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中共創始人之一,因為一時意氣用事退黨,晚景落寞活到93歲

作者:喵喵說事

1920年代的中國,正處于風起雲湧之時。清朝的垮台後,新文化運動席卷全國,學生、知識分子成為社會變革的急先鋒。而北京大學則是這場運動的重要舞台。在這一背景下,李大钊、陳獨秀等人開始探索馬克思主義,為後來中國共産黨的成立埋下了伏筆。張申府,這位出生于河北的才子,也在這樣的時代浪潮中漂泊至此,與未來的黨的領袖們結下了不解之緣。

他是中共創始人之一,因為一時意氣用事退黨,晚景落寞活到93歲

張申府的人生可以說是跌宕起伏,充滿了戲劇性。1893年生于河北的一個富裕家庭,他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對傳統文化有着深厚的底蘊。1911年,張申府隻身前往北京,進入北京大學預科學習,而後考入哲學系,最終卻在哲學系的門檻前轉向了數學系。在這一轉換過程中,張申府對哲學的興趣并未減退,尤其是被羅素的邏輯分析法深深吸引。

1917年,張申府成為北大助教,其間結識了李大钊和陳獨秀。三人在思想上逐漸達成共識,對馬克思主義的研究日益深入。李大钊忙于公務時,張申府常常幫助管理圖書館,偶爾還會與圖書館的管理者一位年輕的毛澤東發生争論。

他是中共創始人之一,因為一時意氣用事退黨,晚景落寞活到93歲

“張老師,這本書我已經整理好了。”年輕的毛澤東将一疊書遞給張申府。

張申府翻看書頁,皺眉說道:“字迹還是太潦草,你再改改吧。”

這種嚴謹的态度,使得張申府在北大的聲望日漸提高。1920年,他在李大钊和陳獨秀的推動下,開始策劃成立一個新的政治組織。在三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國共産黨最終在1921年成立了。

張申府的影響力不僅局限于國内。1920年底,他應蔡元培的推薦前往法國教授邏輯學。在法國期間,張申府繼續發揮他的能力,介紹了多位未來的黨和國家上司人加入中國共産黨。

他是中共創始人之一,因為一時意氣用事退黨,晚景落寞活到93歲

1924年回國後,張申府的命運逐漸發生了轉變。他被孫中山任命為黃埔軍校副主任,負責學員的選拔與教育。與蔣介石的沖突讓他深感國民黨内的右傾勢力難以共事,終因不滿與蔣的右傾政策而辭職。

1925年,國共合作的沖突日益明顯。在黨的四大會議上,張申府堅決反對繼續與國民黨合作,認為這種合作使共産黨處于弱勢。他的立場激烈,甚至與會中的許多上司人發生激烈的争執。情緒激動的他在會上高聲質問:“我們真的準備永遠屈服于别人的陰謀嗎?我們的初心又在哪裡?”此言一出,會場一片寂靜,張申府的言辭雖犀利,但也反映出了黨内部分人的真實想法。

他是中共創始人之一,因為一時意氣用事退黨,晚景落寞活到93歲

政治的複雜性遠超張申府的預期。與會的多數上司最終還是決定繼續合作,張申府深感失望,最終在1927年選擇了退黨。此後,他遠離政治,隐居于北京郊外,過着頗為清寂的生活。

在那裡,他将時間大部分投入到研究和寫作中,偶爾和過往的朋友如陳獨秀等人交流。盡管離開了政治舞台,但他對國家的變遷始終保持着關注和憂慮。

1986年張申府在北京安詳離世。他的去世雖未引起太大的轟動,但《人民日報》上的悼詞将他稱為“共産黨的老朋友”,這份含蓄而深情的哀悼也反映出對他早年貢獻的認可和尊重。他的一生,是那個動蕩時代的縮影,充滿了理想、挫折和沉思。

他是中共創始人之一,因為一時意氣用事退黨,晚景落寞活到93歲

張申府的一生,是對理想與現實折衷的深刻展現。雖然他最終選擇了退離政壇,但他對知識的執着追求和對正義的不懈探索,仍為後人所銘記。他的經曆提醒我們,曆史不僅是由勝利者書寫,那些在幕後默默付出,甚至因堅持而遭受挫敗的人,同樣構成了這浩瀚曆史的豐富多彩。在每一個時代的洪流中,他們的選擇與犧牲,都是對未來無聲而有力的诠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