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世界正畸健康日】正畸治療“早”知道

作者:家庭醫生報

5月15日是第八個世界正畸健康日,今年的主題是“粲然一笑煥新生”。随着正畸治療的不斷普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了“牙套族”的行列。那麼,矯正牙齒是否有年齡限制?矯正是否會引起牙齒松動?正畸拔牙是否會影響健康?摘下牙套後,正畸治療就結束了嗎?針對這些問題,特此采訪了中華口腔醫學會正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院正畸科主任金钫教授。

【世界正畸健康日】正畸治療“早”知道
【世界正畸健康日】正畸治療“早”知道

幾歲開始矯治牙齒?

矯正有年齡限制嗎?

開始矯正牙齒的最佳時機是恒牙早期階段(12歲左右)。但是,如果在恒牙期之前就出現颌骨發育問題,或可能影響顱颌面正常發育的問題時,則需要進行早期預防或阻斷性矯治。比如,常見的反(俗稱“地包天”),治療的最佳時機是3.5歲﹣5歲,反的早期幹預,可促進上颌骨的正常發育、抑制下颌骨的過度發育,進而避免更嚴重的骨性錯發生。另外,乳牙和恒牙替換異常、不良口腔習慣等也需要盡早糾正,為颌骨的生長發育創造良好的條件。是以,建議兒童從2歲半開始定期口腔健康及口腔正畸檢查,及時早期幹預可減少錯畸形的發生及嚴重程度。

理論上講,牙齒矯正沒有年齡限制,即任何年齡都可以做口腔正畸治療。成年人的颌骨已經停止發育,牙齒矯正的難度、風險、時間均較兒童增加,但是隻要牙周、颞下颌關節等基礎條件許可,仍然可以進行正畸治療。

【世界正畸健康日】正畸治療“早”知道
【世界正畸健康日】正畸治療“早”知道

矯正牙齒會引發

牙疼或牙齒松動嗎?

患者經常會有這樣的疑惑:我做了矯正,年紀大了以後牙齒會不會松動呢?這種擔心大可不必。正常的矯正加力不會引起牙齒松動,雖然會有輕微的疼痛,但也隻是暫時的。

在正畸治療過程中,牙套的矯治力會引起牙槽骨等硬組織和牙周膜、牙龈等軟組織改建,進而使牙齒移動到新的位置。初戴及每次複診加力後,牙齒感到輕度疼痛是正常現象,一般可在一周内自行緩解。另外,牙齒在移動過程中會出現短暫的、輕微的松動,矯治結束之後就會在新的位置穩固如初。在矯正過程中對牙齒施加科學和适宜的力是關鍵,正畸醫生也會在矯治過程中持續關注牙齒和牙周健康。是以,矯正牙齒一定要專業的正畸醫生來操作。

【世界正畸健康日】正畸治療“早”知道

矯正牙齒為什麼要拔牙?

拔牙影響健康嗎?

很多人會談“拔牙”色變,那麼不想拔牙,能解決正畸問題嗎?首先要明确的是,每一位正畸醫生在設計方案時,對于拔牙都是很謹慎的,非拔不可才會考慮拔牙的治療方案。那麼,什麼情況需要拔牙矯正呢?牙齒的周圍是牙槽骨,俗稱牙床,牙齒需要整齊地站立在牙床中才能高效行使功能。當牙床過小不足以容納所有牙齒時,牙齒隻能錯位、傾斜地擠在牙床邊緣,這時就需要通過拔牙騰出空間,才能排齊所有的牙齒。第二種情況,牙齒雖然很整齊,但牙齒和嘴都前突,為了改善側貌,也需要通過拔牙獲得空間來後移前突的牙齒,建立協調的側面輪廓。而拔幾顆牙、拔哪幾顆牙,是醫生全面、綜合分析個體情況後得出的結論。通常,拔單顆牙來進行矯治會比較謹慎,因為這樣容易引起牙弓的不對稱,此外還要兼顧上下牙列的比對關系。

拔牙影響健康嗎?每顆牙齒都獨立存在于自己的牙槽窩中,互相并不影響,拔牙不會危害相鄰牙齒,不會影響咀嚼功能和身體健康。醫生會利用拔牙的間隙,移動、排齊其他牙齒并慢慢關閉拔牙間隙,最終關閉拔牙間隙。

【世界正畸健康日】正畸治療“早”知道

摘下牙套後

正畸治療就結束了嗎?

“戴了兩年半的牙套,終于要拆了!”摘下牙套是不是就可以一勞永逸,高枕無憂了呢?不是的!摘下牙套隻是保持階段的開始,通過佩戴保持器來維持正畸治療的成果。那麼為什麼要佩戴保持器呢?正畸是通過對牙齒施加适當的外力,排齊牙齒,矯正咬合關系,改善畸形。首先,牙齒矯治後有退回到原來位置的傾向;其次,牙齒移動到新的位置以後,牙周圍的硬組織、軟組織等都需要時間改建,适應牙齒的新位置;第三,咬合的平衡尚未建立;而保持器就是防止反彈複發的利器。

那麼,保持器需要佩戴多久呢?正常建議是保持兩年時間,第一年全天佩戴,第二年晚上佩戴即可。有些特别嚴重的錯畸形甚至颌骨畸形正颌手術後的成人患者,還建議終身夜間佩戴保持器。常見的保持器有透明壓膜保持器、哈雷保持器、舌側保持絲等,根據個人情況聽從正畸醫生的建議。如果保持器丢了、壞了,一定要及時聯系醫生重新制作新的保持器,不要讓幾年的矯治效果付諸東流。

【世界正畸健康日】正畸治療“早”知道

來源: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院

通訊員:梁夏

編輯:劉正輝 黃萌楣

審校:陳師睿

核發:戴利紅

圖檔:本文部分圖檔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