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過來人說真話:能把每天的作業按時寫完,就已經是普娃的天花闆了

作者:開心爸爸的日記

導語

過來人說真話:能把每天的作業按時寫完,就已經是普娃的天花闆了

昨天開心爸爸的一個研究所學生同學來這邊出差,晚上就一起吃了個飯。

飯桌上聊的,除了之前上學的回憶外就是各自的家庭和娃了。

這位同學的孩子和開心差不多,都是男孩都都沒什麼太強的學習自驅力,無論是寫作業還是學習,都需要爸爸媽媽在旁邊一刻不停的盯着。

特别是作業,更是拖拖拉拉的,别看隻有三年級,每天寫完作業至少是晚上十一點左右了。這位同學和他妻子每天晚上都是輪番上陣,用他的話來說,要是一個人堅持一晚上的話,不是把自己氣死就是把孩子“打死”了。

雖然說的有點誇張,但确實是說出了現在很多爸爸媽媽們的焦慮的重點,寫作業。

焦慮的父母,淡定的娃

過來人說真話:能把每天的作業按時寫完,就已經是普娃的天花闆了

不知道您家孩子的寫作業情況怎樣,就開心爸爸的一些了解,那就是絕大多數孩子的情況都是不容樂觀的。

雖然說在現在的教育觀念影響下,已經有很多爸爸媽媽承認了自己的普通承認了孩子的普通,但承認是一回事,當明明半小時就能寫完的作業,非要拖上幾個小時還沒寫完的現實擺在面前的話,想必沒有一個爸爸媽媽能夠坦然面對。

是的,成就那是機遇的問題,而寫作業則是明擺的态度問題。

對于爸爸媽媽來說,可以接受孩子因為機遇問題成為一個普通人,但卻不能接受他們因為眼前的懈怠而導緻日後人生的滑鐵盧。盡管這二者不一定有必然的聯系。

過來人說真話:能把每天的作業按時寫完,就已經是普娃的天花闆了

開心上幼稚園的時候,開心爸爸還樂觀的想着,國小嘛,就那麼點作業,就算開心水準再差,别人半小時寫完,我們一個小時總該行了吧?或者再多加上半個小時?

理想是豐滿的,現實卻是骨感的。

别說一個半小時了,再翻倍都寫不完。

開心沒上過幼小銜接,也沒有專門的練過字,導緻他拿筆發力的姿勢不很正規,雖然我們一直在糾正,但用手指發力的習慣還是很難改掉。而用手指發力帶動手肘移動的寫字方式,很難精準控制住手中的筆,寫起字來那是忽高忽低淩亂不堪。往往一份作業需要擦了改改了擦好幾遍才行,時間就這麼不經意間溜走了;

過來人說真話:能把每天的作業按時寫完,就已經是普娃的天花闆了

開心沒有一個很好的專注力,就算是寫作業的時候也是“耳聽六路眼觀八方”,聽的是旁邊我們在幹什麼,客廳爺爺奶奶在說什麼,樓下有什麼聲音等。看的呢,也是我們在看什麼,桌子上有什麼好玩的東西等等,幾乎是把周圍的東西都照顧到了,唯獨不能在作業上投注專注力;

開心還沒一個聰明的學習腦。按理說現在的孩子們都很聰明,對于新事物接受的很快,但面對數學問題的時候,表現得和平時生活那是截然不同。一個簡簡單單的該乘還是該除的問題,說上幾遍也還是睜着無辜的大眼睛看着我們,滿臉茫然。

過來人說真話:能把每天的作業按時寫完,就已經是普娃的天花闆了

和别的爸爸媽媽們聊天,他們孩子的情況也大同小異,不管是什麼原因,最後的結果就是,作業寫得拖拖拉拉,一個看不住就不知道幹什麼去了,十幾分鐘能完成的作業,幾個小時都做的差強人意。

雖然說現在開心的表現有所改觀,但和别的小朋友們比起來還是慢,寫得慢反應慢,可謂是步步落後。

說句大實話,按時寫完作業并不簡單

過來人說真話:能把每天的作業按時寫完,就已經是普娃的天花闆了

可能有的爸爸媽媽們覺得,這純粹是孩子自身的問題。

就拿國小那些東西來說,有什麼難的啊,再加上現在全國都是雙減,就算是老師要求孩子鞏固課内知識,也絕對不會有多少需要書寫的作業,在這種情況下,作業量自然是少的可憐,時間長寫不完,那必定是孩子自身的問題。

是這樣嗎?

