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關于街頭的野生設計,有人做了一份365天觀察集

作者:Lens

“用樹枝創造的晾衣空間”

“用快遞紙箱給車子再造遮陽傘”

“用栅欄創造的一面儲物牆”

......

來自泰國的建築師Chatchavan Suwansawat以「365 Bangkok Everyday Architecture」為主題,花費了整整一年的時間用照片和速寫記錄了那些誕生于人們日常生活中真實需求的“野生設計”。

“所有這些都是建築師不太關注的另一個角度,許多人認為這是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正常事情。但如果你深入觀察,會發現它們反映了在這個背景下的人們是如何解決問題以求生存的。”

對于Chatchavan來說,發現并記錄這些來自街頭的設計,就像是“展示傷口,然後取一塊膏藥貼上去”,雖然傷口還有膿,隻是暫時止血而已,但之後我們可以去手術切除它,這看起來就像是智慧膏藥。

關于街頭的野生設計,有人做了一份365天觀察集

制造一把椅子的N種方式

泰國公共空間很少座位,人們就回收利用附近的廢棄物品,重新組裝變成座位,因為它們通常在路邊,被偷了也不會覺得遺憾,坐的人一般是等車的人,摩的大哥,還有路邊攤的攤主。

關于街頭的野生設計,有人做了一份365天觀察集
關于街頭的野生設計,有人做了一份365天觀察集
關于街頭的野生設計,有人做了一份365天觀察集
關于街頭的野生設計,有人做了一份365天觀察集

收集雨水

由于這裡缺少地下水,泰國西昌島水資源相對匮乏,這裡大多數房屋屋頂的排水溝下都會通過橡膠軟管收集雨水以供使用。

關于街頭的野生設計,有人做了一份365天觀察集
關于街頭的野生設計,有人做了一份365天觀察集
關于街頭的野生設計,有人做了一份365天觀察集
關于街頭的野生設計,有人做了一份365天觀察集

晾衣服,我是認真的

泰國的很多建築都沒有室内晾衣空間,在室外創造晾衣空間成為常态。

關于街頭的野生設計,有人做了一份365天觀察集
關于街頭的野生設計,有人做了一份365天觀察集
關于街頭的野生設計,有人做了一份365天觀察集
關于街頭的野生設計,有人做了一份365天觀察集

小松鼠的食物站

挂在樹上的食物與水,在泰國街頭的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這是人們給城市裡小松鼠建造的食物站。

關于街頭的野生設計,有人做了一份365天觀察集

小魚回家的路

泰國人經常通過放生小動物來積功德,他們利用亮藍色PVC管和鐵闆搭建小魚通向水裡的路,以確定它們安全地回到水中。

關于街頭的野生設計,有人做了一份365天觀察集
關于街頭的野生設計,有人做了一份365天觀察集

燈的衣服

圖一給燈泡穿上紙衣服,聚攏燈光;圖二為了避免燈泡過亮被晃眼,套上塑膠袋來減弱刺眼的光線

關于街頭的野生設計,有人做了一份365天觀察集
關于街頭的野生設計,有人做了一份365天觀察集

論如何創造一個新的空間

在泰國,人們很擅長創造新的使用空間:在水道上部架設木闆,椅子結合設定在河邊的護欄上,在樹池之間搭建木闆,就創造了很多新的休息區。

關于街頭的野生設計,有人做了一份365天觀察集
關于街頭的野生設計,有人做了一份365天觀察集
關于街頭的野生設計,有人做了一份365天觀察集
關于街頭的野生設計,有人做了一份365天觀察集

一顆樹可以變身成什麼

沙發、椅子、挂物架、曬衣架......圖二為泰國的機車計程車司機在分又的樹幹上搭建的椅子。

關于街頭的野生設計,有人做了一份365天觀察集
關于街頭的野生設計,有人做了一份365天觀察集
關于街頭的野生設計,有人做了一份365天觀察集
關于街頭的野生設計,有人做了一份365天觀察集

