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打造電緻變色技術更新玻璃行業,覽銳光電依托技術瞄準300億市場

作者:創業邦
打造電緻變色技術更新玻璃行業,覽銳光電依托技術瞄準300億市場

光合作用是所有生命的能量來源,生态系統中碳循環的重要機制。作為“一支有溫度的基金”,光速光合也正在與創業者,與這個社會産生“光合作用”,聯結創新的同時,推動着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創業邦将陸續刊載光速光合的投資專欄「光合說」,本篇為專欄的第五期,分享光速光合投資背後的故事。

故事的起因可能是一通陌生的電話,一次登門拜訪,或是對一篇學術論文的關注……光速光合與創業者的交集就此展開。沒有酒桌上的觥籌交錯,也沒有天花亂墜的承諾,隻有長時間的相伴,分擔痛苦、分享成功,實踐長期主義的價值。

“思考、專注、探索、創新”,這是光速光合的投資信仰。憑借着對行業的極緻追求,心懷時代賦予的責任,積極尋找下一個可能的機會。期待“中國創新的全球合夥人”能攜手更多行業創新的探路者們一路向光,合力而為。

在覽銳光電(鎮江)有限公司(下稱“覽銳光電”)1500平方米的标準潔淨工廠中的房間裡,“全副武裝”的從業人員正在為下午的試驗做最後的裝置調試,工廠中的房間上下兩層是EC(Electrochromics電緻變色)薄膜的塗布生産線。

打造電緻變色技術更新玻璃行業,覽銳光電依托技術瞄準300億市場

據覽銳光電CEO周焱介紹,這樣的單條卷對卷全自動産線每3小時可以完成500平米的成品,年産量可達100萬平米。

今年年初,覽銳光電拿下了某一線主機廠的定點,目前已到了最後測試階段,幾萬台的傳遞已被列入計劃。

覽銳光電主要從事有機柔性智能電緻變色薄膜的研發與生産,通過将有機電緻變色薄膜與傳統玻璃結合,實作玻璃顔色和透光度的智能調節。

這款黑色基底EC薄膜,暗态可以遮掉99.5%的可見光,以及99%以上的紅外線、紫外線,同時在亮态保留20%的光線透過,且車内外可實作5度的溫度差,最直覺的感受是,坐在車裡可以肉眼直視太陽,在陽光充足的時候,既能保證車内視野,又能有效地管理光熱。

打造電緻變色技術更新玻璃行業,覽銳光電依托技術瞄準300億市場

光速光合在2023年完成了對覽銳光電的B輪領投。

光速光合合夥人朱嘉表示,“電緻變色是快速增長且潛在空間巨大的賽道,正在逐漸成為中高端新能源汽車的标配,單車價值量超過千元。覽銳光電的團隊在材料和器件設計都有非常豐富的經驗,是EC技術路線全球引領者。此外,CEO周焱是國際奧賽金牌+北大學碩博+斯坦福博士後,他的創業決心很大,為了創業把全家人從美國搬回國内。目前公司進展也超出了我們預期,我們在上輪領投後,将計劃追加投資。”

目前,電緻變色已成為天幕玻璃廠商和整車廠應用在全景天幕玻璃的技術路線,正在成為新能源汽車輕量化和智能化的趨勢之一。

根據Allied Market Research資料預測,2027年全球電緻變色玻璃行業的市場規模将達到300億元,預計複合年增長率為17.2%。

一、切入市場需求,探路電緻變色

從大學開始,周焱一直深耕于有機材料領域,在實驗室裡研究的項目多了,他開始琢磨如何把技術轉化到實際生産。

“在有機功能材料領域,很難看到有能轉化到實際應用的産品技術,是以就想尋找有機半導體裡的應用方案。”周焱回憶道,“當時我們找了好幾個有機半導體的方向,但都沒有實操性。OLED已是個成形的工業,沒有幾百億轉不起來;有機太陽能電池無論是效率還是材料壽命都有很大問題,離市場還有一定的距離……”

無巧不成書,當時周焱所在的科系搬到了一棟全玻璃外牆的新樓,雖然外觀漂亮,但内部既熱又曬,周焱和同伴們開始思考有沒有一種技術,可以實作電影裡的場景一鍵變色,讓整棟樓從全明變到全暗。

周焱想到了有機半導體的電緻變色。“這個技術壁壘高,成本可控,對于材料端的要求,又比太陽能電池要低。最重要的是這個技術的市場明确,技術材料有好的切入點,又是我擅長的專業。”

通常情況下,玻璃是透明的,通過可見光的穿透讓其内側實作照明功能。但有時為了避免強烈的太陽光線以及紫外線等對人身的傷害,會通過一定技術手段,在玻璃上鍍膜來減少太陽輻射的效應。

在鍍膜層上加載電緻變色技術是讓材料在電流作用下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來實作透明度的變化,在最大程度保證通透性的同時解決防曬、隔熱問題,最終讓玻璃達到能自由調節亮度的效果。