是也不是。

是是因為寫作業快慢确實和孩子自身有關,比如書寫的速度啊,寫作業的專注度啊等等,都是制約他們寫作業快慢的因素。

過來人說真話:能把每天的作業按時寫完,就已經是普娃的天花闆了

不是則是因為,寫作業這件看似簡單的事情,對孩子來說其實一點都不簡單。

比如它要求孩子有較強的規劃能力,雖然作業量不大,但如何把作業區分開來,用不同的時間去完成難度不一的作業,這是一個技巧,更是一個寫作業或者說是學習的能力。對于同樣的孩子來說,一個科學的的規劃至少能讓他們寫作業的效率提升一倍都不止;

要求孩子有較強的回憶能力,寫作業本質上是對白天所學内容的重複,是以能夠及時回憶起來白天所學内容的孩子,會更容易進入到狀态,寫起作業來當然就是事半功倍了;

過來人說真話:能把每天的作業按時寫完,就已經是普娃的天花闆了

要求孩子有較好的寫作業習慣,這裡的習慣其實有很多内容,比如寫作業前要收拾好所需要的學習用具,把桌面都清理幹淨不要有吸引自己專注力的東西,提前上好廁所喝好水不要邊寫作業邊幹别的,寫作業前最好把所學知識回憶一遍寫起來會更加順暢一些等等。

對孩子來說,寫作業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到了很多不起眼的方面,而就是這些所謂的不起眼的方面,卻實實在在影響着他們寫作業的品質以及速度。

能夠同時擁有上述能力的孩子,真的很少,是以按時寫完作業這件事,真的沒有大家想的那麼簡單。

好好寫作業這件事,急不來

過來人說真話:能把每天的作業按時寫完,就已經是普娃的天花闆了

說了這麼多,想必爸爸媽媽們對孩子寫作業這件事情,已經有一定的了解了。

在心态上,應該接受“那些能夠按時完成作業的孩子,已經是普娃的天花闆”這種認識,抛棄那些不切實際的幻想,根據孩子實際的情況,适當調整自己的預期。

這是與孩子和解,更是與自己和解。

在行為上,應該根據孩子寫作業的短闆,針對性的幫助他們提升。

比如帶着孩子一起記作業,并且把作業按照不同的形式進行分類,把每一項作業都規定時間,沒寫完一項作業都可以短時間的休息一會;

過來人說真話:能把每天的作業按時寫完,就已經是普娃的天花闆了

比如在寫作業前,和孩子一起回憶白天所學的内容,讓孩子自己把主要知識穿插着回想起來,必要時給與他們一些指導,為接下來的寫作業做好鋪墊;

比如提醒孩子準備好寫作業所需的書本以及文具,幫助孩子清理書桌上其他和寫作業無關的東西,幫助孩子調好台燈亮度關好門窗,避免外界聲音的影響;

比如盡量不要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頻繁打斷他們,不管是喝水吃水果,還是指出他們的錯誤之處,都應該在休息的間隙來做,盡量讓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能夠把精力放在作業本身等等。

也許一時半會沒有明顯的效果,但堅持下去的話還是會有所改觀的。而且孩子和孩子不一樣,就算同樣是完成作業,過程也不會一樣,表現也有好有壞,這都是正常的。

最後

過來人說真話:能把每天的作業按時寫完,就已經是普娃的天花闆了

其實孩子成長中的很多事情,都和寫作業一樣。

爸爸媽媽覺得稀松平常很簡單就能完成,但對孩子來說,如果沒有科學的方法,想做到或者達到同齡優秀孩子的水準真的很難。

隻有真正了解了,調整了自己的預期,給與孩子足夠的幫助,才能讓孩子真正的成長起來。#頭條創作挑戰賽#

過來人說真話:能把每天的作業按時寫完,就已經是普娃的天花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