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深耕“一節一賽” 13年 彭水文旅融合與區域發展的共赢之道

作者:長江網

“踩花山喲,嘿诶踩踩踩……”

蚩尤九黎城,苗鄉兒女穿着節日盛裝,同唱嬌阿依、共舞踩花山,每年一屆的苗族踩花山節,已成為彭水規模最大、影響最深的文旅活動,今年将舉辦2024第十三屆中國烏江苗族踩花山節暨中國·彭水水上運動大賽(以下簡稱“一節一賽”)。

深處武陵山腹地,位于烏江之畔的彭水,是全國苗族聚居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自治縣。13年前,“一節一賽”首次舉辦,養在深閨的彭水由此走進人們的視野,人們從熱鬧的現場看到,這裡悠久的曆史文化、秀美的自然山水、厚重的人文底蘊和濃郁的民族風情。

借“一節一賽”搭台文旅,一起走進彭水,看彭水如何通過節賽打造國際知名旅遊城市。

節賽搭台

擦亮苗鄉秀出“最炫民族風”

初夏的彭水,陽光鋪滿了碧綠的烏江,波光粼粼。

蚩尤九黎城,人頭攢動,彩旗飄揚,随着一聲激昂的号角聲響起,2024第十三屆中國烏江苗族踩花山節暨中國·彭水水上運動大賽正式拉開帷幕。

站在人群中,身着盛裝的苗族男女老少,手牽手、肩并肩,在廣場上圍成一個個圓圈,随着音樂的節奏起舞。這一刻,彭水沸騰了,整座城市都沉浸在節日的歡樂之中。

回溯曆史,2011年首屆中國·彭水水上運動大賽的舉辦,無疑是彭水文旅發展的一個裡程碑。當時,彭水急需找到一條适合自己的發展道路,而摩托艇聯賽的引入,不僅為彭水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度和人氣,也為彭水的旅遊産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深耕“一節一賽” 13年 彭水文旅融合與區域發展的共赢之道

彭水“一節一賽”。通訊員廖唯攝

“這是我第一次來彭水參加踩花山節,真是太震撼了!萬人共舞的場面讓我感受到了苗族同胞的熱情和團結。同時,水上運動比賽也讓我大開眼界,看到了選手們的高超技藝和拼搏精神。”一位來自重慶的遊客表示。

“‘一節一賽’是我們彭水最盛大的節日之一,也是我們展示苗族文化和旅遊資源的重要平台。看到這麼多遊客來到彭水,感受我們的熱情和文化,我感到非常自豪和開心。”彭水人民自豪地告訴華龍網記者。

彭水地處武陵山區,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這裡山水相依,景色秀美,同時又是苗族等少數民族的聚居地,民族文化豐富多彩。

這些獨特的文旅資源,通過每年一屆的賽事,成功地轉化為經濟優勢,擦亮了“世界苗鄉”的品牌,推動了當地旅遊業的快速發展。

以節賽搭台,經濟唱戲。2023年,彭水GDP增長8.2%,其中接待遊客數量、旅遊綜合收入分别增長51.8%、53.1%,連續五年入選全國縣域旅遊綜合實力百強縣。

創新思路

探索文旅深度融合新路徑

時間匆匆走過13年,“一屆一賽”也在彭水連續舉辦了十三屆,每一屆都各有新意。

強化賽事品牌。引入國家體育總局、市文化旅遊委等各大品牌項目和精品賽事,綠水青山中國休閑運動挑戰賽、街舞大賽渝東南片區賽等,逐漸形成一批獨具特色的文化旅遊品牌賽事;

展示世界苗鄉。堅持活動與民族風情、生态資源、傳統文化相結合,萬人同跳踩花山節、漂流大賽、戶外運動挑戰賽等,充分展示世界苗鄉文化内涵;

