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匈牙利自居匈奴後裔,堅守東方之根,拒用歐元

作者:小粥講曆史
匈牙利自居匈奴後裔,堅守東方之根,拒用歐元

匈牙利總理歐爾班熱情地說道:“歡迎來到我們的‘家’!”他自豪地宣稱,匈牙利人民是匈奴的後代,祖先們從遙遠的東方遷徙而來,最終在這片西方土地上紮根。盡管如此,他們的根和心始終留在東方。歐爾班總理還溫馨地補充說,他們深知自己的血脈親情,那份源遠流長的家族紐帶将他們與祖先緊緊相連。

匈牙利自居匈奴後裔,堅守東方之根,拒用歐元

之前土耳其自稱是匈奴後裔,這讓大家驚愕不已。而現在,匈牙利也聲稱自己身上流淌着匈奴的血液,從名字上看,确實有點那麼回事兒。想當年,匈奴人如日中天,卻被漢朝一舉擊敗,不得不向西遷徙。他們跋山涉水,穿越中亞和東歐的廣袤草原,最終與歐洲土著相遇并共同生活。在漫長的歲月裡,各個族群互相融合,形成了新的民族。其中,馬劄爾人便是今天匈牙利的祖先。值得一提的是,不僅匈牙利有着東方的血脈,芬蘭也同樣擁有着這份深遠的東方淵源。

匈牙利自居匈奴後裔,堅守東方之根,拒用歐元

說起來,咱們遠在歐洲的親戚匈牙利,近況可謂是有些慘淡啊。這個國家的面積現在僅有9.3萬平方公裡,人口都不足1000萬。雖然人均GDP在歐盟裡面不算出類拔萃,但他們靠着代工生産和農業,再加上德國的制造業投資和俄羅斯的便宜能源,也算是勉強擠進了富裕國家的隊伍。

不過,别看現在的匈牙利這樣,曆史上可是有過一段輝煌的日子呢。早在11世紀,他們就建立了自己的封建王國,那時候的匈牙利,國土面積可是達到了32.5萬平方公裡,軍隊也是相當強悍。跟奧斯曼土耳其打仗都不帶怕的,還得了個“基督之盾”的美名。想想看,當年的匈牙利可真是威風凜凜啊!

匈牙利自居匈奴後裔,堅守東方之根,拒用歐元

在15到16世紀的風雲變幻中,匈牙利王國如日中天,它像一個勇敢的鬥士,頑強地抵擋住了奧斯曼帝國的狂風驟雨。但别忘了,它背後的神聖羅馬帝國也是一隻沉睡的獅子,随時可能醒來。特别是匈牙利與哈布斯堡家族的地盤挨得那麼近,兩邊的梁子可不是一般的多。有趣的是,兩個王室還結親了,誰能想到這為之後的“合體”打下了基礎。

說到轉折點,那就得提1526年的摩哈赤戰役了。在這場硬仗中,匈牙利國王“拉約什二世”和奧斯曼大軍對上了,結果不幸的是,他敗下陣來還丢了性命。這一戰,也意味着匈牙利軍事霸權的落幕。因為拉約什二世沒個兒女,他這一走,匈牙利王國基本上就名存實亡了。剩下的那些勢力,隻能退到今天的斯洛伐克地區,最後不得不向拉約什二世的姐夫、哈布斯堡的皇帝斐迪南一世低頭。這位姐夫啊,可不僅僅是哈布斯堡的皇帝,他還是神聖羅馬帝國的老大呢。是以,從那以後,匈牙利就成了神聖羅馬帝國的一部分,跟普魯士的遭遇還挺像的,真是“同命相連”啊。

匈牙利自居匈奴後裔,堅守東方之根,拒用歐元

雖然隻得到了邊疆的一小塊領地,但哈布斯堡家族勇敢地挑起了抵抗奧斯曼帝國擴張的重任。他們經過長達160年的浴血奮戰,才終于收複了匈牙利的古都“布達”,也就是如今繁華的布達佩斯。有趣的是,在這期間,蒙古的騎兵也曾趁機來過一次“大掃蕩”。最終,在1686年這個值得紀念的年份,哈布斯堡家族成功将舊都布達重新納入囊中。

匈牙利自居匈奴後裔,堅守東方之根,拒用歐元

在接下來的十三年中,匈牙利人民奮勇抵抗,最終成功地将奧斯曼軍隊驅逐出喀爾巴阡山以西的地區,進而實作了匈牙利的全面解放。然而,這場鬥争的結束并不意味着匈牙利完全獲得了自由,因為哈布斯堡王朝接手了統治,盡管他們允許匈牙利保持自治地位。在整個18世紀,匈牙利一直是哈布斯堡家族的領地,為其在歐洲争霸提供了有力的支援。

匈牙利自居匈奴後裔,堅守東方之根,拒用歐元

1804年,拿破侖如橫空出世的霸主,一手終結了神聖羅馬帝國的曆史。在這曆史的巨變中,哈布斯堡家族失去了神羅皇帝的寶座,但他們并未就此沉淪,而是迅速轉型,建立了奧地利帝國。這個新帝國中,匈牙利占據了約一多半的領土,并保持着自治狀态。奧地利的皇帝們巧妙地通過匈牙利貴族來間接統治這片土地,這種微妙的平衡竟然一直維持到了1848年。

