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雙男主劇不搞“耽改”搞什麼?

作者:娛樂資本論

作者|阿po

李現可能沒有想過,新播出的近代革命劇《群星閃耀時》第一個最出圈的話題詞條會是#李現第一個男男cp#;兩位硬漢張彬彬與代旭的醫療劇《手術直播間》,被觀衆直接按頭做了晉江雙強耽美熱文的代餐;去年年底的校園聯考劇《鳴龍少年》雖然劇情走向逐漸變癫,但學生組裡被狂嗑ABO設定的李燃和沈耀,至今仍然活躍在綜藝裡奉獻售後。

耽美IP改編影視劇消失的三年裡,觀衆一點兒沒少看雙男主劇,一點也沒少嗑雙男CP。

雙男主劇不搞“耽改”搞什麼?

影視行業第一次出現,産品無法滿足市場需求時,市場觀衆自發創造産品來滿足需求。劣勢在于,同人女多少缺乏了一些正大光明嗑CP的認同感;優勢在于純屬“觀衆自願”,和影視劇裡的角色、演員無關,甚至還多了一些“暗中嗑CP”的禁忌快感。

“又愛又恨,躊躇不前。”制片人葉子形容當下不少制片人的心态。

想做雙男主劇,又怕用力過猛,究竟要拿捏怎樣的分寸?葉子看見過又太多同行有這樣的疑慮,這也是網際網路語境之下,為題材賦予的一柄“雙刃劍”。

這一題材究竟是否能夠抓準“耽改消失”的時機完美上位?可以聽聽部分從業者的聲音。

雙男主劇不搞“耽改”搞什麼?

雙男主劇要“營銷後置”,

原創劇本“爆CP”幾率高

“首先,你就不要心術不正,總想靠雙男主搞個大爆款。”文學策劃雪花告訴娛樂資本論(id:yulezibenlun),爆了幾部耽改劇之後,眼紅的制片人有不少。

自從2022年耽改題材受限之後,2023年的春節檔電視劇《狂飙》和電影《流浪地球2》接連爆出出圈CP:

前者以安欣×高啟強的正邪對立宿敵CP為雙男主原點,兩人各自輻射出高啟強×高啟盛的骨科CP、安欣×李響的同袍CP;後者也以吳京飾演的劉培強與劉德華飾演的圖恒宇為雙男主原點,兩個人各自輻射出圖恒宇×馬兆的師徒CP,以及劉培強×Moss的“莫強求”人機CP。

這兩部作品的特色是不止有雙男主撐場面,雙男主與配角之間,配角與配角之間,幾乎都能牽連出不同的CP,可謂眼花缭亂,滿足了各種口味觀衆的需求。

但是雪花強調,這兩部作品本身是特例,其大爆的基礎在于故事紮實,春節檔期間,一部在央視播出,一部在院線上映,國民度的起點就高,輻射觀衆範圍廣闊。CP紅利對于這兩部劇來說,應該是彼此成就的,即作品熱度高帶動CP更容易出圈,CP喜好增加助推作品熱度升溫。

雙男主劇不搞“耽改”搞什麼?

“其實要不要通過雙男主來吸引觀衆,這應該是播出期宣傳營銷環節應該考慮的事情。”雪花直言,在她的觀察中,耽改劇之外的大部分雙男主劇,如果誕生了比較火熱的CP,都是無心插柳的結果,這就需要在播出期時,營銷團隊通過預判以及即時輿情對營銷方向做把控了,盡量不要幹預内容創作階段。

有過多年負責影視劇宣傳經驗的林楚認同這一說法。在三年耽改劇連出爆款的時代,既然買了耽改原著,自然也是奔着CP閱聽人基礎的紅利去的,創作者在内容階段加強CP人物關系是一種“還原式改編”,不牽扯内容幹預。但在耽改劇受限之後,就大可不用顧忌“還原”的問題。

不少火熱的CP都是播出期觀衆自己“嗑”到的,林楚回憶這一年來最為典型的就是《鳴龍少年》裡李燃×沈耀的CP,李燃是劇中“差生五人組”中的一位,主角光環加身,沈耀是與李燃作為“人生對照組”的,設定幾乎完全相反的配角存在。恰恰是因為這個“對照”,兩人又同居一個屋檐下,讓觀衆産生了“反差與互補”的感覺,這也是雙男主之是以會被“拉郎湊對”的要素之一,是“CP宿命”的重要基礎。

雙男主劇不搞“耽改”搞什麼?

