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外蒙古教科書:曆史觀與中國關系密不可分,真實而清晰。"

作者:風姿卓越花貓Rzv

外蒙古與中國的關系可謂千絲萬縷,從遙遠的古代到中世紀,兩地的曆史總是交織在一起。最早的聯系要追溯到匈奴時期。匈奴是外蒙古第一個被認為是正統的政權,而在外蒙古六年級的曆史教科書第五章《蒙古的古代國家》中明确寫到:“蒙古人的祖先是匈奴人。”這說明了匈奴在外蒙古曆史中的重要地位。匈奴與中原漢朝之間的戰鬥更是著名,兩者互相争鬥了數百年,漢朝為抵禦匈奴的進攻,不惜耗費巨資和人力修建了萬裡長城。

"外蒙古教科書:曆史觀與中國關系密不可分,真實而清晰。"

匈奴之後,鮮卑、柔然、突厥、回鹘等多個強盛一時的政權在蒙古高原上崛起,這些政權被蒙古人視為自己的曆史遺産。而中原政權如秦、漢、北魏、隋、唐等王朝自然也在曆史教科書中被提及。在這些教科書中,描述了這些王朝與遊牧民族之間錯綜複雜的關系,有時是戰争,有時是和平相處。

"外蒙古教科書:曆史觀與中國關系密不可分,真實而清晰。"

成吉思汗的出現是外蒙古曆史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成吉思汗和他的後代不僅統一了蒙古高原,還建立了橫跨歐亞大陸的龐大帝國。外蒙古的曆史教科書對此時期進行了較長的描述,成吉思汗被譽為偉大的征服者,他的子孫們的戰績被大書特書。元朝是蒙古帝國的一個重要部分,忽必烈在1271年建立了元朝,将全體中國納入蒙古的統治之下。這段時間的中國在外蒙古的曆史教材中更多的是作為背景存在,展示了蒙古帝國的輝煌。

"外蒙古教科書:曆史觀與中國關系密不可分,真實而清晰。"

即使在這個時期,中原王朝和蒙古政權之間的互動仍然複雜多變。有時是戰争,如金朝、西夏、南宋的滅亡;有時則是文化和技術的交流,外蒙古曆史教科書也贊美了中華文明的先進技術,如制鐵、紡織、印刷和陶瓷。這樣的描述不僅展示了蒙古的強大,也承認了中原文明的輝煌。

"外蒙古教科書:曆史觀與中國關系密不可分,真實而清晰。"

為什麼這些教科書會對成吉思汗和他的後代有如此高的評價呢?為什麼在談到秦朝攻打河套平原時,使用了“侵略”這樣的詞語?難道不是因為在蒙古人的視角中,他們的戰争是為了生存和發展嗎?這樣的曆史叙述方式,是否也反映了蒙古人對自己曆史和文化的自豪感?

"外蒙古教科書:曆史觀與中國關系密不可分,真實而清晰。"

清朝時期,蒙古與中國的關系變得更加緊張和複雜。清朝通過征服和聯姻,将漠南蒙古納入了版圖。康熙年間,清軍在與準噶爾的戰争中大獲全勝,進一步鞏固了對外蒙古的控制。盡管清朝有效地統治了外蒙古長達200多年,蒙古的曆史教材中卻充滿了對這一時期的批評和負面描述。

"外蒙古教科書:曆史觀與中國關系密不可分,真實而清晰。"

清朝的統治被描述為對蒙古草原的侵占和對蒙古人民的壓迫。教材中提到清朝通過武力占領了美麗的草原,并迫使蒙古與清朝皇室聯姻,試圖分化瓦解蒙古的力量。同時,清朝對蒙古實行了一系列的控制措施,包括人口控制和教育上的奴化政策。雖然清朝對蒙古的上層貴族進行了大力拉攏,給予了許多珍貴的禮物,并尊重蒙古的宗教信仰,但蒙古的曆史教材對這些行為并不買賬。

"外蒙古教科書:曆史觀與中國關系密不可分,真實而清晰。"

