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券商并購再起,國聯證券20億定增拟購民生證券,或擺脫虧損窘境

作者:钛媒體APP
券商并購再起,國聯證券20億定增拟購民生證券,或擺脫虧損窘境

5月14日晚間,國聯證券(601456.SH)公告披露重大資産重組預案,并釋出複牌公告,A股股票将于15日開市起複牌。15日複牌後,國聯證券漲停開盤,漲停價封單一度超820萬手(近95億元)。

钛媒體APP了解到,在國聯證券此次收購之前,其控股股東國聯集團曾于去年斥巨資高溢價拍下民生證券的股權。财務資料顯示,民生證券近幾年的業績表現整體較為突出,算得上是優質資産。對比起來,國聯證券2023年則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境,2024年第一季度更是出現虧損。業内普遍認為,此次國聯證券收購民生證券後,兩家券商能在優勢互補中實作更好的整合。

從91億收購跨向100%控股

當民生證券原第一大股東“泛海系”深陷債務危機後,作為旗下最優質資産之一,民生證券的34.71億股股權“花落誰家”一度備受市場和監管關注。

2023年3月15日,民生證券股權拍賣落槌,國聯證券大股東國聯集團最終勝出,以91.05億元接手民生證券近35億股股權,較起拍價58.65億元溢價55%。當年12月13日,證監會釋出《關于核準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變更主要股東的批複》,核準國聯集團為民生證券主要股東,對國聯集團依法受讓民生證券34.71億股股份無異議。

随着股權變更落定,民生證券正式被納入國聯集團麾下,昔日“投行黑馬”會如何與國聯集團旗下的國聯證券進行整合,便引發了各界的猜測。

昨晚的公告給出了答案。

據公告披露的資訊顯示,國聯證券拟發行A股股份購買國聯集團、上海沣泉峪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等46名主體合計持有的民生證券100%股份。目前,标的公司的審計、評估工作尚未完成,本次發行股份購買資産所涉及的交易價格,将以符合《證券法》規定的資産評估機構出具并經有權國資監管機構備案的評估報告的評估結果為依據,由交易各方協商确定。經交易各方友好協商,本次重組的股份發行價格為定價基準日前120個交易日A股股票交易均價,即11.31元/股。

同時,國聯證券拟向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發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資金。本次募集配套資金總額不超過人民币20億元(含本數),且發行A股股份數量不超過2.5億股(含本數),最終以經上交所稽核通過并經中國證監會作出注冊決定的募集資金金額及發行股份數量為上限。本次交易募集配套資金扣除中介機構費用及交易稅費後,拟用于發展民生證券業務。

5月14日晚間,時代出版(600551.SH)、索菲亞(002572.SZ)、北京利爾(002392.SZ)等公司先後釋出公告稱,拟向國聯證券出售所持民生證券股份,并以标的資産認購國聯證券新增發行的A股股份。

或借民生證券擺脫發展窘境

資料顯示,1986年成立的民生證券,發轫于鄭州,發展在北京,後轉戰上海,是國内最悠久的老牌券商之一。10年之前其就有着“投行黑馬”的标簽,後因項目違規投行業務受重創。

2016年底,證監會山東監管局原黨委書記馮鶴年加盟民生證券,其投行業務再次異軍突起。彼時,馮鶴年宣布,從2021年8月起算,用三年時間登陸資本市場,完成獨立IPO上市目标。

2022年中,馮鶴年被帶走調查。2023年初,馮鶴年被開除黨籍,沒收所得且被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随着馮鶴年被調查,民生證券近35億股權被拍賣,其上市路變得愈發艱難。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高層變化,但這并未影響民生證券投行業務近幾年快速發展,正是由于其投行業務一直穩居行業前列,還形成“三中一華一民”的市場格局。近五年,民生投行在IPO過會數量、承銷保薦收入和在審項目數量均位列行業前列。據Wind資料統計,民生證券IPO項目2023年過會18家,過會數量排名行業第三;發行上市20家,行業排名第四;承銷及保薦費用收入排名行業第四位。截至2023年底,在審IPO數量排名行業第五。

此外,民生證券的業績也一直在加速發展。年報資料顯示,2019年—2021年,民生證券年營收分别為26.88億元、36.2億元、47.26億元;對應淨利潤為5.32億元、9.19億元、12.23億元。2023 年度,民生證券營業收入為37.98億元,同比增長50.05%,2022年為25.31億元,淨利潤為6.83億元,同比增長209.04%,2022年淨利潤為2.21億元。

對比之下,國聯證券近兩年的業績就顯得不盡如人意。2023年公司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困境,其營業收入約29.55億元,同比增加12.68%;但6.713億元的淨利潤,卻同比減少12.51%;到了2024年第一季度,國聯證券受自營業務虧損拖累,營收淨利更是雙雙下滑,并出現虧損的情況。公司在今年一季度實作營收1.73億元,同比下滑74.44%,虧損2.19億元,同比盈轉虧。

可以預見,在收購民生證券後,國聯證券自身的業績和規模都能夠得到一定的提升。

券商合并腳步加快

钛媒體APP注意到,今年以來,行業内頻繁發生股權變動事件。除了國聯證券和民生證券之外,5月8日,浙商證券(601878.SH)釋出公告稱,公司将參與國華能源投資有限公司所持國都證券4.49億股股份的競拍。

而此次買入國都證券股份,也并非浙商證券首次出手。今年3月29日,浙商證券就釋出公告,拟通過協定轉讓方式,受讓重慶信托、天津重信、重慶嘉鴻、深圳遠為、深圳中峻分别持有的國都證券4.7170%、4.7170%、3.7736%、3.3089%、2.6289%股份,合計股份為19.1454%。本次受讓成功後,浙商證券将成為國都證券的第一大股東。

除了上述的券商之外,近年來,包括平安證券與方正證券(601901.SH)、華創證券與太平洋證券也被傳出存在并購的可能。

業内人士表示,證券公司并購重組符合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支援國有大型金融機構做優做強”的要求。近年,中國的金融監管機構多次表态鼓勵打造航母級頭部證券公司,即中國的“超級投行”,通過頭部券商并購重組,以改善國内券商行業“多而不大,大而不強”現狀,提升中國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的綜合競争力。券商并購重組,不僅對證券行業很重要,對中國金融市場發展與戰略目标落地也意義非凡。(本文首發钛媒體APP,作者|于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