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曾見真龍騰華嶽:傅抱石殿堂級磅礴巨制《西嶽雄姿》

作者:新華社
曾見真龍騰華嶽:傅抱石殿堂級磅礴巨制《西嶽雄姿》
曾見真龍騰華嶽:傅抱石殿堂級磅礴巨制《西嶽雄姿》
曾見真龍騰華嶽:傅抱石殿堂級磅礴巨制《西嶽雄姿》
曾見真龍騰華嶽:傅抱石殿堂級磅礴巨制《西嶽雄姿》

Lot 2921

傅抱石 1904~1965

西嶽雄姿

鏡心 設色紙本

144×363 cm. 約47.0平尺

RMB: 40,000,000-60,000,000

曾見真龍騰華嶽:傅抱石殿堂級磅礴巨制《西嶽雄姿》

钤印:傅抱石印

本幅關山月(1912-2000)題:此圖系傅抱石于一九六一年暢遊東北後之遺墨,一九八三年八月,關山月拜觀并記于五羊城。钤印:漠陽、關山月印

出版:

1.《其命唯新—紀念傅抱石誕辰一百周年畫集》,第46-47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2.《傅抱石全集》第四卷,第112-113頁,廣西美術出版社,2008年版。

3.《中國藝術大師一傅抱石》,第214頁,河北美術出版社,2010年版。

4.《百代風範—中國現代繪畫藝術典藏大展作品集》,第276-277頁,西泠印社出版社,2012年版。

5.《閱讀傅抱石》,第206-207頁,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2018年版。

6.《傅抱石山水畫譜》,第38頁,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22年版。

7.《其命唯新——傅抱石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内頁配圖,河南美術出版社,2004年版。

說明:1963年3月,身在杭州陪同長女療養的傅抱石,應國務院外事辦公室副主任兼中國駐緬甸大使李一氓之邀為正式啟用還未滿四年的釣魚台國飯店繪制布置畫。他以華山為題作大幅《西嶽雄姿》後來布置于北京釣魚台國飯店。與此同時,本幅《西嶽雄姿》也是傅抱石為應李一氓所約同時間創作的,尺幅與前述幾乎一緻,構圖、筆墨、意境也大同小異。傅抱石晚年對于大型布置畫,反複錘煉,苦心經營。同時繪制,最後挑選最為滿意者傳遞相關機構。觀之渾厚博大如同裡程碑式一般壯闊。

曾見真龍騰華嶽:傅抱石殿堂級磅礴巨制《西嶽雄姿》

出版封面

曾見真龍騰華嶽:傅抱石殿堂級磅礴巨制《西嶽雄姿》

待細把江山圖畫

傅抱石《西嶽雄姿》賞析

萬新華 江蘇省美術館副館長

1960年9月15日,在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的支援下,傅抱石率領一批長年居于“草長莺飛”的江南畫家組成江蘇省中國畫寫生工作團一行十三人離開南京,“開眼界,擴胸襟,長見識”,曆時三個月,相繼走訪了河南、陝西、四川、湖北、湖南、廣東等六省十幾個大中城市,成為當時中國繪畫界一件極為轟動的大事,同時也将1950年以來中國畫寫生活動推向了一個曆史的高潮。

曾見真龍騰華嶽:傅抱石殿堂級磅礴巨制《西嶽雄姿》

1960年10月12日,傅抱石等在華山莎羅坪

在行程中,傅抱石興緻勃勃,瞻仰革命紀念地,遊覽風光名勝,參觀工礦企業,一路走一路畫,深深地被壯麗的自然風光所感動,并不斷地将個人的主觀感受和歌頌新時代的主題注入畫幅之中。10月12日,寫生工作團抵達玉泉院并向華山進發,晚宿莎羅坪道觀,次日經十八盤登上青柯坪,飽覽西嶽美景。一路上,他還饒有興緻地與寫生團的畫家們談論明代王履《華山圖》的創作。

曾見真龍騰華嶽:傅抱石殿堂級磅礴巨制《西嶽雄姿》

1960年10月13日,傅抱石等在華山清柯坪

西嶽華山,位于陝西省華陰市境内,南接秦嶺,北瞰黃渭,扼守着大西北進出中原的門戶。其海拔兩千一百五十餘米,山勢峻峭奇險,自古以來有“華山天下險”、“奇險天下第一山”之譽。它有東、西、南、北、中五峰,南峰“落雁”、東峰“朝陽”、西峰“蓮花”,三峰鼎峙,人稱“天外三峰”。還有雲台、玉女二峰相輔于側,三十六小峰羅列于前,氣象森森,因山上氣候多變,形成“雲華山”、“雨華山”、“霧華山”、“雪華山”美不勝收。

