题。

据公告称,东易日盛收到证监会北京监管局出具的《关于对东易日盛家居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管哲采取出具警示函行政监管措施的决定》。

所提问题主要是披露的信息里出现了一些错误、遗漏或者是不准确。

5月初的时候,深交所也下发过监管函,指出的也是信息错误问题。

监管部门要求东易日盛及相关负责人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确保披露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虽说是信息披露里出现了时间、选项等看起来不大的问题,但影响还是比较差的,多家媒体报道时,均提及被出具警示函,或者说是被警示,带给社会的印象会比较糟糕。

加之该消息传播非常广,对知名品牌来讲,细节上出现纰漏的情况,总是不妥的。

或许也给更多上市家居家装企业提了一个醒,对披露的信息,管理层一定要审核检查,轮流校对,确保表述、时间、用语等细节的准确性,尤其是根据法律法规相关要求,对披露信息进行严格审核。

二是经营层面的风波。

5月以来,多家社交媒体上出现投诉信息,反映东易日盛旗下某分公司人去楼空的问题。消息出现后,品牌正被质疑,其中已有行业媒体对此进行报道。

具体而言,其中主要是提到,武汉分公司的办公室没有工作人员,多名与该公司签订家装合约的网友表示联系不上相关人员。网文中有一些现场图片,主要是维权的横幅照。

还有网友分享,合肥、郑州的分公司也出现了问题。

一位网友在微博上分享,刚交工程款,还没有施工,就被告知无法施工,无法保证退款时效,郑州分公司负责人玩失踪,总部投诉客服推诿。

有上市装修公司遭遇风波,或需快速回应

另有北京区域的网友投诉,整个装修过程中木作部门连续更换三个工作人员对接,又导致工期缓慢拖延,每离职一次就要重新对接、上门复尺,各个负责人沟通不积极,12315投诉后依然无法给出剩下工程完工日期。

有上市装修公司遭遇风波,或需快速回应

经营企业,难免会遇到一些投诉情况,但是,投诉解决不及时,或者出现大量用户投诉,情况就会比较棘手。

建议东易日盛尽快做出回应,以澄清市场疑问。按照当前的舆情扩散速度,对品牌声誉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果能够妥善解决,尚有机会挽回局面。

三是业绩不算理想,还需想办法继续拓展市场。

据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东易日盛营业总收入4.40亿元,同比下降20.68%;归母净利润-1.16亿元,亏损同比扩大28.47%。

不过,2023年的业绩有了比较大的改善。

2023年,该公司营业总收入约29.34亿元,同比增长16.26%;归母净利润亏损2.08亿元,上年同期亏损7.44亿元,亏损有所收窄。

对于营收增长,东易日盛给出的原因是,数字化家装战略落地,积极推动项目执行和完工进度,收入较上年增长;严格控制各项成本费用,提高经营效率,亏损额度大幅减少。

此外,东易日盛将持有的子公司集艾室内设计(上海)有限公司29%股权对外进行了转让,该交易为权益性交易,预计将增加 6700万资本公积,最终以审计结果为准。

资本市场不景气,一种反映是股吧里,多位网友在反馈目前的经营问题。

另据雪球平台的数据显示,其市值2024年5月14日是15.31亿,年初至今下降了44.86%。比去年同期的情况,变差了不少。

当然,也并非全是坏消息,从2024年第一季度的签单情况看,东易日盛还是比较能打的。

据该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装修装饰业务主要经营情况简报》显示,一季度,新签订单合同金额约5.95亿元,其中,家装业务约5.26亿元,精工装业务866万元,公装业务6019万元。截至2024年3月31日,装修装饰业务累计已签约未完工合同金额14.24亿元。

有上市装修公司遭遇风波,或需快速回应

但是比起2023年第一季度的签单数据,又有下滑。

据东易日盛《2023年第一季度装修装饰业务主要经营情况简报》显示,第一季度新签订单合同金额约7.27亿元,其中家装业务约6.82亿元,精工装业务1347万元,公装业务3238万元。

客观来讲,东易日盛是一家比较努力,而又颇具创新力的企业,大材研究此前亦有关注。

例如,该公司一直在推进技术层面的迭代,据公开资料,2023年研发《智能灰浆涂布装置》、《一种柜体》、《一种家庭节水设备》、《一种木质柜结构》等,提升木作柜体结构、造型吊顶、涂布方法等施工工艺技术。

而且升级一系列家装数字化的工具,例如全新设计工具“真家AIGC”,同时打造出AI创意大师、AI小白设计家两款智能应用设计工具。产品方面也紧跟潮流,推出极简、轻奢、法式、诧寂、现代等系列。

在公开报告里,东易日盛公开了供应链的情况,其数装在线产品33648个SKU,垂直供应链累计在售产品7813个SKU,区域供应链在线25835个SKU。

同时,真家家居系统、4D云全屋定制系统、中高端定位配套衣壁柜体系开发方面,均有升级;交付环节的数装业务星耀SAAS系统、原创业务天眼系统等,配套更强功能,改善体验。

营销方面,依托抖音、小红书、核心商圈、别墅高端社区等多渠道展开传播,组织“遇见米兰,装出不凡”“毕达宁线下巡展”等营销活动;增加数字人直播、KOC互动、云展厅等,创新动作频繁。

不过,对家装企业来讲,大量创新可能并不一定带来价值,最现实的还是两点:

一是获得高价值的客户,利润空间能够保障运营。有些装企大打价格战,拿了不少订单,结果亏损运营,直到爆雷。

二是保障交付品质,只有交付赢得客户认可,避免投诉,获得口碑,才能为低成本获得新客户创造条件。

交付又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跟数字化工具与系统有关,更取决于人的素质与能力,是当前装修公司努力的方向。

大材研究认为,面对零售市场的企业,尤其是家装行业里,如果声誉遭遇重创,消费市场的信心可能崩塌,翻盘将变得艰难。要想尽快扭转局面,唯有快速解决问题。

不由感叹,有些赛道,或许要随时准备应对市场冲击,保持“离倒闭只剩三个月”的危机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