《鳴龍少年》李燃x沈耀的“燃耀cp”

這部劇在播出階段的後期,因為劇情是否真實了不小的争議,不少觀衆為了關注“燃耀CP”的走向,堅持看完,對劇宣來說一定是好事。扮演者王锵與李明德至今還能在綜藝《無限超越班2》裡吃到一部分CP濾鏡的紅利,也算是給觀衆和CP粉的售後營業。

當一部影視作品有了“CP紅利”之後,營銷團隊都不敢想象自己能有多事半功倍。林楚笑言,“事先預謀的拉郎可能會有風險,審查風險、播出風險、效果不如預期,這些都是不可預估,反而是自然發酵最好,自來水一看就是真情實感,營銷再适當順水推舟。”

編劇Ellen告訴小娛,去年她收到過某甲方的委托,希望把耽美IP大幅修改,除了人物關系之外,所有相關名稱和情節排序都變化和打亂,希望可以借此在版權尾期消耗IP,不至于浪費,可惜因為和IP作者始終無法達成一緻而流産。

雙男主劇不搞“耽改”搞什麼?

“現在手上還有耽美IP的似乎成了一種負擔和浪費,割席,确實是一種好方法,也是一種難辦法。不如回到原點,讓編劇們施展一下原創能力,畢竟大部分時候不是編劇不能寫原創,而是原創委托實在太少了,制片人都希望借IP基礎省時省力。”

Ellen和雪花都覺得,或許未來在雙男主劇領域能有更多機會誕生好的原創劇本,《獵罪圖鑒》《狂飙》《流浪地球2》《封神三部曲》《鳴龍少年》這些有過大熱雙男CP的作品都是原創本,長期得不到原創機會的編劇,在此賽道發力,會是個不錯的選擇。

雙男主劇不搞“耽改”搞什麼?

比起耽美IP,女觀衆更愛“男色”

有好的内容又有好看的雙男CP自然是“雙男主劇”最好的情況,畢竟雙男主劇作為“耽改劇代餐”,還是要符合耽美閱聽人的要求,也就是“美”。

雖然女觀衆對于“男色”的門檻不高,但《虎鶴妖師錄》這樣用笑星蔣龍來搭白淨小生張淩赫,多少還是有些突破觀衆的審美觀念。《雙探》裡段奕宏配大鵬也有些過于“叔系”和硬派,故事本身沒有給雙男主湊CP的意圖,同時也斷絕了一條“雙男CP”的營銷後路。

古裝漫改劇《大理寺少卿遊》憑借劇中男主李餅與男三邱慶之的“邱餅CP”,盤活了這部品質一般劇,應該是從演員到主創都沒有料到的事情。從事劇宣工作的林楚表示,曾聽說該劇成片品質在播出前的看片階段并不盡如人意,沒想到播出完結之後,#邱餅#超話甚至可以一躍登上角色超話排名Top3,活躍度極高。

雙男主劇不搞“耽改”搞什麼?

“邱餅CP”的扮演者丁禹兮和魏哲鳴,是典型“甜寵劇男主”出身的演員,各自都有過極具代表性的甜寵劇作品,并且至今為止,丁禹兮在頭部偶像劇賽道、魏哲鳴在腰部甜寵劇賽道,都是制片人的梯隊首選男演員。

林楚笑言,如今兩位甜寵男演員的社交平台控評文案竟然成了雙男CP粉的領地,比起“唯粉要不要和CP粉開撕”這件事,可能“唯粉大傻眼”的幾率會更高。

雙男主劇不搞“耽改”搞什麼?