曾見真龍騰華嶽:傅抱石殿堂級磅礴巨制《西嶽雄姿》

寫生團在華山之麓玉泉院

面對這一切,長年居于江南的傅抱石内心受到了強烈的震撼,目睹太華奇峭的西峰雄姿和變幻的煙雲,不無感慨:“對于長期生活在平疇千裡的江南水鄉的山水畫家,對于長期沉潛在卷軸幾案之間的山水畫家,一旦踏上了‘天下險’的華山,您能禁得住不驚喜欲狂嗎?”他在青柯坪停留數小時,觀其氣勢,察其形态,速寫西峰、青柯坪和東西兩側諸峰,以扼要簡練的線條速寫畫稿多幅,為稍後的華山創作積累了豐富的素材。

曾見真龍騰華嶽:傅抱石殿堂級磅礴巨制《西嶽雄姿》

傅抱石《西嶽雄姿》145×360cm 1963年3月 北京釣魚台國飯店藏

曾見真龍騰華嶽:傅抱石殿堂級磅礴巨制《西嶽雄姿》

釣魚台國飯店18号樓會議廳實景

11月1日,傅抱石經過數日的構思在成都作成《漫遊太華》,題識:“庚子秋深,漫遊太華第一日,宿青柯坪。始寫于成都,抱石并記”,是為其第一幅華山圖。誠然,華山陡峭壁立,直上直下,缺少變化,比較難以入畫。但在傅抱石筆下,卻出人意外。是圖雖為冊頁獨幕喜劇,但小中見大,十分精彩。筆直的山勢,重重疊疊,增強了整體氣勢的雄偉巍峨,再加山間雲霧飄飛,使畫面靈動而活躍了起來。

曾見真龍騰華嶽:傅抱石殿堂級磅礴巨制《西嶽雄姿》

傅抱石《漫遊太華》28.1×40.3cm 1960年 南京博物館藏

後來,傅抱石在旅途中一連創作了多幅華山圖,皆精彩紛呈,如《華山青柯坪》、《華嶽聳翠》等,盡管并未完整描繪華山全貌,但華山險峻、奇崛、雄健的氣象被成功地表現出來。1961年4月,回到南京後的傅抱石完全沉浸在華山圖的經營之中,反複推敲,數易其稿,終于完成《待細把江山圖畫》,真實再現了華山的險峻山姿的雄偉氣勢,題雲:“待細把江山圖畫。庚子深秋,随江蘇國畫家漫遊太華,歸來寫此,并題稼軒詞句。一九六一年四月,傅抱石南京記。”這裡,山峰直入雲霄,氣勢逼人,又雲霧缭繞,虛幻空靈,近景樹木蔥郁,房屋、車輛、遊人井然有序,更能襯托山之險峻。傅抱石根據華山結構肌理,運用獨創的抱石皴式的荷葉皴,用筆極為豪縱,上下翻飛,忽輕忽重,縱橫揮灑,如亂柴積薪,而嶙峋之山岩,勁健之肌理,卻又巨細無遺。其吞吐變幻之神妙,真使人難測其高深!自1961年5月北京“山河新貌——江蘇省中國畫寫生工作團彙報展覽會”展出後,《待細把江山圖畫》引起了極好反響,成為傅抱石後期山水畫中最具影響力的作品之一。

曾見真龍騰華嶽:傅抱石殿堂級磅礴巨制《西嶽雄姿》

傅抱石《待細把江山圖畫》 100×112cm 1961年 中國美術館藏

的确,兩萬三千裡寫生激發了傅抱石莫大的創作熱情。他将自然山水發揮到了極緻,其繪畫藝術由此得到了進一步的升華。以“華山”、“三峽”為代表的自然性題材,是壯麗的北方山水和奇秀的西南風光在傅抱石心靈中的震撼和映現,對他生命最後五年的繪畫創作産生了深刻影響。後來,傅抱石經常以“華山”為題材創作了一大批追求浪漫氣質的作品,或立軸、或長卷、或冊頁、或扇面,樂此不疲,猛刷猛掃,亂而有法,法而不闆,潇灑而健利,闊遠而飄逸,風格向抽象的大寫意方向發展,“抱石皴”再次得到豐富完善。在這些縱橫跌宕的作品裡,多了幾分灑脫和率真,少了一份拘謹和闆滞,傅抱石又恢複了往日“往往醉後”的激情形象。南京博物院就藏有這樣的“華山圖”多幅。

