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黨建治學」李君如:今天學馬克思主義,為何仍要強調“讀原著”?

作者:長安街讀書會
「黨建治學」李君如:今天學馬克思主義,為何仍要強調“讀原著”?

李君如:今天學馬克思主義,為何仍要強調“讀原著”?

黨建治學

「黨建治學」李君如:今天學馬克思主義,為何仍要強調“讀原著”?

★★★★★

【編者按】作為先進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中國共産黨曆來重視理論學習。在中共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李君如看來,我們在理論武裝工作中,毫無疑問,要以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學懂、弄通、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但是要真正做到這一點,必須下功夫學好老祖宗的經典著作。以下是他在華東師範大學的演講。

今天,《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領讀》這本書和大家見面了,很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原著導讀》也将和大家見面。今天,我們為什麼要紀念馬克思?為什麼要學習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要編撰馬克思主義包括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原著的學習讀本?思考這幾個“為什麼”,就是要明确我們現在正在做的事情,是時代賦予我們的崇高使命。

“追根溯源”,下一番真功夫

大家都知道,馬克思主義是我們黨的根本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及其立場、觀點、方法都展現在馬克思主義的原著中。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說過:“兩個世紀過去了,人類社會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但馬克思的名字依然在世界各地受到人們的尊敬,馬克思的學說依然閃爍着耀眼的真理光芒。”馬克思和我們中國有緣,在我們中國還沒有一個人知道馬克思的時候,馬克思已經在關注中國人的命運,發表了十幾篇關于中國的文章。馬克思主義一進入中國,就迅速在中華大地傳播,成為中國人民改變中國面貌的銳利思想武器。馬克思主義也由此成為先進的中國人的科學信仰。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新時代,我們在理論武裝工作中,毫無疑問,要以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學懂、弄通、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但是要真正做到這一點,必須下功夫學好老祖宗的經典著作。

對此,習近平總書記講得很明确,他說:“在研讀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著作的同時,要追根溯源,認真學習馬克思列甯主義經典作家的著作,認真學習毛澤東同志的著作。”他用“追根溯源”這四個字,說清了學習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和學習老祖宗原著的關系。他緊接着說:“讀馬列、學毛著,要精,要原原本本地學、仔仔細細地讀,下一番真功夫。”為此,他還講了一個故事:“1939年底,毛澤東同志在延安對一位進馬列學院學習的同志說:‘馬列主義的書要經常讀。《共産黨宣言》,我看了不下100遍,遇到問題,我就翻閱馬克思的《共産黨宣言》,有時隻閱讀一兩段,有時全篇都讀,每讀一次,我都有新的啟發。我寫《新民主主義論》時,《共産黨宣言》就翻閱過多次。讀馬克思主義理論在于應用,要應用就要經常讀、重點讀。’”我們要學懂、弄通、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一定要加強馬克思主義包括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原著的學習。

大家一定注意到,習近平總書記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中國共産黨為什麼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歸根到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這裡強調的“歸根到底”四個字,分量最重,含義最深,需要我們深入領會、認真踐行。作為長期從事馬克思主義研究和教學工作的專家學者,應該責無旁貸、理所當然地共同承擔起推動馬克思主義原著學習的崇高使命。

原著要精選,更要精讀

學馬列原著,主要靠自學,也要靠一定的輔導。自學和輔導應該是相輔相成的,輔導可以促進自學。要輔導,就要有輔導讀物。編寫什麼樣的輔導讀物比較好呢?這也是我們要思考的一個問題。根據教學實踐,我們考慮把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經典著作分開來,前者重在領讀,後者重在導讀。總體要求,是精讀。

鄧小平在1992年南方談話中,對于怎麼學好馬列有句名言:“學馬列要精,要管用的。”我們今天依然要堅持這一方針。同時,對于什麼是“精”,要有全面的了解。鄧小平當年提出這一問題,針對的主要是多年來盛行的形式主義。他所說的學習上的“形式主義”,指的是要求群衆“都讀大學子”。同時,他也不是一概而論,明确指出“長篇的東西是少數搞專業的人讀的”。但是我們許多人僅僅從量上了解鄧小平的話,誤以為“學馬列要精”指的是原著不宜讀得太多,這是一種片面性。習近平總書記在強調鄧小平提出的這一要求時,指出“讀馬列、學毛著,要精,要原原本本地學、仔仔細細地讀,下一番真功夫”。也就是說,“學馬列要精”不僅要有量的要求,原著要精選,更要有質的要求,原著要精讀。精讀,就是“要原原本本地學、仔仔細細地讀”。

那麼,怎麼做到“精讀”?怎麼做到“原原本本地學、仔仔細細地讀”?

