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科學家發現銀河系巨大磁環 距銀心從6000光年延伸到5萬光年

作者:新質生活驿站

引言:

浩瀚的宇宙,向來孕育着無數未解的謎團。在這片神秘的星海中,一顆名為“銀河系“的旋渦星系格外引人注目。自古以來,它的星雲、星光和神秘色彩就吸引着人類無窮無盡的探索欲望。從最初的肉眼觀測,到後來的望遠鏡窺視,人類對于這個家園星系的了解一點一滴地加深。而近日,一項源自中國科學家的重大發現,又為揭開銀河系神秘面紗注入了新的曙光。

中國科學家發現銀河系巨大磁環 距銀心從6000光年延伸到5萬光年

你是否聽聞過,在茫茫的銀河系周圍,有一個巨大的磁環環繞其間?其存在早已為人所知,但它的實際規模和強度卻長期籠罩在神秘的面紗之下。直到最近,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一支科研團隊的不懈努力下,這個謎底終于被揭開。

中國科學家發現銀河系巨大磁環 距銀心從6000光年延伸到5萬光年

他們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一切要從法拉第旋轉效應說起。這是一種天文現象,當電磁波穿過磁場時,其偏振面會發生旋轉。通過測量銀河系中大量脈沖星和外星系的這種旋轉效應,科學家們就能借此反映出銀河系磁場的分布情況。

中國科學家發現銀河系巨大磁環 距銀心從6000光年延伸到5萬光年

曾幾何時,在分析太陽附近區域的法拉第旋轉效應資料時,韓金林研究員注意到了一個奇特的現象——銀河系盤層上下兩側的磁場方向是相反的!這一發現引起了國際同行的關注,并被寫入多本經典教科書。盡管如此,當時的科學家們并無法确定這種磁場結構是否延伸至整個銀河系暈流。

中國科學家發現銀河系巨大磁環 距銀心從6000光年延伸到5萬光年

面對這一謎團,徐鈞博士和韓金林研究員采取了一種創新的分析方法。他們将太陽系附近區域的脈沖星資料剝離出來,集中分析更遠距離處的資料,試圖還原出整個銀暈中的磁場分布。

中國科學家發現銀河系巨大磁環 距銀心從6000光年延伸到5萬光年

通過對海量資料的精心分析,他們終于發現了令人驚訝的事實——整個銀河系天空中的法拉第旋轉效應呈現出明顯的“反對稱“分布!這就意味着在銀河系的暈流之中,存在着一個巨大的磁環結構,其範圍從距離銀心6000光年一直延伸到5萬光年之外。

中國科學家發現銀河系巨大磁環 距銀心從6000光年延伸到5萬光年

太陽系位于銀心約3萬光年的位置,是以我們所處的這個“星際社群“實際上就嵌套在這個磁環之内。這個發現不僅解開了科學家們長期以來的疑惑,更為研究宇宙磁場的起源和演化等課題提供了關鍵線索。

中國科學家發現銀河系巨大磁環 距銀心從6000光年延伸到5萬光年

宇宙磁場的形成機制,一直是天文實體學中最具挑戰性的難題之一。我們都知道,在早期宇宙中磁場微乎其微,但如今星系等天體内部的磁場卻十分強大。那麼,這些磁場是如何在漫長的星際演化過程中不斷增強的呢?

中國科學家發現銀河系巨大磁環 距銀心從6000光年延伸到5萬光年

對此,科學家們提出了“磁流體力學渦流放大“和“宇宙磁重聯“等理論來解釋。簡而言之,就是由旋轉運動和高能粒子流的作用,使微小的磁場在億萬年的時間裡不斷增強。銀河系這個磁環,正是宇宙磁場演化的一個中間産物和見證。

中國科學家發現銀河系巨大磁環 距銀心從6000光年延伸到5萬光年

透過徐鈞和韓金林等科學家的發現,我們似乎扒開了銀河系的神秘外衣,窺視到了内在的磁場結構。然而,宇宙的奧秘遠不止于此。磁場如何影響星系的形成和演化?是否還存在着更大尺度的磁場結構?這些都有待我們在未來不懈探索。

中國科學家發現銀河系巨大磁環 距銀心從6000光年延伸到5萬光年

正如實體學家麥克斯韋爾所言:“通過仔細的實驗研究和無休止的思考,我們終将揭開自然界最深奧的奧秘。“有了這個重大發現為契機,我們離解開銀河系的百年之謎又邁進了一大步。讓我們拭目以待,期待更多令人激動的發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