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利潤腰斬,風機龍頭金風科技要靠風電場力王狂瀾?

作者:智通财經APP

國内風電市場占有率連續13年排名第一,2023年在全球風電市場排名第一,在行業内多年保持領先地位,風光無限的金風科技(02208)卻承載這投資者的心酸:業績不穩定,盈利持續下滑,市值大幅縮水。

智通财經APP了解到,金風科技是國内最早進入風力發電裝置制造領域的企業之一,二十多年的發展,早已成為行業的NO1,不過近幾年遇到了發展瓶頸,收入停滞,盈利下降,在2021-2023年淨利潤下滑幅度高達64%。而受業績影響,公司市值持續下跌,周期内較高點跌去了82%。

實際上,在“雙碳”政策加持下,風電行業依舊具有長期主義的投資屬性,根據能源局資料,2023年風電裝機容量4.4億千瓦,同比增長20.7%,保持雙位數的增速,金風科技作為風機龍頭也依舊是投資者重點關注的标的。今年該公司估值有所回升,然而基本面并未出現明顯的拐點,Q1利潤仍繼續承壓,同比下滑達73%。

目前港股投資環境漸佳,恒指持續性反彈,而各大闆塊賺錢效應也持續凸顯,那麼金風科技能否借助大市扭轉估值趨勢呢?

風電行業保持增長

業績是估值的基本盤,金風科技想要市值和業績戴維斯輕按兩下,需要扭轉利潤下滑的趨勢。從行業來看,風電行業是清潔能源産業,貫穿“雙碳”未來幾十年的發展前景,風電正處在快速發展階段,根據“十四五”規劃,每年新增裝機5000萬千瓦以上,這也為風電運維市場迎來了發展機遇。

根據能源局的資料,2023年大陸風電裝機容量4.4億千瓦,在能源總裝機量占比持續提升到15.1%,2020-2023年複合增速16%,不過平均每年新增裝機容量3900萬千瓦,較規劃目标值低了22%以上。這主要為風機不穩定以及棄風等因素,另外陸上風電補貼取消打擊參與者積極性,但市場理性回歸後,在能源轉型大方向下行業有望加速。

利潤腰斬,風機龍頭金風科技要靠風電場力王狂瀾?

值得一提的是,全國大多數省份在碳達峰實施方案中提出推進使用風力發電建設,部分省份提出風電裝機規模發展要求,如河北省到2027年風電、光伏發電裝機達到11900萬千瓦,,四川省要求到2025年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38億千瓦以上等。有機構預測,預計2027年中國風電行業市場規模超過700億美元。

風電企業包括純做風電的企業以及火電轉型的企業,為了更好抓住政策風口,積極加大産業鍊的布局,把控供應鍊及成本,這倒逼對依賴風機作為收入來源的标的也進行産業鍊布局,比如金風科技,持續加大風電場和風電服務布局。而風機參與者競争較為激烈,對金風科技構成強勁競争對手的包括明陽智能、遠景能源以及運達股份,競争導緻“量價”的不穩定性,價格競争下,參與者利潤持續被壓縮。

風機拖累業績

金風科技是全國風機龍頭,受産業鍊布局及行業競争影響也最大。在2021-2023年,風電裝機容量增速分别為17%、12%及19%,而該公司的收入增速分别為-9.62%、-8.85%以及8.63%。其實該公司風機出貨量仍保持着增長,但出貨價格下降導緻業績下滑,背離行業趨勢,而這也使得利潤率持續下降。

利潤腰斬,風機龍頭金風科技要靠風電場力王狂瀾?