——對于馬列原著要“精讀”,“要原原本本地學、仔仔細細地讀”,就要綜合考慮原著形成的曆史背景、文化特點、語言特色和今天年輕人的知識背景,還是采取“領讀”的方式比較好。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導讀的好處是簡明扼要地抓住原著的主要觀點,好懂好領會,但是原著本身是怎麼分析問題的、這些觀點是怎麼形成的,還是不清楚。通過老師領讀,逐段逐句讀懂了原著,最後做一個歸納提煉,既知道了主要觀點,又了解了馬克思、恩格斯是怎麼思考、分析和回答重大問題的,有利于掌握馬克思主義分析問題的邏輯及其内在的立場、觀點、方法。

——對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原著要“精讀”,“要原原本本地學、仔仔細細地讀”,可以采取“導讀”的方式,但依然要像領讀馬列原著一樣遵循原著自身的邏輯來導讀,同時考慮到這些著作對于中國人來講比較好讀好了解,重在深化上下功夫。也就是說,導讀不是挑幾個主要觀點闡發一下就可以了,而是要遵循原著的邏輯來導讀,把道理講清楚講透徹;同時,要多介紹原著形成的曆史背景包括寫作過程,要多介紹原著回答的重大問題以及原著澄清了哪些是是非非。

不是脫離實際來讀原著,而是“為用崇學”

推進原著學習,有一個問題需要處理好。這就是“理論聯系實際”的問題。

毫無疑問,學馬列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這是學風問題,也是我們黨能夠提出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根本經驗。我們在編撰《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領讀》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經典著作導讀》時,也堅持了這一原則。首先,我們精選一些原著進行領讀和導讀,精選遵循的原則就是以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的原則,是實踐的需要。其次,我們在領讀和導讀時講述的重點也是實踐中需要領會的問題,或者是實踐中需要澄清的問題。再次,我們在對原著進行領讀和導讀後,可以聯系今天的實際提出應該重視和注意的理論要點或實踐問題做一點分析。在這樣做的時候,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要堅持,但形式可以多樣、篇幅要把握好,不要喧賓奪主。需要強調的一點是,在今天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最重要的是要通過原著的學習,深入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我們知道,理論聯系實際是一門大學問,真正做到非常不易,但我們會為此而努力。我們這次編撰原著領讀和導讀,重點還是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的那樣,緻力于“原原本本地學、仔仔細細地讀”。正如他在講讀原著的故事時引用的毛澤東的話:“讀馬克思主義理論在于應用,要應用就要經常讀、重點讀。”也就是說,我們不是脫離實際來讀原著,而是“為用崇學”。

學的不僅是知識,而且是做人做事的根本

在大學階段認真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對于青年學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格外重要。大學畢業後,無論是不是繼續讀研,我們的青年學子都開始或即将開始走上工作崗位,直接投身于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他們将獨立面對一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社會,在這個時候最需要的是能夠正确把握人生方向的信仰和視野,是能夠正确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素養和能力。而這樣的信仰和視野、素養和能力,在學校教育階段就應該培養起來。

學校固然要傳授知識,這是基礎性的工作,但絕不局限于傳授知識。在當今資訊社會中,知識更新的速度很快,大量新知識要靠年輕人在工作崗位上繼續學習。但在學校學習階段能夠形成正确把握人生方向的信仰和視野,培育正确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素養和能力,對學生來講則終身受用。我們重視馬克思主義的學習,重視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學習,學的不僅是知識,而且是做人做事的根本。正如古人所說的:“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是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作為老師,“傳道”是第一位的任務。今天的“傳道”,最重要的就是要傳馬克思主義之“道”,傳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之“道”,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之“道”。

