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這樣的亂世之下,柴榮為何要把皇位傳給年僅七歲的孩子?

作者:小狗烏吉

柴榮是中國曆史最可惜的帝王,有實力有能力建立一個大一統的王朝,然而命運卻和他開了一個玩笑,在他躊躇滿志之時,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奪走了性命!

在這樣的亂世之下,柴榮為何要把皇位傳給年僅七歲的孩子?

五代十國的亂世,諸侯、軍閥、帝王随時更替着身份,人心早已被貪念腐蝕。柴榮作為一代雄主自然知道,一個年幼孩子在亂世之中占據皇位是何等的兇險!

在這樣的亂世之下,柴榮為何要把皇位傳給年僅七歲的孩子?

實際上柴榮也是很無奈,他本來有七個兒子,分别是長子柴宗誼、次子柴宗誠、三子柴宗諴、四子柴宗訓、五子柴熙讓、六子柴熙謹、七子柴熙誨。後漢隐帝在位期間猜忌誅殺權臣,引發了重臣郭威叛亂,隐帝便把郭威家族的所有成員都推上了刑場,其中就包括郭威的兩個兒子和柴榮的三個兒子。

這麼一來柴榮的四子柴宗訓就成了實際上的長子了,柴榮繼位時柴宗訓剛滿周歲,誰想天不假年,柴榮僅僅在位6年便駕崩了,隻能選擇傳位給年僅7歲的柴宗訓了。柴榮自然也知道年幼的兒子無法守住江山,是以他安排了一個非常到位的托孤班底。

在這樣的亂世之下,柴榮為何要把皇位傳給年僅七歲的孩子?

柴榮直接任命的托孤大臣,隻有3名文臣,他們分别是:宰相魏仁浦和參知樞密院事範質、王溥。

這3個人手裡是沒有兵權的,但是他們的地位崇高,手握朝政權柄。可以幫助柴宗訓治理朝政,限制武将。

其次,柴榮還安排了3位武将,掌握朝廷兵權。他們分别是:左骁衛上将軍吳廷祚,檢校太尉韓通,包括殿前都點檢趙匡胤。

在這樣的亂世之下,柴榮為何要把皇位傳給年僅七歲的孩子?

他們3個主要掌握禁軍軍權,是朝廷直接統轄兵權的3位大将。他們必須要聽3位托孤大臣的,但是彼此之間,又能夠互相協作。

再者,柴榮還安排了3位封疆大吏,他們分别是天雄軍節度使符彥卿、昭義節度使李筠、淮南節度使李重進。

他們三個平時主要負責防範契丹、北漢、南唐各處的外敵。可是同時也可以作為掣肘禁軍的重要力量。

在柴榮的設計中,托孤文臣不具備叛逆的實力,而手握禁軍的武将,可以互相牽制。同時禁軍又和封疆大吏們互相制約,這簡直是再好不過的托孤布局了。

既然有如此好的托孤布局,那柴榮還有什麼好擔心的呢?隻要大家不出岔子,至少可以保住後周當時的局面。

在這樣的亂世之下,柴榮為何要把皇位傳給年僅七歲的孩子?

柴榮是一位有作為的皇帝,顯德元年他繼承了皇位,這一年他剛剛三十三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而且他的身體非常好,他很自信于是發出了為君三十年的誓言,也就是說在位三十年達到一統天下,國富民強的太平盛世的目标。

如果柴榮真的實作了這目标,那麼他現在的長子柴宗訓也有三十多歲了,完全是一位年長之君。

然而柴榮并沒有在位三十年,在他的事業剛剛有起色的時候,他突然病倒了,而且無法醫治行将就木。

為此柴榮迫于無奈接受這個現實,此時他的長子柴宗訓隻有七歲,除了他沒有人可以繼承皇位,出于家天下的心理,他必然要傳給兒子,決不能傳給外人,而此時天下并沒有太平,幼君是無法掌控這個局面的,但是柴榮已經沒有辦法了,他壯志未酬死去了,七歲的柴宗訓繼承了皇位,半年多後,趙匡胤奪取了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