《大理寺少卿遊》截修來源于網友

“偶像劇的女觀衆,口味最刁鑽。”制片人葉子并不意外,丁禹兮和魏哲鳴這樣的雙男CP可以說是“甜寵男主嚴選”了,尤其是言情甜寵偶像劇中受歡迎的男演員,大部分在情感戲的發揮方面比較好,容易讓觀衆共情,這種情緒除了男女CP之外,可以用于和任何角色之間的對手戲,一旦人物之間的情緒表達到位,觀衆被感染,也就很容易“嗑到了”。

類似的還有《民國奇探》裡胡一天飾演的路垚和張雲龍飾演的喬楚生,二人CP超話為#一路楚垚#,簡稱#生垚#CP,在《老福特2024同人cp排名》的國産劇CP部分依然占據高位。

雙男主劇不搞“耽改”搞什麼?

兩位演員同樣是“甜寵男主嚴選”,新劇的女演員搭檔換了幾茬,就連現實中的女朋友也不斷在熱搜中暴露于大衆視野,卻絲毫沒有影響CP粉的心情。

甚至有CP粉笑言,“路垚一句‘他是我男朋友’打敗99.99%耽改劇”,但普通觀衆仍未覺得劇情“可疑”,正是這種半真半假玩笑般的處理方式,同時保全了嗑CP與不嗑CP的兩個圈層觀衆,可以說頗為高明。

雙男主劇不搞“耽改”搞什麼?

《民國奇探》截修來源于網友

林楚向小娛解釋,女觀衆嗑角色CP一定比嗑RPS(真人CP)安全,觀衆因為角色和劇中人物關系喜歡上的兩個人,本質還是虛構的人物,就像二次元喜歡紙片人一樣,既能夠保持嗑CP的初心,又不易塌房其次。

另外,不少女觀衆對雙男CP的包容性和專注度都會很強,比如《流浪地球2》中,劉培強有妻子,但嗑“莫強求”的閱聽人和嗑劉培強夫妻的觀衆,彼此之間并不産生互相影響。

“以前要拍耽改劇,可能會擔心怎麼把書粉心中的紙片人轉化成符合她們心意的真人,現在既然不能改了,就專注選适合角色的演員和女觀衆喜歡的高顔值男演員就可以了。”

雙男主劇不搞“耽改”搞什麼?

雙男主劇的“紅利區”在哪裡?

從萬衆期待到無法播出的耽改IP劇們,大多“栽”在了仙俠古偶題材上,這類題材偏向于事件輔助人物關系,是女頻題材的重災區。

雙男主劇不搞“耽改”搞什麼?

想要避開耽改IP走過的“彎路”,事件感強、硬核情節豐富的強類型題材是不二的選擇。

從一度盛極一時又被迫受限的罪案劇,到《士兵突擊》《我的團長我的團》一類軍旅劇,都是可以大量容納男性群像的題材,恰好這兩部軍旅劇也是很多人嗑CP的起點。

事實上,強類型劇對于男性角色的需求量也比較多,從雙男主到男性群像,都非常常見,比如軍旅、懸疑、探案、特殊職場、古裝武俠這些都是男性角色為主并且群像幾率偏高的題材賽道,也是近幾年雙男主劇的高發區。

雙男主劇不搞“耽改”搞什麼?

AI作圖 by娛樂資本論

強類型劇裡雙男主與男性群像頻出,不難了解,編劇Ellen舉例,“在觀衆潛意識裡,男性代表理性,女性代表感情,這是當下市場階段裡不可改變的事實。是以懸疑探案這類劇情中需要講求理性邏輯的題材,用男性主角的形象來貼近觀衆心智。

看似理性為主,不玩感性的強類型劇,卻是最适合看男性感情的題材,具體要怎麼做?