2023年該公司風機出貨量為13.8GW,三年複合增速為13.62%,然風機收入複合增速為-9.2%,這主要受風機出貨價格下降導緻。2021-2023年該公司的風機出貨價格分别為374元/MW,235元/MW以及239元/MW。受出貨價影響,該公司風機利潤連年虧損,2023年稅前虧損6.2億元,虧損率1.88%。

風機業務不賺錢,但風電場業務“狠賺錢”,産業鍊布局下,金風科技的發電業務彌補了風機業務的損失。以2023年來說,該公司的風機、風電場以及風電服務收入份額分别為65.56%、21.72%及10.43%,其中風電場開發業務表現搶眼,2023年收入增速達57.96%,三年複合增速達到43.14%。

風電場業務是該公司最賺錢的業務,2023年稅前利潤44.46億元,利潤率40.73%,利潤貢獻176.43%,從過去兩年看,該業務對利潤的貢獻均超過100%。截止2023年,該公司内外自營風電場權益裝機容量合計7.3GW,國内外風電項目新增權益并網裝機容量1.8GW,在建容量2.35GW,在西北地區占比近50%。

利潤腰斬,風機龍頭金風科技要靠風電場力王狂瀾?

此外,金風科技的風電服務業務收入具有明顯的波動性,且利潤也在加速下滑,2023年稅前利潤3.17億元,同比下滑達69.5%,利潤率6.05%。風電場發電業務挽救了糟糕了風機及風電服務業務,該公司也在加大風電場業務的投資,資産規模持續擴張,截止2023年末風電場資産為765.48億元,占比提升至35.43%。

顯然,風機業務是該公司扭轉現狀的突破口,一方面該業務仍占據收入核心,提升盈利能力具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另一方面該業務資産占比超過50%,而負債率為66.4%,低于風電場的74.7%,業績提升有助于大幅優化财務。2024年該業務“量”或顯著改善,Q1風機外銷售容量1436.34MW,同比增長達29.4%,但在“價”依舊嚴峻,導緻收入增長,利潤卻持續下滑的境況。

截止2024年3月,該公司外部待執行訂單總量為24.4.GW,其中4MW(含)-6MW 機組 11GW,6MW及以上機組12.7GW,合計占比97.1%。另外,該公司在手外部訂單共計32.4GW,其中海外訂單量為 5.5GW,在手訂單總計 33.7GW,同比增長13.76%。倘若風機出貨價格穩定,訂單量增長可通過規模帶動盈利優化。

基本面具有改善預期

長期來看,風機業務對金風科技而言主要在于供應鍊的優勢,發展重心是風電場發電業務,該業務利潤率高,前景廣,将是估值能否回歸高位的關鍵。該公司的風電場業務主要有兩個發展方向,即發展海上風電以及開拓海外市場,今年以來,其持續加碼兩大方向的投入,擴張風電領域的資産規模。

比如在去年11月份,該公司公告,為把握國内海上風電市場快速增長機遇,将投資建設北部灣風電零碳産業基地,總投資金額為60億元;在今年5月份,該公司與東南亞領先的可再生能源公司TBC簽訂Kalayaan 2風電項目協定,正式進軍菲律賓市場,同時将業務版圖擴充至6大洲、40個國家。

2023年,金風科技的海外市場收入為78.3億元,同比增長82.7%,收入份額18.46%,根據海外訂單情況預計2024年仍保持高增趨勢。目前該公司海外布局的非流動資産占比僅為7.57%,其中澳洲和阿根廷,非流動資産占比分别為1.5%及5.53%,随着更多海外項目落地,海外業務将成為該公司重要的增長曲線。為了防止匯率波動對海外業績帶來影響,該公司于今年3月公告将展開匯率及利率套期保值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積極回報股東,堅持每年都派息,今年公布了未來三年(2024-2026年)的回報規劃,最近3年以現金方式累計配置設定的利潤不少于最近3年實作的年均可配置設定利潤的30%,同時按盈利情況可中期分紅。根據東方Choice資料,自2010年以來,該公司累計分紅14次,分紅比例33.34%。

綜合看來,金風科技業績下滑主要受風機業務影響,2024年Q1風機出貨量增長明顯,不過出貨價依舊在低位,對盈利改善有限,不過風機龍頭優勢将更好的發展風電場業務,以及全球化的布局。風電場發電業務已成為該公司的重點發展的業務,在高利潤率下,收入貢獻提升将顯著改善公司基本面。

短期來看,金風科技估值仍受風機業務的盈利壓制,但長期來看,在“雙碳”政策下,風電行業仍舊是長期投資的闆塊之一,且該公司全球風電布局釋放成本優勢,盈利具有改善預期,同時其派息穩健,長期估值有望得到回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