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藏在隆福寺商圈的老字号,您逛過幾家?

作者:北京東城

“南有夫子廟,北有隆福寺”,有着近600年曆史的隆福寺商圈,數百年來一直都是北京的文化坐标。近年來,随着風貌保護和城市更新的腳步不斷加快,隆福寺商圈正作為老城複興的一張“金名片”迅速崛起。面對隆福寺的華麗轉身,身處其中的老字号也在主動求新求變,在傳承與創新中擁抱新消費場景,在古今融合中續寫老字号新篇章。

藏在隆福寺商圈的老字号,您逛過幾家?

長春堂·順時而飲

古方古法

打造适合現代人的養生茶

這個春天,更多的年輕人選擇通過City walk的方式深入北京的大街小巷,感受道地的城市煙火氣。五四大街上,拱形的窗棂、斑駁的紅磚牆,與北大紅樓臨街對望的一座建築頗為惹眼,這就是長春堂·順時而飲。

藏在隆福寺商圈的老字号,您逛過幾家?
藏在隆福寺商圈的老字号,您逛過幾家?
藏在隆福寺商圈的老字号,您逛過幾家?

作為有着200多年曆史的長春堂藥店旗下新式茶飲品牌,長春堂·順時而飲憑借其原創的二十四節氣時令草本飲品,深受年輕人追捧,一經開業便吸引了大量年輕顧客前來打卡。

藏在隆福寺商圈的老字号,您逛過幾家?
藏在隆福寺商圈的老字号,您逛過幾家?
藏在隆福寺商圈的老字号,您逛過幾家?
藏在隆福寺商圈的老字号,您逛過幾家?
藏在隆福寺商圈的老字号,您逛過幾家?
藏在隆福寺商圈的老字号,您逛過幾家?

“買到了,買到了,抖音上說的就是這家店,杏仁豆腐桂花茶是他們的獨創,大家都說特别好喝。”午後,來京旅遊的周琛結束了北大紅樓的參觀,特意到對面的長春堂·順時而飲歇歇腳。

藏在隆福寺商圈的老字号,您逛過幾家?
藏在隆福寺商圈的老字号,您逛過幾家?

招牌杏仁豆腐桂花茶一到手,周琛就迫不及待地走到店門口,在順時而飲的招牌下拍照留念。“富有設計感的茶杯與建築格外搭配,也太出片了!”心滿意足地拍完照,周琛才開始慢慢品味這杯花茶。“杏仁和牛奶混合在一起沒有苦味,再加上桂花的清甜,吃到嘴裡軟乎乎的,三分甜,也不會覺得膩,是我想喝的味道。”

藏在隆福寺商圈的老字号,您逛過幾家?
藏在隆福寺商圈的老字号,您逛過幾家?

整面貨架的二十四節氣主題飲品、傳統茶具、藥櫃、手作茶包……長春堂·順時而飲北京壹号店内,新中式的店鋪風格搭配中醫漢方為基底的茶飲,成為年輕人近距離接觸傳統養生文化的新視窗。“從二十四節氣茶,到今天手作飲品茶、本草咖啡等數百種産品,我們通過研究東方飲食文化,打造出更貼合現代人身體變化的養生飲品,不斷滿足新的消費需求。”長春堂順時而飲品牌部負責人陳曦介紹。

隆福寺小吃店

深耕細作

做老北京人的口糧店鋪

在網紅店鋪紮堆的東四北大街,老字号隆福寺小吃店可謂低調有内涵。它曾是北京小吃界的“頂流”,起源于明景泰年間隆福寺廟會前的民間小吃鬧市,清朝時期又有宮廷小吃加入其中,1964年成為北京市第一家、京城最大的隆福寺小吃店,彙集了隆福寺街全部小吃品種,還引進了京城内外幾十種清真風味小吃,使其經營品種達近百種。在上世紀90年代人均月收入不足千元的北京城裡,隆福寺小吃店日收入最高可達8萬元。

藏在隆福寺商圈的老字号,您逛過幾家?

2021年,重張開業的隆福寺小吃店搬到了東四北大街145号,地鐵張自忠路站向北400多米的地方。店鋪門臉不大,但麻雀雖小五髒俱全,每日供應100多種吃食,讓人從早吃到晚都不帶重樣的。

藏在隆福寺商圈的老字号,您逛過幾家?
藏在隆福寺商圈的老字号,您逛過幾家?

親民是它的一大特色。“不知道吃什麼的時候,就來隆福寺小吃,啥都有。”王霖是一位住在附近的老街坊。“這裡有油餅、豆腐腦、肉餅、餃子,還有各種老北京小吃,清真醬貨熟食、炒菜等,不想在家裡做飯了,就來這裡買點,特别友善。”

藏在隆福寺商圈的老字号,您逛過幾家?

很多外地朋友也會慕名前來打卡。酸香豆汁搭配一碟鹹菜,驢打滾黏糯微甜,蛤蟆吐蜜皮薄餡大,門釘肉餅一口爆汁……來自廣西的陳微微特意來隆福寺小吃店品嘗道地的老北京小吃。“我看到小紅書平台上有人分享這家老字号小吃店,各種各樣的北京小吃,美味又實惠。”

藏在隆福寺商圈的老字号,您逛過幾家?

