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英宗朱祁鎮:因好大喜功導緻50萬明軍全軍覆沒,為何還兩次登基

作者:蜀山史道

前言

明朝曆史上,朱祁鎮這個名字常常被提及,他的統治充滿了傳奇色彩,同時也飽含着荒謬和沖突。在他的統治下,明朝發生了一系列意義深遠的事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50萬明軍全軍覆沒的慘劇。

然而,盡管這場災難徹底摧毀了他的軍事聲威,朱祁鎮卻再次登基,重新掌握了明朝的統治權。這樣的神奇複辟,究竟是如何實作的?他的統治為何備受争議?

一個人能夠兩次登基稱帝,這樣的經曆在漫長的中華曆史上,恐怕也是鳳毛麟角。讓我們一起探尋這位明朝英宗朱祁鎮的傳奇人生吧!

明英宗朱祁鎮:因好大喜功導緻50萬明軍全軍覆沒,為何還兩次登基

朱家子弟的不易命局

在我們普通人的認知中,一個人一生能夠登基稱帝也許隻有一次機會。但對于明朝第六任皇帝朱祁鎮來說,他卻擁有了兩次這樣的殊榮。這樣的經曆在中華曆史上可謂罕見,更讓我們不得不對這位先後兩次登基的皇帝産生無限的好奇與遐想。

朱祁鎮出生于大明宣德三年(1428年),其父乃是當時的明宣宗朱瞻基。在朱祁鎮剛出生兩個多月後,他就被皇帝父親冊立為太子,可見宣宗對這個兒子的寵愛。在不到一年後,朱祁鎮還迎來了同父異母的弟弟朱祁钰。

明英宗朱祁鎮:因好大喜功導緻50萬明軍全軍覆沒,為何還兩次登基

兩兄弟的關系可謂親密無間,即使來自不同母親,但也絲毫沒有影響兄弟之間的感情。這與其他普通家庭的孩子不同的是,朱家兄弟生來就是帝王之家的子弟,後續的命運或許也會和尋常人大不相同。

父親朱瞻基是當時著稱為"好聖孫"的明宣宗,在位期間所帶來的"仁宣之治"被認為是大明王朝最為繁榮昌盛的時期。在父親的熏陶下,朱祁鎮和朱祁钰兩兄弟自然也頗具王者風範。

可以說,對于朱家兄弟來說,他們從一出生就注定要背負着帝王家族的重擔。即便兄弟關系恩愛融洽,但終究還是要面臨帝位的争奪與繼承。這也注定了他們日後的命運際遇,必将充滿戲劇性的起起伏伏。

明英宗朱祁鎮:因好大喜功導緻50萬明軍全軍覆沒,為何還兩次登基

九歲即位的帝王少年

宣德十年(1435年),朱瞻基駕崩,隻有九歲的朱祁鎮即位,改元正統。雖然即位為帝,但由于年幼,政事基本上還是由其奶奶太皇太後張氏主持。此時的朱祁鎮,尚未完全接管朝政,隻能在家人與大臣的輔助下,專心于學習與修養。

太皇太後張氏在楊士奇、楊榮、楊溥等大臣的輔佐下,将大明王朝的發展推進到了一個新的高潮。正統8年,張太後駕崩,年僅16歲的朱祁鎮在文武百官的勸告下,開始正式接觸管理朝政。

明英宗朱祁鎮:因好大喜功導緻50萬明軍全軍覆沒,為何還兩次登基

從少年天子到少年皇帝,朱祁鎮必須在短短幾年内迅速成長,擔負起治國安民的重任。相比他的父親朱瞻基,朱祁鎮年少登基,缺乏父親的教導,内心的沉穩和智慧也還不足。

不過,雖然年紀輕,但朱祁鎮卻充滿了幹勁,迫切想要建功立業。在正統三年,他連續發動了三次北伐,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特别是第三次北伐,更是由朱祁鎮親自主持。年輕氣盛的朱祁鎮,也許有一些好大喜功的傾向,但整體來說,依舊是一位積極進取、銳意改革的明君。

明英宗朱祁鎮:因好大喜功導緻50萬明軍全軍覆沒,為何還兩次登基

寵愛太監王振的陷害

在朱祁鎮逐漸掌握朝政後,一個人悄悄地出現在了他的身邊,那就是王振。這個宦官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很快就赢得了朱祁鎮的寵愛,迅速升職,僅八個月就被拔擢為司禮監掌印太監,開始幹涉明朝的朝政。

王振表面上很懂得讨好朱祁鎮,給人留下了不錯的印象。但實際上,他在朝内已經和"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搞好了關系,其野心也正在悄然生根。

明英宗朱祁鎮:因好大喜功導緻50萬明軍全軍覆沒,為何還兩次登基

朱祁鎮對王振的寵愛度遠超其他人,以至于在王振要被太皇太後以"宦官禍人家國"的罪名處死時,朱祁鎮不惜冒險去求情,這足以看出他對王振的特殊偏愛。

自此以後,王振的地位在朝中就如日中天,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其他大臣也隻能敬而遠之,無可奈何。這種情況下,王振自然更加肆無忌憚,開始挑唆朱祁鎮大展宏圖,并趁機幹涉國家大事。