曾見真龍騰華嶽:傅抱石殿堂級磅礴巨制《西嶽雄姿》

在兩萬三千裡寫生途中

曾見真龍騰華嶽:傅抱石殿堂級磅礴巨制《西嶽雄姿》

傅抱石《華嶽松雲》 89.5×96.7cm 1960年代 南京博物院藏

1963年3月,身在杭州陪同長女療養的傅抱石,應國務院外事辦公室副主任兼中國駐緬甸大使李一氓之邀為正式啟用還未滿四年的釣魚台國飯店繪制布置畫。他便以華山為題作大幅《西嶽雄姿》,題雲:“一九六三年三月,傅抱石寫于杭州。”後來,《西嶽雄姿》布置于北京釣魚台國飯店,至今仍在。

曾見真龍騰華嶽:傅抱石殿堂級磅礴巨制《西嶽雄姿》

1960年10月,傅抱石在華山青柯坪所作的速寫稿

說起李一氓,傅抱石早在1955年通過郭沫若即以結識了他。李一氓(1903-1990),四川彭縣人。早年留學法國,曾參加北伐戰争、南昌起義,後任陝甘甯省委宣傳部長、新四軍秘書長等職。新中國成立後,他任世界和平理事會常務理事兼駐會書記。1958年4月到1963年9月任中國駐緬甸大使,1962年後又兼任國務院外事辦公室副主任。1960年5月,傅抱石應李一氓之邀,為中國駐緬甸使館作廳堂布置大畫《長城》。

這裡所要重點介紹的無款《西嶽雄姿》也是傅抱石為應李一氓所約同時間創作的,尺幅與前述幾乎一緻,構圖、筆墨、意境也大同小異,然未及題款。晚年,享有盛譽的傅抱石經常受邀為各類會堂、飯店、機場等建築繪制大型布置畫,奔走于大江南北,為此他一般選擇自己熟悉的題材精心創作。有必要說明的是,在傅抱石後期繪畫生涯中,一畫多稿、多本的現象比比皆是,尤其諸如《西嶽雄姿》這類的大型布置畫更是如此,反複錘煉,苦心經營,還往往同時繪制多件,最後挑選最為滿意者傳遞相關機構。

曾見真龍騰華嶽:傅抱石殿堂級磅礴巨制《西嶽雄姿》

傅抱石 《 西嶽雄姿》 局部

根據傅抱石創作習慣,無款《西嶽雄姿》無疑便是他在1963年3月間留下的一件重要作品。其章法結構基本沿襲了兩年以來《漫遊太華》、《待細把江山圖畫》等構圖模式,西峰高聳出畫外,同時強化西峰的山紋皴法,顯示出華山之美。左面兩個山峰一低一高,高峰聳出畫外。山腳下屋舍幾乎居中,向右樹木郁郁蔥蔥,不斷延伸至畫外。隻是因為是大型廳堂布置,傅抱石在尺幅上增加左右的山體部分,重巒疊嶂,高聳挺拔、氣勢撼人,筆墨則與上述諸件“華山圖”幾乎一緻。而與北京釣魚台所藏《西嶽雄姿》相比,僅少了雲霧和若幹遠峰,而後者則少了山腳下的屋舍之描繪。

曾見真龍騰華嶽:傅抱石殿堂級磅礴巨制《西嶽雄姿》

傅抱石 《 西嶽雄姿》 局部

就技法而言,傅抱石在《西嶽雄姿》中,先用淡墨寫出山體的大概輪廓,在淡墨的輪廓上用淡赭石渲染上去,然後以中墨調和赭石畫出山石的走向及其肌理,待其将幹未幹時,用濃墨焦墨以散鋒筆法寫出,渾然一體。畫面中心山巒所用的皴法是融合了荷葉皴法的散鋒皴,近景處的山用斧劈皴法式的散鋒皴法,遠景處則用亂雲亂柴皴法畫出山的肌理和質感。傅抱石用筆雄肆奔放,以大塊重墨和獨特的抱石皴式的荷葉皴法交替使用,既畫出了山上林木之繁茂,又使山勢有了豐富的變化,既展現了“華山天下險”,也表現華山獨具的特殊美,充滿浪漫主義激情。這裡,“抱石皴”表現山石的結構、質地和植被所具有的多樣變化,都得以完美呈現。它比披麻皴生動,有動勢,更能表現出山石嶙峋的質地,又比斧劈皴運用自如,變化多,更能表現出風化的石質山的多種特征;它比亂柴皴更加豐富,線條有曲有直,亂而有章;它比卷雲皴更富表現力,柔中帶剛,空間感強,真可謂“寓蒼勁于雄渾之中,藏秀美于宏壯之間,集概括與豐富一體,筆力與墨韻同構”。