Ellen直言,可以直接根據經典戲劇形象《福爾摩斯》裡福爾摩斯與花生的搭配,一文一武、一強一弱、一正一邪、一個天才一個成長、一個逗哏一個捧哏……這些互補的人設都是雙男主懸疑探案劇的标配。

《民國奇探》《獵罪圖鑒》《法醫秦明》這些年代探案、都市探案劇,本質上都是兩個能力與性格互補的搭檔從冤家磨合到互相扶持攜手并肩的過程;《手術直播間》則是醫療職場上的搭檔并肩作戰。

雙男主劇不搞“耽改”搞什麼?

兩個人物之間,基礎人設是互補的,劇情發展中,逐漸變成互相影響和改變,最終互相幫助難分你我,其實是最佳人物關系發展方式,在任何一種性别的角色中都适用。這是編劇Ellen萬試萬靈的創作經驗。

在基礎的标配上,文學策劃雪花認為,還有很多buff元素可以疊加,“男性友誼的基礎方式是講義氣,有江湖氣,一起打一次架就有過命的矯情,冤家變摯友。強類型劇裡就比較适合設定這些‘過命的交情’情節,正好也是女觀衆喜歡看的歡喜冤家關系。”

近期開機的雙男主軍旅劇《合成令》就已經有觀衆“買股”,從公布劇裡可以看到,該劇兩位主角為空軍與坦克兵的陸空搭配,人物關系是互看不爽的冤家到親密無間的戰友,兩位男主都有過男性群像與雙男主片的經驗,被認為是buff疊滿的雙男主項目。

雙男主劇不搞“耽改”搞什麼?

《手術直播間》裡的雙男主,雖然沒有“冤家沖突”的階段,但雙男主醫生鄭仁和蘇雲的起點人設就是一冷一熱、一個寡言一個話痨,雙強搭檔後,鄭仁抱着萌貓求助蘇雲,預示着“孤狼”般的天才醫師從此有了唯一的依賴,直至結局時鄭仁在蘇雲面前袒露擔憂再合宿。

其他buff元素還可以像《雙面神探》《追風者》的雙男CP在相似人物關系的變化上增加了“師徒”屬性,《狂飙》加上了“宿敵”屬性,《大理寺少卿遊》加上了“竹馬變宿敵”的雙重buff……

雙男主裡加入參照者的“三人關系”,也可以比較容易加速主要人物關系的變化。

“我的社交平台既沒有追《追風者》的朋友,也沒有王一博的粉絲,但沈圖南和魏若來的CP還是被刷到我的首頁了,師徒确實好嗑。” 文學策劃雪花告訴小娛,這種寵愛與忠誠的師徒CP一直是比較好嗑的人物關系之一,尤其是《追風者》中,沈圖南在有兩個徒弟的情況下,黃秘書的角色襯托出了沈圖南對魏若來的偏愛。

雙男主劇不搞“耽改”搞什麼?

這種對比的做法在《鳴龍少年》裡也有相似,原本看似應該是李燃官配的女生程雨彬,硬是在沈耀的對比之下,讓觀衆放棄了官配的念想。李燃和沈耀還有着另一種常見且好嗑的人物關系,就是從針鋒相對到互相扶持。

隻不過有優勢也有劣勢。疊加的故事感buff越多,自然觀衆嗑到的幾率增高,甚至CP粉的粘性與長尾效應更容易增強。同時也為編劇如何在劇情裡合理增加人物關系的buff、導演如何把握其中的分寸感、男演員如何更加細膩地把情感表達出來,都增加了不小的難度。

雙男主劇不搞“耽改”搞什麼?

在過去的未能播出的耽改IP劇裡,因為大型古裝題材較多,導演仍然局限在擅長古偶的香港導演群體中,但長期被诟病行活的香港導演也有各自明顯的短闆。在一些待拍或者待播的雙男主劇裡,精品青春劇導演劉暢、氛圍感導演陳宙飛、現實題材大導張黎紛紛“下場”,雙男主劇的精品化趨勢也已經非常明顯。

或者雙男主劇的存在本不應該成為“代餐”,而是好的作品自然可以吸引不同圈層觀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