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封神演義》:朝歌首次派兵讨伐西岐,吉力為何舉薦張桂芳?

作者:俠客說

應該來說,文王姬昌在臨死前吩咐武王姬發和丞相姜子牙不可反叛纣王,前面姬發和姜子牙還是做得很好的。直到收留黃飛虎開始,姬發和姜子牙還沒想過與纣王對着幹,隻是“兵來将擋、水來土淹”而已,收留黃飛虎也隻是因為黃飛虎本是纣王朝中忠臣,受到迫害在朝歌已無法容身的原因。但直到晁田和晁雷投靠了西岐,聞仲一下子慌了神。為何?因為當初會派晁田、晁雷到西岐檢視情況就是怕西岐方面會造反,這時候西岐方面不僅收留了黃飛虎,還招降了晁田晁雷,聞仲覺得西岐久後肯定會造反,于是就想派一路兵馬去讨伐西岐。這時候,吉力就向聞仲推薦了青龍關總兵張桂芳,原文是這麼說的:“吉立曰:‘老爺欲伐西岐,非青龍歇業桂芳不可。’”為什麼吉力向聞仲舉薦張桂芳?因為這張桂芳還是有些本事的,不過在人才濟濟的纣王朝中,張桂芳本事不算特别大。此時的西岐,會道術的隻有姜子牙一人,其他人即使南宮适再勇冠三軍,也隻是個不會道術的凡人,面對張桂芳勝算不大。

《封神演義》:朝歌首次派兵讨伐西岐,吉力為何舉薦張桂芳?

張桂芳也沒有辜負聞仲的信任,初次和西岐方面對戰,張桂芳自己還沒出手,手下副将風林就斬了文王的第十二子姬叔乾。然後,張桂芳與風林一同出戰,又生擒了周紀和南宮适,若非黃飛虎的弟弟黃飛彪、黃飛豹動作快,連黃飛虎都會被生擒,可以說取得了巨大的勝利。張桂芳能取得這等勝利,這與張桂芳及副将風林都有道術密切相關。當時張桂芳剛剛兵陳西岐城外時,黃飛虎就對西岐衆人說了:“張桂芳乃左道傍門術士,有幻術傷人……此術異常。但凡與人交兵會戰,必先通名報姓。如末将叫黃某,正戰之間,他就叫:‘黃飛虎不下馬更待何時!’末将自然下馬。故有此術。似難對戰。丞相須吩咐衆位将軍,但遇桂芳交戰,切不可通名。如有通名者,無不獲去之理。”這其實是小說裡常見的魂系攻擊,把對手的魂魄叫散了或收了去,對手自然倒地。

這類法術遇到哪吒就沒用了,因為哪吒是蓮花化身,沒有三魂七魄,是以在《封神演義》中,凡是針對魂魄的法術攻擊對哪吒一律失效。隻不過,哪吒是個例外,世界上到哪裡去找到很多跟哪吒類似的人,是以,哪吒是特例沒有普遍性,張桂芳的法術還是挺有效的。姜子牙沒有辦法,隻好高挂免戰牌。然而,張桂芳的法術卻有一個非常天然的弱點,他必需知道對手的姓名(當然這裡不知道如果對手故意給張桂芳假名字,張桂芳的法術還是不是能夠奏效),法術才能有用。如果戰場上,對手一言不發,上來就打,實力還比較強,相信張桂芳也不能戰勝對手。

《封神演義》:朝歌首次派兵讨伐西岐,吉力為何舉薦張桂芳?

另外,還有一點,如果一次性多來幾個人,張桂芳總不能一個個去問别人叫什麼名字吧!是以,像黃飛虎原來是纣王朝中的武成王,周紀又是黃飛虎部将,和張桂芳也可算是老同僚了,張桂芳肯定認識黃飛虎和周紀,要把他們倆個叫下馬來,實在是再容易不過了。要是遇到一個不認識的敵人,敵人不告訴張桂芳名字,雙方就隻能硬碰硬憑實力了。有了經驗之後,西岐方面就多人圍攻張桂芳了,這個時候張桂芳即使把人魂魄叫散的法術,也來不及使用了。可能有人又會說,西岐方面以多欺少,這就不能這麼說了,戰場上自然是以打勝仗為最終目的,隻要不随意去殺傷非戰鬥人員就不算不講規矩。況且如果每次上戰場都是一對一什麼的,那還要兵法有什麼用。就算是一戰之後的《日内瓦公約》,它也隻是針對非戰鬥人員的,即使情報人員都不在此列,是以,西岐方面圍攻張桂芳,這本身就是戰場上很平常的一件事情。

總的來說,張桂芳是有本事,隻不過他的本領缺陷太大,終于還是被人找到了破綻,最後架不住圍攻,自殺而死。雖然《封神演義》裡面講的是天命,但像張桂芳這樣的忠臣還是挺令人尊敬的。

《封神演義》:朝歌首次派兵讨伐西岐,吉力為何舉薦張桂芳?

諸君以為何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