曾見真龍騰華嶽:傅抱石殿堂級磅礴巨制《西嶽雄姿》

傅抱石 《 西嶽雄姿》

正因為“對于大自然有異常的感受和激動,近乎苦戀的心情”,傅抱石癡迷于華山的自然美景,也潝情于“西嶽雄姿”之創作。從一系列“華山圖”中,我們看到傅抱石的精思竭慮和慘淡經營。他總結創作華山的經驗,不斷錘煉畫面,集中表現華山的磅礴氣勢,大筆皴染,充分顯現出其特有的壯美風光,而華山的雄偉奇秀正契合了傅抱石豪爽率真的才情,更助長了他下筆時的那種盡情揮灑和奔放不羁的意态。在一定程度上說,華山成就了傅抱石,傅抱石也成就了華山!

曾見真龍騰華嶽:傅抱石殿堂級磅礴巨制《西嶽雄姿》

傅抱石刻瑞獅鈕壽山石白文印“傅抱石印”

毋庸置疑,如此《西嶽雄姿》可以說是難得之佳構,無論是尺幅之大,還是筆墨之精,皆值得一書。盡管傅抱石未及題款,是為“美中不足”,然經傅氏家屬補钤白文方印“傅抱石印”,也算是彌補缺失之憾!這枚1962年傅抱石親刻的瑞獅鈕壽山石白文方印“傅抱石印”,如今已由傅抱石六子女捐贈入藏南京博物院。

曾見真龍騰華嶽:傅抱石殿堂級磅礴巨制《西嶽雄姿》

關山月題本幅

曾見真龍騰華嶽:傅抱石殿堂級磅礴巨制《西嶽雄姿》

傅抱石與關山月合影

1983年8月,曾與傅抱石合作《江山如此多嬌》,後連袂東北寫生的關山月(1912-2000)在廣州得見《西嶽雄姿》,欣然題跋:“此圖系傅抱石于一九六一年暢遊東北後之遺墨。一九八三年八月,關山月拜觀并記于羊城”,并鄭重钤上朱文方印“漠陽”、白文方印“關山月印”。雖然時間基本無異,聯系到傅、關兩人之共同經曆,關氏所跋容易令人産生誤解,而認為《西嶽雄姿》乃為東北寫生時之作。其實不然,這也難怪,關山月在東北寫生途中曾親眼目睹傅抱石即興創作《華嶽千尋》(圖11)留存中國美術家協會吉林分會作為紀念,以緻勾起了他多年前的美好回憶。2004年10月,江蘇省人民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聯合舉行“其命唯新—紀念傅抱石誕辰一百周年”系列活動,作為項目之一的大型畫冊《傅抱石》由江蘇省文化廳、江蘇省國畫院主編交上海古籍出版社在活動前夕的7月正式出版。傅抱石的這件無款《西嶽雄姿》即著錄于該畫冊的第46-47頁。2008年2月,陳履生主編《傅抱石全集》由廣西美術出版社出版,《西嶽雄姿》再次著錄于全集第四卷第112-113頁。但需說明的是,編者将其定為“1961年”所作,實乃有誤。根據傅氏創作習慣以及該圖與北京釣魚台所藏《西嶽雄姿》之密切關系,筆者可确鑿斷定其創作年代同為“1963年3月”,特此更正,希望能引起同好們的注意。

曾見真龍騰華嶽:傅抱石殿堂級磅礴巨制《西嶽雄姿》

江山如此多嬌

曾見真龍騰華嶽:傅抱石殿堂級磅礴巨制《西嶽雄姿》

傅抱石《茅山雄姿》北京拍賣會2017春拍第2245号拍賣品,成交價1.87億元

曾見真龍騰華嶽:傅抱石殿堂級磅礴巨制《西嶽雄姿》
曾見真龍騰華嶽:傅抱石殿堂級磅礴巨制《西嶽雄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