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多條線海運價格持續攀升 “一箱難求”再現

作者: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 孫麗朝 北京報道

“現在的集裝箱運輸市場,一天一個價,每天都在漲價,上午跟客戶報了價格,确定了訂單,下午船公司就通知漲價,我們又需要重新給客戶更新價格。”江蘇一位負責中歐業務的貨運代理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

在這個傳統航運淡季,艙位緊張、運價飙升、淡季不淡,成為市場關鍵詞。上海航運交易所釋出的資料顯示,從2024年3月底至今,上海港出口至南美基本港市場運價上漲95.88%,上海港至歐洲基本港市場運價上漲43.88%。

業内人士分析,歐美市場需求好轉,紅海沖突長期化等因素是目前運價上漲的主要原因。随着傳統出貨旺季的到來,集裝箱運輸價格在未來或将繼續上漲。

歐線運費一周上漲超20%

2024年4月初以來,上海航運交易所釋出的上海出口集裝箱綜合運價指數持續上漲。5月10日釋出的資料顯示,上海出口集裝箱綜合運價指數為2305.79點,較前一周上漲18.8%,比3月29日的1730.98點上漲了33.21%,比紅海危機爆發之前的2023年11月上漲了132.16%。

其中以南美、歐洲航線漲幅最高。上海港出口至南美基本港市場運價(海運及海運附加費)為5461美元/TEU(長度為20英尺的集裝箱,也稱标準箱),較上期上漲18.1%,比3月底上漲95.88%。上海港出口至歐洲基本港市場運價(海運及海運附加費)為2869美元/TEU,較前一周大幅上漲24.7%,比3月底上漲43.88%,比2023年11月上漲305.8%。

全球數字化物流服務商運去哪物流科技集團(以下簡稱“運去哪”)海運業務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今年4月下旬開始,能感覺到去拉美、歐地、北美、中東印巴等區域的航線運價出現上漲,5月上漲幅度更加明顯。

海運研究咨詢機構德魯裡5月10日釋出的資料也顯示,Drewry世界集裝箱指數(WCI)本周(截至5月9日)上漲至3159美元/FEU(長度為40英尺的集裝箱),與2022年同期相比上漲了81%,比2019年疫情前1420美元/FEU的平均水準高出122%。

近期,包括地中海航運(MSC)、馬士基、達飛、赫伯羅特在内的多家船公司宣布漲價。以達飛為例,4月底,達飛釋出公告稱,5月15日起,調整亞洲—北歐航線新FAK(Freight All Kinds,統一運價)标準為2700美元/TEU、5000美元/FEU,較此前分别上漲500美元/TEU、1000美元/FEU; 5月10日,達飛又宣布,6月1日起,上調從亞洲運往北歐港口的貨物FAK費率,新标準高達6000美元/FEU,再次上漲1000美元/FEU。

全球航運巨頭馬士基首席執行官柯文勝近期在一個電話會議上表示,馬士基歐洲航線的貨運量已增長了9%,這主要得益于歐洲進口商補充庫存的強勁需求。然而,艙位緊張的問題也随之而來,許多托運人為了避免貨物延誤,不得不支付更高的運費。

在海運價格節節走高的同時,中歐班列價格也出現上漲。一位負責中歐班列的貨代對記者透露,目前中歐班列貨運需求明顯增多,部分線路的運價上漲了200—300美元,未來很可能繼續上漲。“海運價格上漲,倉位和時效無法滿足客戶需求,導緻部分貨物轉移至鐵路發運,而鐵路運量是有限的,艙位短期内需求大增,一定會影響運價。”

集裝箱短缺問題再現

“無論是海運還是鐵路,都出現了集裝箱短缺問題,部分地區已經出現訂不到箱子的情況,市場上集裝箱租用的成本比運價漲幅還大。”廣東一位集裝箱行業人士對記者透露。

他舉例稱,中歐線路40HQ(40英尺高箱)的用箱費用去年是500—600美元,今年1月上漲到了1000—1200美元,現在已上漲到1500美元以上,部分地區超2000美元。