在2015年那個炎熱的夏天,周焱和他的夥伴們開始了創業之路。

3個月後公司就順利拿到了種子輪投資,很快就有了初步的成果,并得到了美國最大的高端建築玻璃制造商之一Viracon(維爾康)的認可,真正開始探路薄膜的實際應用。

二、慢工出細活,通過車規級測試

然而,事情遠沒有那麼簡單。

周焱清晰地記得當時客戶的回報給他上了新的一課:玻璃行業屬于傳統工業,成本效益是首要的,其次是功能性,要實作節能遮陽的功能而不能隻是“好玩”,且變色一定要黑色,其它變異的顔色不會有任何實質的應用。

“當時客戶提到的最重要的一點是,隻要跟玻璃結合的産品,那它就是塊玻璃,就得符合玻璃的要求,霧度、顔色、穩定性、塗布的均勻性以及不同角度的均衡性都是硬性名額。”周焱說。

“對于一塊玻璃而言,10年功能性不能出問題,20年不能失效,外觀不能被影響,50年不能更換。”客戶列完這一堆的要求後,周焱才發現,原來這是個壁壘極高的活。

就這樣,薄膜材料先後經曆了三次的疊代。第一批長時間加熱老化後發紅,失敗。第二批長時間光照老化後發黃,失敗。直到第三批材料才確定穩定的黑色。

目前,覽銳光電的電緻變色膜涉及的三種關鍵材料完全自主研發,其中基于近紅外吸收的黑色高分子材料,是目前行業内唯一超過工業标準要求的長壽命黑色材料體系。

周焱解釋道,“找到能塗布黑色的材料不難,但需要量産成本低,呈現性能好,就淘汰了一批材料,再加上需要有正常的變色,能符合車規級的測試标準,還要長時間高溫、通電、防老化,篩選下來能達到這個表現的幾乎沒有。”

另一方面,黑色涵蓋的光譜範圍廣,不同結構組合在一起,變得很不穩定,是以要持續確定輸出穩定的黑色又是件難事。

此外,塗布也是一道不小的門檻。周焱解釋道,“剛開始覺得黑色的塗布沒什麼科技含量,但找了幾家國内的代工廠,都無法塗出我們要的效果。黑色要求塗布後把透光率壓到0.5%以下,顔色越深,肉眼的辨識度越高,就很容易造成色差紋路缺陷。”

此外,要確定批次的穩定性,對裝置的了解和管控,建立黑色的深度體系,這些都要靠時間的摸索。

周焱記得2015年創業初期時,做調光變色技術的企業冒出來一堆,但現在身邊的同行已越來越少了。

就像不停地在打怪更新,周焱和他的團隊闖過了一關又一關。

北京大學一位曾跟周焱打過交道的教授提及,周焱對光、電和磁性材料行業了解很深刻,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戰略思想。做事很有韌勁,很有主動性,認定對的事情,就會堅持到底。

三、更新玻璃行業,想象空間巨大

目前,覽銳光電已與全球主要汽車玻璃企業和國内高端主機廠等重磅級客戶達成了相關合作。

打造電緻變色技術更新玻璃行業,覽銳光電依托技術瞄準300億市場

“其實2021年開始我們就陸續跟這些客戶接觸了,根據他們測試的結果我們做了多次的疊代修改。我們認為客戶對新技術的追求,最終還是會回到功能性、壽命以及成本效益這些核心要素上。”周焱說,“我們的思路就是,貼近市場對于材料的訴求,滿足客戶和供應鍊上的需求,用産品的品質說話。”

在周焱看來,今年會是一個行業起點,随着新能源領域對大車型的投入,接下來的兩年市場需求也将同步提升。“大車型對于體驗感和功能性要求更高,這會是一個很好的滲透視窗。”他判斷。

朱嘉看到,電緻變色作為底層技術,在汽車以外的其他領域的延展,比如在建築玻璃幕牆和AR眼鏡等市場也有足夠的想象空間。

“智能調節的電緻變色玻璃作為建築玻璃幕牆,可以選擇性地實作太陽光的反射與透過,在全球推動節能減排的趨勢下,建築領域對電緻變色玻璃需求勢必會激增,關鍵是成本和可靠性,相信覽銳光電的産品經過汽車行業錘煉後,在不久的将來會出現在更多的行業應用中。”朱嘉表示。

周焱記得早在2012年,Corning(康甯是特殊玻璃和陶瓷材料的全球上司廠商)在好萊塢的一個宣傳片裡曾提到智慧玻璃。大面積調光是重要的環節,讓每塊玻璃都可以調光,內建太陽能電池,有功能性的顯示,體驗舒适的智能化。他對這個方向的市場充滿期待。

“希望能通過這樣一個電緻變色或者智能調光的薄膜技術,與玻璃工業一同成長,完成玻璃工業在繼浮法玻璃、Low-E玻璃之後的另外一個技術更新和創新,将電影裡能看到的一鍵按下去玻璃變暗變透的場景,最終落地到千家萬戶。”周焱堅信這一天的到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