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盈利承壓 ,20交易日漲超35%的航運闆塊具有“兩面性”?

作者:智通财經APP

近20個交易日上漲超35%,港股航運闆塊似乎又吹響了“周期之王”的号角。

5月13日,航運闆塊強勢拉升近5個點領漲闆塊。隔日,航運闆塊又再度走強,上漲0.7%。拉長時間線來看,自4月19日以來,短短19個交易日,航運闆塊已累漲超35%,一度引燃二級市場的投資熱情。其中,中遠海控(01919)更是通過連日上漲,市值重新突破2000億“大關”。

盈利承壓 ,20交易日漲超35%的航運闆塊具有“兩面性”?

(行情來源:富途)

然而,正如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一般,此次航運作情持續上漲亦具有不可忽視的“兩面性”。

航運闆塊“正面”:估值上行,集運運價中樞提升

航運業作為典型的周期行業,一度被外界視為“周期之王”,其波動的背後疊加着運費市場、買賣船市場、造船市場、拆船市場等多方面因素影響。而此次航運作業開啟上漲行情,亦離不開多方市場共振。

一是,紅海沖突長期化導緻供應鍊緊張。

2023年12月中旬以來,多數集運公司暫停通行紅海和蘇伊士運河,繞行好望角。繞航後,航行時間變長,有效運力被動縮減,歐線和美線運價大幅上漲。而紅海沖突長期化無疑導緻供應鍊進一步緊張,一方面,船舶繞行導緻運距增長,有效提升箱海裡運力需求,消化現有運力,另一方面,船舶周轉效率下降導緻港口集裝箱周轉緊張,進一步加劇供應鍊緊張情緒。

根據Clarksons資料,若避開紅海選擇繞航,将大幅增加航線距離和航行天數,以遠東至歐洲為例,繞航好望角,航行天數約36天,較途徑蘇伊士運河的航線時間增加約8天,航距增長約29%。

二是,需求端邊際向好,疊加旺季備貨需求。

具體來看,航運需求端邊際向好亦是驅動運價上行的一大要素。而航運需求端向好則主要展現在兩方面,一是,歐美宏觀經濟資料邊際好轉,根據此前公布的歐元區4月ZEW經濟景氣指數錄得43.9,創近26個月新高;二是,受繞行導緻運輸時間拉長影響,疊加對旺季運價上漲的預期,貨主提前備貨。據天風證券測算,遠東至歐洲航線繞行将帶動全球箱海裡運輸需求增長5.27%。

而伴随着海外補庫需求回升,國内出口貨量也表現強勁。1Q24公司集裝箱運輸量同比增長10.5%,其中美線/歐線/亞洲區域航線貨量同比表現+9.7%/-9.2%/+14.4%。今年3月以來,中國港口集裝箱周度吞吐量均為近3年最高。

除此之外,由于美線進入長協簽約關鍵時期,船公司具有漲價動力。

據悉,近日多家班輪公司相繼調整亞非航線旺季附加費。此外,順着時間線往前推,5月以來,多家船公司披露漲價,月初達飛、赫伯羅特針對亞洲-北歐、亞洲-地中海及北非等航線上調運費,以達飛為例,亞洲-北歐航線新FAK标準為2700美元/TEU、5000美元/FEU,5月15日起生效,新标準漲幅為500美元/TEU、1000美元/FEU。

由上,可以看到,正是上方多重因素支撐了運價的不斷上漲,進而點燃了二級市場對航運股的投資熱情。

航運闆塊“反面”:盈利承壓,扭轉or持續?

相比估值不斷上行的強勢表現,航運闆塊的“反面”則似乎是:業績向下,盈利承壓。

智通财經APP觀察到,2023年航運作業業績大多呈現營收淨利雙降的表現,在統計的12家港股航運股中,僅有5家航運公司在2023年實作了業績雙增,其餘幾家航運業績均是下滑趨勢,包括營收規模較大的中運海控、招商局港口等龍頭航運股。

盈利承壓 ,20交易日漲超35%的航運闆塊具有“兩面性”?