上海港一位貨代也對記者表示,現在國外部分堆場集裝箱爆滿,國内嚴重缺箱。上海提箱,德國杜伊斯堡還空箱的價格,從3月份的1450美元上漲到目前的1900美元。

上述運去哪海運業務相關負責人表示,集裝箱租用費大漲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紅海沖突,大量船東向好望角繞行,導緻集裝箱周轉比正常時間至少延長2—3周,導緻空箱的流動性變慢。

德訊物流5月9日釋出的全球海運市場動态(5月上旬至5月中旬)指出,“五一”長假過後,整體箱源緊張的情況并沒有明顯改善,各大船公司在主要始運港都有不同程度的缺箱,尤其是大高箱,部分船公司繼續加強管控拉美航線的用箱。6月底之前,中國制造的新集裝箱已被預訂一空。

2021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外貿行情“先抑後揚”,國際物流鍊出現一系列始料不及的極端狀态。散落在全球各地的集裝箱回流不暢,集裝箱全球分布嚴重不均衡,大量空箱在美國、歐洲和澳洲等地積壓,大陸出口集裝箱緊缺。是以,集裝箱企業訂單爆滿,産能全開。直到2021年年底,缺箱現象才逐漸緩解。

随着集裝箱供應的提升和全球航運市場作業效率的恢複,2022—2023年國内市場出現了空箱積壓過多的情況,直到今年再次出現集裝箱短缺。

運價或将繼續上漲

對于近期運價大幅上漲的原因,上述運去哪海運業務相關負責人對記者分析,第一,美國基本結束了去庫存階段,進入補庫存階段,跨太平洋航線的運量水準逐漸恢複,拉動了運價上漲。第二,為規避美國可能推出的關稅調整,出海美國市場的企業借道拉美市場,包括汽車制造業、基建業等,都将産線向拉美轉移,造成拉美航線需求集中爆發,多家船公司加開了去墨西哥的航線來滿足需求的增長。第三,紅海局勢造成的歐洲航線資源供給短缺,從艙位到集裝箱空箱,歐洲運價也在不斷上漲。第四,傳統國際貿易的旺季相對往年有所提前。通常是每年6月進入海外夏季銷售旺季,運價會相應上漲。今年運價上漲比往年提前1個月,意味着今年銷售旺季已經提前到來。

浙商證券在5月11日釋出一份題為《如何看待近期集運價格反直覺大漲?》的研報中表示,紅海沖突長期化導緻供應鍊緊張,一方面,船舶繞行導緻運距增長,另一方面,船舶周轉效率下降導緻港口集裝箱周轉緊張,進一步加劇供應鍊緊張情緒。此外,需求端邊際向好,歐美宏觀經濟資料邊際好轉,疊加對旺季運價上漲的預期,貨主提前備貨。而且美線進入長協簽約關鍵時期,船公司具有漲價動力。

同時,研報認為,集運作業的高集中度格局及行業聯盟形成挺價動力。浙商證券稱,外貿集裝箱班輪公司具備較高的集中度,截至2024年5月10日,前十大集裝箱班輪公司運力占比達84.2%,加上公司之間形成行業聯盟合作,一方面在供需環境惡化背景下有助于通過停航控制運力之類的方式減緩惡性價格競争,另一方面在供需關系好轉背景下有望通過聯合挺價實作更高運價水準。

2023年11月以來,葉門胡塞武裝多次襲擊紅海及附近水域船舶,全球多家航運巨頭無奈暫停了其集裝箱船在紅海及其毗連海域航行,改道繞行非洲好望角。今年,紅海局勢仍在更新,航運大動脈受阻,尤其是亞歐供應鍊,受到較大影響。

對于未來集運市場的走勢,德訊物流表示,鑒于目前态勢,近期運費将維持堅挺,同時船公司已在醞釀進行新一輪運價推漲。

“未來集裝箱運價仍會保持上漲勢頭。一是傳統海外銷售旺季仍在持續,加上今年7月歐洲即将舉辦奧運會,都可能會推高運價;二是歐美的去庫存基本結束,美國國内也在不斷上調該國零售業态發展預期。需求的上升和運力的緊張,預計短期内,運價依然會保持上漲。”上述運去哪人士表示。

(編輯:郝成 稽核:吳可仲 校對:張國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