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恒大吹哨人的命運和審計師的角色

作者:新質生活驿站

引言:

12年前,一家機構釋出了一份長達57頁的報告,指出恒大集團存在嚴重财務造假問題,并預測其将不可避免地爆雷。然而,這家名為香橼的機構在當時遭到了來自各方的猛烈抨擊和打壓,最終不得不做出妥協。如今,香橼當年發出的警示聲音被證明是正确的,而那些一度對其批評指責的機構和權威,則需要為自己當年的判斷負起責任。

恒大吹哨人的命運和審計師的角色

香橼的尖銳預警

香橼作為一家專注于揭露上市公司内幕的機構,并不是完全出于善意,其商業模式就是撰寫做空報告,從中獲利。不過,他們在分析恒大時确實發現了諸多可疑之處:

恒大吹哨人的命運和審計師的角色

1. 資産增速過快,是同行業的5倍。

2. 恒大拿地成本比同行低了67%,可能存在賄賂情況。

3. 大量明股實債的股權合作項目,用于隐藏真實債務水準。

4. 存款利息遠低于同行,銀行存款情況存疑。

5. 現金流持續為負,但又以高利率借錢,經營狀況堪憂。

6. 對非核心資産如足球俱樂部的估值過高。

恒大吹哨人的命運和審計師的角色

香橼列舉了諸多依據公開資訊發現的疑點,并得出了恒大已無力償還債務、暴雷隻是時間問題的結論。當時這樣的預警自然招緻了許多人的不滿和敵意。

恒大吹哨人的命運和審計師的角色

頂尖機構的失言和審計師的失職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當年不少頂尖投行和權威機構對香橼的報告大加斥責,稱其”缺乏常識”。更令人氣憤的是,在為恒大多年出具無保留意見的普華永道等”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卻對恒大造假行為視而不見。

恒大吹哨人的命運和審計師的角色

事實上,早在2011年,财政部就發文指出恒大存在資産、負債、成本等多項造假行為。而普華永道在此後的多年,仍然對恒大的财務報告出具了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助長了恒大的造假行為。

恒大吹哨人的命運和審計師的角色

審計師事務所作為資本市場的把關人,理應秉持最高的職業操守。安然事件就是一個前車之鑒,當年審計恒大的會計師,是否也像當年安達信一樣故意視而不見?這種失職行為是否涉及更深層的利益勾結?所有這些疑問,普華永道至今都未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釋。

恒大吹哨人的命運和審計師的角色

結論:

香橼在12年前就發出了對恒大的暴雷預警,雖然遭到了各方的質疑和打壓,但時間最終證明了它的清醒之見。反觀那些當初對香橼橫加指責的機構和權威,如今不得不為自己的短視和失言承擔責任。

恒大吹哨人的命運和審計師的角色

更值得反思的,是作為把關者的會計師事務所扮演了什麼角色?他們是否也卷入了利益勾兌,為恒大的造假行為做了某種程度上的放縱和縱容?這不僅是對審計行業自身的一次重大考驗,也關乎着整個資本市場的誠信和公平。毫無疑問,這将是一個需要審計師們以最大的勇氣和責任心來直面和解決的問題。

恒大吹哨人的命運和審計師的角色

正如英國當代著名作家赫斯特所言:”一個人應該謹守自己的良知,不為金錢或地位所左右。”而這正是審計師事務所應該堅守的根本價值觀。相信在香橼事件的警示下,社會各界都會對審計師的職業操守有一次重新審視和思考。畢竟,唯有堅守誠信和獨立性,才能赢得公衆對審計行業的信任與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