清朝為了避免曆史上遊牧民族不斷騷擾中原的情況再度發生,采取了一項非常狡猾的政策——推廣黃教,并通過宗教手段減丁。從順治皇帝開始,清朝大量投資修建藏傳佛教寺院,鼓勵蒙古平民家庭的男性出家為僧。對出家僧人,清朝給予了免除兵役和徭役等各種優惠措施。結果,大量蒙古男性為了逃避沉重的賦稅,紛紛選擇了出家為僧。保守估計,僅在漠南地區,就有超過20萬的喇嘛,而蒙古的總人口在明末也不過200多萬。

"外蒙古教科書:曆史觀與中國關系密不可分,真實而清晰。"

這種人口政策直接導緻蒙古社會活力的下降和人口增長的停滞。一直到清朝末年,蒙古的人口隻有172萬人,與同時期亞洲其他地區的人口增長形成鮮明對比。此外,外蒙古對清朝統治時期晉商的高利貸剝削也有很大怨言。許多蒙古貴族因背負高額債務而破産,草原的經濟命脈長期被晉商控制。這些負面因素使得蒙古的曆史教材将近代蒙古的衰落大部分歸因于清朝的統治。

"外蒙古教科書:曆史觀與中國關系密不可分,真實而清晰。"

外蒙古的國家曆史博物館裡還有一件與清朝密切相關的文物——軍威碑。這是康熙皇帝為了宣揚大清皇威,在大破噶爾丹後特意設立的。碑上用漢文刻寫着清朝的軍威,成了外蒙古曆史教材中的一部分,用來警示學生反思那段被統治的曆史。為什麼外蒙古對清朝有如此多的怨言和負面評價?是不是因為在蒙古人的視角中,這段曆史象征着失去自由和被壓迫的痛苦記憶呢?

"外蒙古教科書:曆史觀與中國關系密不可分,真實而清晰。"

辛亥革命爆發後,外蒙古借助沙俄的幫助宣布獨立,開始走上一條與之前截然不同的道路。這次獨立意味着蒙古從清朝的統治下徹底脫離,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在俄國的影響下,蒙古社會經曆了深刻的變化。這些變化不僅影響了蒙古的政治結構,還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

"外蒙古教科書:曆史觀與中國關系密不可分,真實而清晰。"

俄國對蒙古的影響主要展現在現代化改造上。貴族和僧侶階層受到了嚴重打擊,舊有的權力結構被摧毀。蒙古的官方文字也從傳統的蒙古文轉變為以西裡爾字母為基礎的新文字。這種語言文字的轉變不僅改變了蒙古的文化傳播方式,也象征着蒙古社會的一次徹底改造。

"外蒙古教科書:曆史觀與中國關系密不可分,真實而清晰。"

蒙古的曆史教材對俄國的态度相對正面。雖然也提到俄國對蒙古的控制和影響,但更強調俄國為蒙古帶來的現代化成果。在俄國的幫助下,蒙古建立了現代化的教育體系、醫療設施和基礎建設。蒙古的曆史教科書指出,這些現代化的成就幫助蒙古從一個傳統的遊牧社會轉變為一個現代國家。盡管這一過程中有許多争議,但俄國在蒙古的現代化過程中确實起到了關鍵作用。

"外蒙古教科書:曆史觀與中國關系密不可分,真實而清晰。"

蒙古曆史教材提到,俄國的影響不僅展現在基礎設施建設上,還包括經濟和社會改革。俄國人幫助蒙古推行了一系列的經濟改革,改善了蒙古的經濟狀況。許多蒙古人是以擺脫了貧困,生活水準得到了顯著提高。蒙古的曆史教材對這一段曆史進行了積極的評價,認為俄國的介入幫助蒙古走上了現代化的道路。

"外蒙古教科書:曆史觀與中國關系密不可分,真實而清晰。"

盡管俄國的介入在某些方面具有争議,但蒙古曆史教材中的描述表明,蒙古人民普遍認為俄國帶來的現代化成果是積極的。與清朝統治時期相比,俄國在蒙古現代化過程中所起的作用被更多地肯定和贊揚。

"外蒙古教科書:曆史觀與中國關系密不可分,真實而清晰。"

為什麼蒙古曆史教材對俄國的評價相對正面,而對清朝則充滿了批評?難道不是因為在蒙古人的視角中,俄國的現代化措施更符合他們對未來的期待和需求嗎?這樣的曆史觀是否反映了蒙古人對現代化和發展的渴望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