“借助于隆福寺商圈以及東四北大街網紅門店集中的資源優勢,我們希望能夠進一步打響老字号小吃店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再現曾經的輝煌。”隆福寺小吃店負責人姜女士告訴記者。

四聯美發店

匠心傳承

了不得的“頂上”功夫

80歲的魯學英定居山東,每次來北京都要到四聯打理一下頭發,沖的就是師傅們的好手藝。“我的先生是北京人,1966年我倆結婚,他就帶着我來四聯理發。那個時候,四聯就是北京最好的理發店,大家都以來這裡理發為榮。打那以後,我跟他隻要回北京,他都會陪着我來四聯理發。”魯學英說,每次從四聯走出去,都感覺自己更漂亮、更精神了。

藏在隆福寺商圈的老字号,您逛過幾家?

20世紀50年代,為了支援首都服務業發展,在周恩來總理的關懷下,代表上海理發潮流的“華新”“紫羅蘭”“雲裳”“湘銘”四家理發館的108位師傅及後勤從業人員整體遷往北京,合并後組成“四聯理發館”。自開業以來,四聯美發就一次次引領首都乃至全國的美發新潮,無數的市民朋友都與四聯結下了深厚的情緣。

藏在隆福寺商圈的老字号,您逛過幾家?

63歲的紀紅霞,也是四聯美發店的老主顧。“從我有印象起,我媽媽就帶我來這裡理發,最開始是一位程師傅,後來就是郝娜,我從來沒去過别的店。前年店裡裝修,我一年都沒理發,聽說這裡開業後,趕緊就來了。”在四聯,顧客與理發師之間的關系更像朋友和親人。“很多都是認識幾十年的老主顧,顧客一般會跟我們聊聊家常,我們也把顧客當成朋友,與顧客分享有意思的事情。”43歲的郝娜是四聯美發東四店的店長,在四聯工作25年了,在她看來,“作為理發師,必須把頭發理好,讓顧客滿意。”

藏在隆福寺商圈的老字号,您逛過幾家?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開始愛上這裡。“這裡都是有經驗的老師傅,但是他們的手藝可不‘守舊’,很多當下流行的發型,師傅們都能剪出令人滿意的效果,而且這裡每個項目都是明碼标價,毛巾保證一客一用,幹淨衛生。”陳靜是一個“上班族”,每次都是利用中午休息的時間來四聯美發理發。

藏在隆福寺商圈的老字号,您逛過幾家?

郝娜告訴記者,随着店裡年輕顧客越來越多,四聯美發在傳承經典的同時,也在不斷學習更新色彩搭配和燙發技藝。“每個月我們都會搞技術練兵,請外面的老師或是組織本機關的技術标兵做教育訓練,學習掌握一些新的流行趨勢。”同時,四聯美發也嘗試新媒體宣傳方式,通過微信、抖音等新媒體平台與年輕人對話,讓更多的年輕人知道這裡、愛上這裡。“我們希望通過這些方式打破大家對四聯美發‘隻有老年人才來’的刻闆印象,讓四聯美發成為一個大家都愛的理發店。”

永安堂

傳承創新

讓中醫藥文化“觸手可及”

永安堂藥店,始建于明朝永樂年間,距今已有608年的曆史。過去老北京論起醫藥行來,素有内永安,外同仁之說。現如今,永安堂在北京共有25家連鎖店,遍布東城、西城、豐台等城區,在繼承發揚傳統中藥特色的同時,經營品種更加多元化。“除了中藥飲片,各種西藥、保健品、進口藥品這裡都能買到。”永安堂藥店綜合管理部經理王蕊介紹,該店目前經營的藥品品種共有24大類,6000餘種。

藏在隆福寺商圈的老字号,您逛過幾家?

優質的服務是永安堂一以貫之所堅持的。早在創立之初,永安堂就有中醫診所,設立了“坐堂醫生”,為患者提供專業周到的診療服務。如今,永安堂仍保留名中醫坐診。不僅如此,在藥店當值的藥師經驗也是相當豐富。“之前有一次我身體不舒服,來店裡買一盒藥,這個藥是同僚推薦的,結果這裡的藥師說不适合我吃,建議我問完醫生後再來買藥,我感覺這裡的藥師很負責任,就一直來這裡買藥。”在東四北大街434号永安堂藥店,正在買藥的徐晴告訴記者。

藏在隆福寺商圈的老字号,您逛過幾家?

近年來,永安堂不斷探索新的營運模式,開通了線上售藥管道,店内設有自助售藥機,部分藥店還提供24小時服務。

藏在隆福寺商圈的老字号,您逛過幾家?

同時,永安堂還特别注重對中醫藥文化的宣傳,在王府井百草店率先推出了以中醫藥為主要内容的蓋章服務。“目前我們推出滾輪、木頭章和套色章共10多個品種,下一步,我們還計劃以永安堂老字号招牌和店内的藥杵子、算盤等為原型,推出鑰匙扣、冰箱貼等文創産品,進一步提高品牌知名度,增強消費者對于中醫藥文化的認同度。”王蕊告訴記者,蓋章服務陸續将在其他店面開展,永安堂藥店還有許多曆史傳承下來的老物件,也将以全新的面貌和方式與大家見面。

策劃:高明

文字:李帥 胡小佳

圖檔:洪珊 林萱 張維民 王耀晨 李曉汐 胡小佳

部分圖檔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