盡管學習馬克思主義包括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原著很重要,但讀原著在很大程度上又恰恰是一段時間以來我們學校教育的短闆。這幾年,從上到下都已經開始重視學馬列、讀原著,但我們不得不承認過去一段時間裡在這方面是有不足的。作為老師,這幾年在帶博士生的過程中,大家應該都有這樣的感受。是以,我們要加強原著教學,上司幹部要讀原著,大學生也要讀一點原著。

精心引導和栽培青少年,要從讀原著悟原理這個基礎工程做起

立德樹人,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的先賢早已認識到“樹人”為人之終身之計、國之長遠之計。《管子》說:“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如何樹人?《左傳》強調:“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三不朽”之最高境界就是立德。立德樹人,可以說是大陸幾千年來教育形态不斷革故鼎新而教育主旨始終不變的一條主線和優良傳統。

我們中國共産黨曆來重視德育。在黨的教育方針中,關于人的培養目标,從強調“德智體全面發展”,到強調“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再到今天強調“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德育從來不缺位,始終列在第一位。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之初,黨的十八大就已經提出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黨的十九大和二十大都強調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我們今天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思想的時候,要深刻地認識到“立德樹人”不僅是對“德育”的要求,而且是對整個中國式現代化宏偉事業的要求。也就是說,中國式現代化要由有現代化建設之才的人來實作,這種現代化建設之才是有德之才,而不是缺德甚至無德之才。

怎麼立德樹人,培養中國式現代化需要的有德之才呢?習近平總書記講了四個字:“鑄魂育人”。2019年3月18日,他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明确指出,我們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就是要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引導學生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奮鬥之中。是以,我們完全可以說,立德樹人關鍵在鑄魂育人,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任務就是要在鑄魂育人中立德樹人。

那麼,怎麼鑄魂育人呢?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的“魂”。在闡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時,他明确指出:“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我們黨的靈魂和旗幟。”同時,更重要的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鑄魂育人”包含了豐富的内涵和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時對什麼是“以學鑄魂”曾經有過深刻而又精辟的論述。他說:“以學鑄魂,就是要做好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深化、内化、轉化工作,從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築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盡管這是對我們黨和黨的幹部說的,但對我們培養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來說,也具有普遍意義。

“鑄魂育人”包括理想信念教育、對黨忠誠教育、人民立場教育等豐富内容,歸根到底是要做好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深化、内化、轉化工作,築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一句話,就是牢固确立馬克思主義科學信仰,深入領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是鑄魂育人的根本所在。

再進一步思考,在鑄魂育人過程中,我們怎麼紮紮實實做好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深化、内化、轉化工作,築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呢?毫無疑問,牢固确立馬克思主義科學信仰,深入領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一門大學問,也是一項大工程。但是,基礎工程在讀原著、悟原理。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我們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必須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産黨上司和大陸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鬥終身的有用人才。正是出于這個根本目的,我們強調要加強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正如習近平總書記說的那樣,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精心引導和栽培青少年,就要從讀原著悟原理這個基礎工程做起。

【李君如:長安街讀書會主講人、中央黨校原副校長】

注:授權釋出,本文已擇優收錄至“長安街讀書會”理論學習平台(人民日報、人民政協報、北京日報、重慶日報、新華網、央視訊、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台、視界、中原標準時間、澎湃政務、鳳凰新聞用戶端“長安街讀書會”專欄同步),轉載須統一注明“長安街讀書會”理論學習平台出處和作者。

責編:邱詩懿;初審:程子茜、陳佳妮;複審:李雨凡

長安街直播

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現正面向中央和國家機關、中央企業、各省市縣(區)等所在的黨校(行政學院)、幹部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等機關部門聯合開展相關黨建閱讀學習活動。近日,經相關部門準許,已正式同意全國人大常委會機關、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機關、中央組織部、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國家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國證監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共青團中央等定點幫扶地的有關機關加入“長安街讀書會”黨建閱讀合作機制,并聯合承辦“長安街讀書會”系列讀書學習活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