明英宗朱祁鎮:因好大喜功導緻50萬明軍全軍覆沒,為何還兩次登基

"土木堡之變"的慘烈

在王振的慫恿下,朱祁鎮于正統十四年決定親征瓦剌。即便文武百官皆力勸反對,但在王振的慫恿下,朱祁鎮仍堅持出征。

臨行前,朱祁鎮任命異母弟朱祁钰留守京城,自己則帶領五十萬大軍出征。但遺憾的是,在行軍途中,朱祁鎮的決策越來越不理智。

明英宗朱祁鎮:因好大喜功導緻50萬明軍全軍覆沒,為何還兩次登基

在經過居庸關後,群臣再三建議朱祁鎮暫時駐紮,以防止瓦剌趁虛而入。但在王振的慫恿下,朱祁鎮依舊不聽勸阻,直到抵達大同後,才在暴雨的掩護下決定撤回京師。

最終在朱祁鎮一行人到達土木堡時,瓦剌大軍發起了猛烈攻擊。由于長途跋涉,明軍早已疲憊不堪,再加上王振無謂的決策,緻使五十萬大軍悉數覆沒。朱祁鎮自己也被俘虜,這場慘烈的"土木堡之變",給明朝王朝蒙上了一層陰雲。

明英宗朱祁鎮:因好大喜功導緻50萬明軍全軍覆沒,為何還兩次登基

登基再失寶座

在朱祁鎮被俘後,京城上下無不震驚。群臣紛紛商議,最終建議朱祁钰繼任皇帝,以免國家無主。但朱祁钰并不願意接受,最終在于謙、王文等大臣的催促下才同意登基。

朱祁钰即位後,立即下诏,指令邊關守将不要相信瓦剌以朱祁鎮為人質來索取金錢的謊言。朱祁钰的此舉,足以見其為人之忠誠。在于謙等人的幫助下,最終保衛了京城,并數次打敗了瓦剌的進攻。

明英宗朱祁鎮:因好大喜功導緻50萬明軍全軍覆沒,為何還兩次登基

景泰元年,被俘一年的朱祁鎮終于獲釋,得以重返北京城。然而,掌握大權的朱祁钰并不想放手,而是把朱祁鎮軟禁在南宮,并采取種種手段防範他。

七年的軟禁生活,讓朱祁鎮備受煎熬。朱祁钰生怕他起兵造反,連周圍的樹木都讓人砍掉,以便更好地監視朱祁鎮的一舉一動。

明英宗朱祁鎮:因好大喜功導緻50萬明軍全軍覆沒,為何還兩次登基

暮年再登寶座

就在朱祁钰的皇位日漸穩固時,他卻突然染上重病。這意味着皇儲之位再次懸空。這時,武清侯石亨等人聯手,策劃了複辟朱祁鎮的行動。

在衆大臣準備早朝商讨皇儲問題的前夜,他們果斷出手,率領千餘人控制了長安門和東華門,強行打開了被重重鎖鍊束縛的南宮大門,恭請朱祁鎮重登帝位。

明英宗朱祁鎮:因好大喜功導緻50萬明軍全軍覆沒,為何還兩次登基

就這樣,時隔八年後,朱祁鎮再次登上了龍椅,成為了大明王朝的統治者。這次複辟的行動,史稱"奪門之變"。

重執大權後,朱祁鎮立即下令逮捕了曾經參與奪權的于謙、王文等人,并以謀逆罪處死。此舉看似嚴厲,但卻也表明他對自己的權力相當清楚和堅定。

明英宗朱祁鎮:因好大喜功導緻50萬明軍全軍覆沒,為何還兩次登基

經過這番波折,朱祁鎮終于在景泰八年正月二十一日,改元天順,開啟了自己第二次執政的新紀元。此後,他雖然有些晚年登基,但仍然勤政愛民,為大明王朝帶來了一段安康的歲月。

景泰八年二月初一,朱祁鎮終于将自己的異母弟朱祁钰廢黜,确立了自己的地位。這也意味着從此之後,大明王朝隻有一個合法的皇帝——朱祁鎮。

明英宗朱祁鎮:因好大喜功導緻50萬明軍全軍覆沒,為何還兩次登基

在位 22 年的傳奇人生

朱祁鎮前後在位共計 22 年,在這 22 年中,他經曆了從年少登基到被俘,再到最終複辟的全過程。這種極其曲折的人生際遇,也讓他成為了明朝曆史上少有的傳奇式人物。

雖然朱祁鎮在某些方面存在一些急功近利和好大喜功的傾向,但總體來說,他仍是一位勤政愛民的明君。在他的執政期間,大明王朝經濟實力持續發展,社會穩定,朝野清晏,可謂國泰民安。

明英宗朱祁鎮:因好大喜功導緻50萬明軍全軍覆沒,為何還兩次登基

"三楊"等老臣的輔佐,也為朱祁鎮的治世做出了巨大貢獻。隻是可惜的是,由于受到了宦官王振的蠱惑,朱祁鎮的一些決策還是存在一些瑕疵,導緻了"土木堡之變"的慘烈結果。

但即使如此,朱祁鎮臨終前,仍然下令廢除了自明太祖以來的宮妃殉葬制度,這無疑是一件可歌可泣的善舉。

在結束了第二次執政後,朱祁鎮于天順八年正月十六日駕崩,享年三十六歲。明史對他的評價,也展現了這位明君既有光榮事迹,又有一些缺憾的複雜性。

明英宗朱祁鎮:因好大喜功導緻50萬明軍全軍覆沒,為何還兩次登基

結語

天命難違,但人生的際遇卻總是撲朔迷離。朱祁鎮這位明朝英宗,從少年天子到暮年複辟,經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最終成就了一段傳奇。

他固然有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但也給大明王朝帶來了長達22年的安康與繁榮。雖然末年遭遇了一些挫折,但他臨終前的英明決斷,卻讓我們對這位明君更加敬佩。

一個人的一生,往往就像是一部動人心弦的曆史劇本。朱祁鎮的人生際遇,也給我們留下了太多值得思考和探讨的問題。你又能從中讀出些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