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吳海燕:東方範式

随着年輕一代消費者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的提升,“國風”服飾成為近兩年的消費熱點。“國潮” 之風的興起,對中國服裝産業産生了深遠的影響。它不僅推動了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還激發了設計師們的創新熱情,促進了中國服裝産業的轉型更新。

越來越多的設計師開始關注傳統文化元素的應用,将其與現代時尚相結合,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服裝品牌。這些品牌不僅在國内市場上備受矚目,還在走向國際市場的過程中,為中國服裝産業赢得了更多的聲譽和市場佔有率,但當下的消費市場上還存在着産品同質化,設計元素誤用、混用的現象,不僅不能很好地傳播傳統文化,甚至可能對消費者産生錯誤的引導。

一個好的設計需要具備哪些要素?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如何平衡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的元素?“國潮”風起對中國服裝産業有何影響?記者特别采訪了中國服裝設計最高獎“金頂獎”設計師、中國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吳海燕,交流分享了她在傳統文化與現代時尚融合方面的心得,以及在設計過程中的經驗,期待通過本期内容能夠為廣大設計師和愛好者提供更多有價值的啟示和靈感。

吳海燕:東方範式

設計之思

吳海燕首先從設計的三要素:藝術原創性、設計概念和商品屬性進行了闡釋。藝術的原創性是設計的基石,它代表着設計師獨特的思維和對美的個人了解,但原創設計并不意味着完全摒棄傳統或已有元素,而是要在現有基礎上進行創新和改造,賦予作品新的生命和内涵。

吳海燕:東方範式

吳海燕設計作品

一個好的設計還需要有清晰的設計概念作為指導,這個概念應該與設計的目标、用途、使用者群體等緊密相關,設計概念是設計師對産品的了解和诠釋,它能夠傳遞出設計師的意圖和産品的核心價值。

設計最終要轉化為商品,是以商品屬性是設計中不可忽視的一環。商品屬性包括功能性、實用性、耐用性、舒适性等方面。設計師需要在保證商品屬性的基礎上,通過設計來提升商品的附加值,如品牌形象、文化内涵等。

“從藝術設計到成為商品,核心在于圍繞為誰設計的、在什麼場合穿着,向更深的層面延伸,設計師要思考設計可以為人類提供哪些貢獻?”吳海燕認為,一個好的設計不僅要滿足消費者需求,還應該對人類有積極的貢獻。這包括傳承與發揚優秀傳統文化、推動社會進步、保護生态環境等方面,作為設計師應該具備社會責任感,通過設計來推動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

文化為根

中國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有着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如何從中國豐富的靈感寶庫中提煉出傳統文化的精髓,将其經過創新活化更好地融入現代時裝,并在這一過程中繼承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就成為設計師着重發力的方向。

從1993年憑借有着顯著中國特色的作品《鼎盛時代》獲得“兄弟杯”首屆中國國際青年服裝設計師作品大賽金獎,吳海燕幾十年來堅持通過“傳統活化”和“設計轉化”這兩個核心政策,在設計中平衡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的審美元素,成功地将中國的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設計相結合,形成了獨特的“東方範式”。

吳海燕:東方範式

首先,“傳統活化”意味着不僅僅是對傳統文化元素進行簡單的再現或複制,而是深入挖掘其背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價值,将其活化并賦予新的生命力和時代感。吳海燕強調:“在活化過程中要把握中國的文脈,将經典的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到現代生活中,使其既具有東方的韻味,又符合現代審美和生活的需求。”

吳海燕:東方範式

其次,“設計轉化”要求設計師們在保持傳統文化根脈的基礎上,對設計進行全方位的轉化,包括材料、技術、觀念以及設計手法的轉化。這種轉化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現代诠釋,更是對東西方文化的融合與創新。

“我覺得東西方文化應該是交融、互敬、互賞的,盡管東西方文明程序并不相同,不同地域和不同的生活方式會生長出不同的文化,但這些文化不應該是互斥的,而是一個大的整體,就像一棵長在東方的土地上的樹,它的生長需要來自四面八方的光的培育。”吳海燕認為,設計師需要具備全球視野,了解世界文化思潮,将中國的傳統文化元素與國際時尚趨勢相結合,才能創造出具有中國特色和國際影響力的設計作品。

最後,吳海燕提出“東方範式”是對中國服裝産業未來發展的展望。她表示,中國設計師隻有紮根于自己的文化土壤,熱愛自己的生活、精神和文化,才能更好地将中國的傳統文化元素通過創新設計推向世界。

在吳海燕看來,“國潮”的興起不僅反映了年輕一代對中國文化的自信和喜愛,也為中國服裝産業帶來了巨大的推動力。設計師在這樣的背景下,更應該具備一定的研判能力和鑒别能力,通過挖掘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中國設計師可以打造出具有獨特魅力和國際影響力的服裝品牌,為中國服裝産業的崛起貢獻力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