注重群衆參與。每年的“一節一賽”,設計了一系列群衆喜聞樂見、能看能聽、能說能唱、能耍能玩的節賽活動,實作全民參與、全民推廣。

深耕“一節一賽” 13年 彭水文旅融合與區域發展的共赢之道

蚩尤九黎城夜景。彭水縣委宣傳部供圖

“一節一賽”舉辦的13年裡,彭水阿依河景區成功建立國家5A級景區;烏江畫廊、摩圍山、蚩尤九黎城成功建立國家4A級景區;鞍子羅家坨苗寨、善感周家寨、太原泉水漁都成功建立國家3A級景區;摩圍山建立為市級旅遊度假區;九黎城、摩圍山被評為重慶市中國小生實踐教育基地……

“一節一賽”的連續舉辦,彭水的文旅産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優勢。一方面,彭水依托自身獨特的山水風光和民族文化,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産品;另一方面,彭水積極引進外部資源,與各大品牌項目和精品賽事合作,不斷提升節賽的品質和影響力。

“随着‘一節一賽’影響力不斷擴大,彭水百姓也得到了實實在在的發展紅利。”彭水縣有關負責人介紹。

每年這個時候,當地餐飲爆火,各種特色美食、民宿、交通線路等應運而生,為遊客提供了更加便捷和舒适的旅遊體驗。此外,彭水還依托“一節一賽”,積極打造生态農業、鄉村旅遊等新興産業,進一步拓寬當地經濟發展空間。

從最初的嘗試到如今的品牌化、産業化運作,彭水的“一節一賽”不僅成為了當地最具規模和影響力的文旅活動,更探索出符合彭水文旅深度融合的新路徑。

笃定信心

走文化路打造國際旅遊名城

如今,“一節一賽”成為彭水爆火的文旅IP,讓養在深閨的苗鄉走進人們的視野。

“彭水是全國苗族聚居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自治縣,厚植文化底色,我們正加快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國際知名旅遊城市。”彭水縣有關負責人介紹少。

與國際接軌,也對彭水旅遊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為了用好“世界苗鄉”民族特色,不斷更新人文旅遊,彭水以建設民族地區産城景融合發展示範區為目标,全面梳理具有彭水特色的苗族文化元素,融入到遊、購、娛、住、行等旅遊産業各個環節,凸顯文化個性魅力。

深耕“一節一賽” 13年 彭水文旅融合與區域發展的共赢之道

鞍子苗寨。彭水文旅委供圖

其中,在苗食上既打造大衆美食,又打造好高端苗王宴,讓美食變成商品;在苗繡上,既觀賞體驗,又延伸産業鍊,成為旅遊産品;在苗藝上,傳承和發揚好苗家技藝,将一些民間技藝以動态展示方式讓遊客參與互動;在苗歌上,不斷提升苗歌傳唱度;在苗舞上,進一步編排好形式多樣的苗族舞蹈,鼓勵開展苗舞教學,讓苗族舞蹈傳承下去。

同時,推動烏江畫廊水上運動公園、萬足水上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建設,完善碼頭、遊船、水上遊樂設施等配套項目,豐富水上賽事、水上體驗等親水項目,策劃建設摩圍山至阿依河旅遊索道項目,推動烏江畫廊旅遊示範帶旅遊線路形成大環線,加快推進渝東南會展中心及接待設施群等項目高标準建設,提高接待能力和服務水準,建構“江上養眼、岸上養心、山上養生”的立體化發展模式。

2023年以來,“特色農旅融合之路”入選世界旅遊聯盟“旅遊助力鄉村振興案例”,彭水過夜遊客數量增長21.1%,社會零售總額增長9.2%,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46.2%。

做實做優“九苗”“三養”文章,彭水“世界苗鄉”的口碑名副其實,邁上了文旅發展新台階,全縣旅遊發展也由過去的小而分散,向聚焦提升全面邁進。

整個彭水,也是以變得更加活力滿滿。

編輯:朱曦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