然而,那一年,歐洲的革命浪潮洶湧澎湃,匈牙利也受到了深刻的沖擊。民智已開的平民們不再願意接受貴族的統治,這種微妙的平衡終于被打破。可惜的是,盡管匈牙利人民奮力抗争,但奧地利軍隊的鐵蹄還是無情地撲滅了這場革命。革命失敗後,匈牙利被劃分為若幹個省,直接置于奧地利的統治之下,連最後的自治權也被剝奪了。

匈牙利自居匈奴後裔,堅守東方之根,拒用歐元

直到19世紀的風起雲湧中,普魯士的宰相俾斯麥以雷霆之勢發起了統一德意志的三次王朝戰争。在1866年的第二次激戰中,奧地利帝國遭受了重創,哈布斯堡家族是以被迫退出了德意志的争霸舞台。此前,他們在意大利的霸權也如沙堡般瞬間崩塌,家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就在這時,匈牙利人嗅到了機會的氣息,他們趁機揭竿而起。1867年,不堪重負的哈布斯堡王朝為了穩住陣腳,不得不恢複匈牙利的自治權,以此來換取匈牙利人的忠誠。于是,一個嶄新的奧地利-匈牙利二進制制帝國在曆史的洪流中應運而生!

匈牙利自居匈奴後裔,堅守東方之根,拒用歐元

此刻的匈牙利,已然重振旗鼓,煥發出新的生機。雖然國王依舊來自哈布斯堡家族,但這個國家已經擁有了自己獨立的政府體系、憲法和議會。它掌控着帝國過半的領土,僅在軍隊、貨币和外交政策上與帝國保持一緻。更值得一提的是,匈牙利人甚至擁有了自己的國籍,這無疑是國家複興的明顯标志。

然而,好景總是短暫。匈牙利在奧匈帝國的牽引下,不幸被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漩渦,并最終嘗到了失敗的苦果。更為糟糕的是,在1919年,匈牙利曾短暫地嘗試過建立蘇維埃政權,這一舉動立刻激起了協約國的強烈反感。是以,在随後的《特裡亞農條約》中,匈牙利受到了極其嚴厲的懲罰,失去了50%的人口和高達72%的土地。這場曆史的巨變,無疑給這個剛剛複興的國家帶來了沉重的打擊。

匈牙利自居匈奴後裔,堅守東方之根,拒用歐元

這個結果讓匈牙利群眾心中充滿了不甘,但面對現實,他們隻能無奈接受。然而,這股深藏的複仇火焰,如同當時的德國,促使他們再次與德國站在了同一戰線。在二戰的歐洲戰場上,匈牙利軍隊成為了德軍不可或缺的盟友,他們并肩作戰,共同參與了對蘇聯的侵略。在那場慘烈的戰争中,有35萬匈牙利士兵英勇戰死,超過50萬人被俘,而當時匈牙利全國人口也不過700多萬。

二戰的失敗徹底粉碎了匈牙利的擴張夢想,其領土範圍在一夜之間回到了原點。盡管在1944年的布達佩斯戰役中,蘇聯軍隊遭受了重大損失,但蘇聯并未是以對匈牙利進行嚴厲的懲罰。相反,他們基本按照《特裡亞農條約》的架構,重新劃定了匈牙利的版圖,這個邊界一直維持至今。

匈牙利自居匈奴後裔,堅守東方之根,拒用歐元

經曆了二戰的硝煙,又熬過了冷戰的冰霜,匈牙利,這個東歐的國家,在蘇聯的陰影下艱難生存。但堅韌的匈牙利人民并沒有屈服,他們咬緊牙關,熬過了46年的苦難歲月。終于,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匈牙利迎來了自己主宰命運的時代!2004年,匈牙利邁入了歐盟的大門,至今已是整整20載。

20周年,這本應是一個值得大肆慶祝的日子,但歐爾班卻遲遲未有所動作,這或許與他20年前對歐盟的批評有關。然而,匈牙利媒體卻紛紛指出,加入歐盟為匈牙利帶來了諸多實惠。經濟的扶持、旅行的便利、工作的自由以及資本的自由流動,這些都是歐盟給予匈牙利的實實在在的好處。關稅的取消讓購物變得更加便捷、實惠,匈牙利的産品出口也大幅增加。而申根協定更是保證了在歐盟境内的自由旅行。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如果沒有加入歐盟,匈牙利的GDP恐怕要下滑20%。

匈牙利自居匈奴後裔,堅守東方之根,拒用歐元

在過去的20年裡,匈牙利已經從歐盟的口袋裡拿到了超過830億歐元的資金,這可是它給歐盟的貢獻的四倍哦!要說值不值?從經濟的角度看,這絕對是筆劃算的買賣。

不過啊,話說回來,歐盟對匈牙利的“慷慨”似乎已經到了頭。在這個後工業化時代,歐盟作為一個整體,已經開始被其他主要經濟體甩在了後頭。那些曾經風光的汽車、能源産業,如今也是風光不再。再加上匈牙利跟俄羅斯走得近,這讓歐盟很是不爽,總是找茬給匈牙利穿小鞋。結果呢,匈牙利到現在都還沒用上歐元。

現在啊,匈牙利可能更需要來自東方的投資了。說到這,我們終于有機會拉這個遠房親戚一把了。比亞迪、甯德時代這些大咖都已經行動起來了,說不定啊,能真正幫到匈牙利的,也隻有我們了!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檔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将第一時間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後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