(資料來源:choice)

據悉,2023年航運闆塊整體表現較差,主要是源于國際沖突幹擾航運價格及航運需求量,以及2024年中東局勢仍較為尖銳增添行業不确定性所緻。以中遠海控為例,期内該公司海外市場收入下滑便是導緻整體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

具體而言,中遠海控主要有兩大業務,即集裝箱航運業務及碼頭業務,前者收入占比95.8%,後者為4.2%,集裝箱航運業務市場覆寫中國、美洲、歐洲及亞太地區,其中歐洲及美洲為主要市場,但2023年收入下滑分别高達64.1%及65%,故而導緻整體業務收入下滑56.2%。

鑒于此,中遠海控也開始積極調整市場戰略,重點布局新興市場,期間共接收6艘2.4萬标準箱環保型集裝箱船舶,以及1艘1.4萬标準箱拉美極限型集裝箱船舶,合計運力近16萬标準箱,分别投入亞歐航線及新興市場航線。此外,該公司也陸續開辟了歐洲-南美東航線和多條RCEP成員國航線,分散國際風險。

回看2023年的航運港口市場,細分行業需求和運力出現沖突,全球海運貿易量增長3%,保持在低位水準。比如在集裝箱領域,根據咨詢機構Drewry統計資料,全球集裝箱運輸需求增長0.4%,然全球集裝箱運力同比增長8%,市場面臨供給端壓力大,這也佐證了中遠海控業績的大幅下滑。在價格端,由于地緣沖突、庫存及需求等多重因素交結,不同類型的運輸航線價格非線性,波動大,對業績也帶來顯著性影響。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步入2024年以來,紅海繞行問題持續發酵推動航運市場進入上行周期,持續上漲的運價顯然也給航運股業績帶來一定的正向作用。

紅海繞行帶動運輸箱海裡需求提升,另一方面,高集中度背景下行業内挺價意願較強,其次,歐線主力船型為17000TEU+船型,2024年傳遞運力占比約6.0%,新增運力供給有限。2024年集運運價大幅上漲,年初至今CCFI指數均值同比+20%,SCFI指數均值同比+100%。

盈利承壓 ,20交易日漲超35%的航運闆塊具有“兩面性”?

(圖檔來源:浙商證券)

在此背景下,2024年一季度,航運股業績也出現了明顯改善。

今年一季度,全球集裝箱船舶運力同比增長9.6%,其中歐線運力同比增加8.6%,美線運力同比增加2.4%。在新增供給顯著增加情況下,運價同比仍錄得大幅增長。這一行業表現顯然也對航運股業績産生明顯的正回報效應。

據華創證券統計,2024Q1航運作業A股上市公司合計實作歸母淨利潤101.5億元,同比增長8.8%。在這其中,絕大多數航運股出現業績改善的情況,在統計的17家上市公司中,僅有4家航運股出現淨利下滑的情況,由此可見在持續上漲的運價助力下,航運股的盈利承壓情況已有所緩解。

盈利承壓 ,20交易日漲超35%的航運闆塊具有“兩面性”?

(資料來源:華創證券)

對于上述行業表現,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指出,總體來看,一季度中國航運業經營狀況趨好,航運企業家對市場經營信心大幅提升,預計二季度航運市場持續向上修複。

後續來看,申萬宏源認為,紅海繞行持續性超預期,疊加近期出口回暖,南美線領漲、歐線、美線大漲。歐線期貨映射下全球集運闆塊期貨股票關聯。雖然大型集裝箱船,新船訂單充足,如果紅海繞行結束後運價有較大回落壓力,但已經部分反映在估值中。考慮到近期集運價格超預期,從後續貨量看,該機構認為7-9月傳統旺季尚未開始,目前水準看5-8月集運繼續漲價确定性較高。

不過,智通财經觀察到,2024年将有大量新造集裝箱船傳遞,其中上半年傳遞量較大。集裝箱船運力增加,可能對沖繞航導緻的運力縮減。同時,在美元高利率環境下,全球經濟

可能繼續低增長,甚至增速下滑,進而拖累航運需求增長。上述因素屆時或将給運價帶來一定壓力,因而投資者不能盲目追高行情,建議關注闆塊龍頭及派息率較高的穩定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