沒有燈,自己造

圖一:給孩子自制一個學習空間;圖二三四:自制的燈常見于夜市還有路邊攤,泰國夜生活的需求和街頭燈光不足以照亮攤位的現狀,促使它們利用便宜的PVC管和燈泡自制。

關于街頭的野生設計,有人做了一份365天觀察集
關于街頭的野生設計,有人做了一份365天觀察集
關于街頭的野生設計,有人做了一份365天觀察集
關于街頭的野生設計,有人做了一份365天觀察集

制造樓梯

關于街頭的野生設計,有人做了一份365天觀察集

随時随地,擁有移動座椅

關于街頭的野生設計,有人做了一份365天觀察集
關于街頭的野生設計,有人做了一份365天觀察集

一個凳子+一個凳子=

兩把椅子加一起,除了可以創造一個晾衣空間,還可以創造一副桌椅。

關于街頭的野生設計,有人做了一份365天觀察集
關于街頭的野生設計,有人做了一份365天觀察集
關于街頭的野生設計,有人做了一份365天觀察集

泰式風格小販

泰式風格的商家展示商品形式:把大量商品懸挂起來向買家顯示,是一種商家之間的競争,有助于銷售。

關于街頭的野生設計,有人做了一份365天觀察集
關于街頭的野生設計,有人做了一份365天觀察集
關于街頭的野生設計,有人做了一份365天觀察集
關于街頭的野生設計,有人做了一份365天觀察集

遮陽的藝術

因為泰國的陽光太強烈了,是以人們會使用各種材料和方式創造遮陽闆。這些都是臨時的,容易安裝和拆卸,并根據太陽角度調整方向,以适應環境。

關于街頭的野生設計,有人做了一份365天觀察集
關于街頭的野生設計,有人做了一份365天觀察集
關于街頭的野生設計,有人做了一份365天觀察集
關于街頭的野生設計,有人做了一份365天觀察集

⌚️

空間管理大師

關于街頭的野生設計,有人做了一份365天觀察集
關于街頭的野生設計,有人做了一份365天觀察集
關于街頭的野生設計,有人做了一份365天觀察集
關于街頭的野生設計,有人做了一份365天觀察集

禁止停車

關于街頭的野生設計,有人做了一份365天觀察集

小鳥:感謝人類提供的歇腳點

關于街頭的野生設計,有人做了一份365天觀察集

看見小旗,請停車

關于街頭的野生設計,有人做了一份365天觀察集

掃把的住所

關于街頭的野生設計,有人做了一份365天觀察集

禁止停車、小鳥歇腳點、小紅旗、還有掃把的居所都是泰國人對亮藍色PVC管的妙用,它們選擇這個材料是因為它足夠便宜,并且很靈活,有各種尺寸、部位選擇。

盡管長得醜,但卻被一次又一次地用來解決眼前的問題。

根據用途、材料等,Chatchavan将這些街頭設計整理歸納成了一本名為《อาคิเต็ก-เจอ》(看到的建築)建築街頭觀察集 ,并且在今年的曼谷設計周上以手繪圖的形式展出了365幅街頭設計。

而關于為什麼要記錄這些可能随着政治變得更好、社會更發達而消失,或随時可能被處理掉的設計。

在梳理設計脈絡、練習思考,并且成為自己的建築設計靈感之外,他的回答是:

“它讓我們以意想不到的方式了解隐藏城市的狀況和問題,去思考這些設計背後的問題根源是什麼?其實隻要有人、有活動、有喧嚣,就會有這些街頭設計的出現,和城市的發達與否無關,而是場所能不能符合人們的使用需求。”

Chatchavan Suwansawat

泰國建築師,觀察家與作家

1991年出生在曼谷湄南河附近的一個社群,在曼谷西爾巴科恩大學獲得建築學位後,2020年創立Everyday Architect & Design Studio(日常建築設計事務所),後者是一個建築實驗室,靈感來自充滿活力的曼谷市。

編輯:蘿蔔 監制:Algae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