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超1億公裡智能重卡安全營運:幹線物流全覆寫

作者:羅戈網

近日,自動駕駛卡車技術和營運公司嬴徹科技宣布,嬴徹卡車NOA已搭載于多個品牌和車型,安全營運裡程突破1億公裡。

衆所周知,智能駕駛累計的營運裡程越多,就越能驗證其先進性、成熟度及安全指數,進而能夠增加市場的接受度,拓展更加豐富的應用場景。

1億公裡的資料創造了全球第一的紀錄,代表了業内最豐富的資料來源和資料資産,标志着智能駕駛重卡已實作幹線物流行業全覆寫,實作了“質”的飛躍。這些資料背後有着多家物流企業、個體司機的切實體驗以及海量資料的支撐:

商業裡程連接配接全國7大核心經濟區,高速網絡覆寫率83%,累計1864位司機實駕;是中通快遞、圓通速遞、申通快遞、中通快運、德邦快遞、京東物流、順豐速運、韻達快遞、纭毅運輸等多家頭部快遞快運平台,以及百威中國、雀巢等國際知名品牌貨主,還有中小車隊和個體司機等,使用嬴徹卡車NOA實作每一公裡安全營運的結果。

幹線物流行業全覆寫:包括快遞快運、零擔專線、合同物流等細分領域,服務于大型承運商、中小車隊和個體司機

近年來,物流行業競争日趨激烈,總體市場供大于求,承運方議價能力較弱、運價難漲,“一張嘴就是10%的降價,這次招标必須再降3%,不降價運費結算直接扣除”,物流企業經營面臨極大的壓力。

同時,物流車隊最核心的“33211”成本(30%油耗,30%路橋費,20%司機成本,10%購車成本,10%維修、保養、保險異常等),使用傳統方法已經降無可降。不管是物流龍頭企業、中小車隊還是個體司機都已經把成本卷到了極緻,而當成本降無可降時,犧牲的将是服務與客戶體驗,甚至會危及運輸安全。

在國家政策、行業、物流企業都把物流降本增效的戰略意義提升到全新層面的今天,智能駕駛重卡提供了一種新的結構性降本的方法,其帶來的安全、降本、提效、增收以及超長距的“雙駕變單駕”創新模式等,足以改變一個行業。

嬴徹科技創始人兼CEO馬喆人表示,使用嬴徹智能重卡之後,使用者增加的購車成本基本上可以在12~18個月之内賺回來,這之後,多出來的收入都是使用者實實在在的純收益。

如今,領跑全球的嬴徹卡車NOA的商業價值已經從快遞快運拓展到零擔專線、合同物流,涵蓋冷鍊、汽配、酒類、快消等多個細分領域。不僅是在幹線物流行業全覆寫,如今使用智能駕駛重卡不再是物流巨頭們的“專利”,細分領域龍頭、中小車隊和個體司機也都通過使用智能駕駛重卡,感受到了豐富的商業價值。

5月2日,嬴徹科技與華太物流完成智能駕駛重卡批量交車。華太物流先後采購智能重卡累計40台,用于華東、華中、西南等幹線物流貨運線路,是目前汽配行業最大規模的智能重卡車隊。

華太物流營運路線平均裡程數約為1500公裡,在批量投用智能駕駛重卡後,每百公裡智能駕駛油耗比人工駕駛油耗可降低3~5升,部分線路人車比從2降至1,每公裡TCO(總擁有成本)降低7%~15%。車隊車輛出勤率大幅提升,月均單車營運裡程可提升10%。

超1億公裡智能重卡安全營運:幹線物流全覆寫

以前人們會問,物流企業為什麼選擇使用智能駕駛重卡;如今,很多物流企業和車隊會說,我們有什麼理由不使用智能駕駛重卡。在很多物流企業看來,“行業競争如此激烈,購買智能駕駛重卡是早晚的事,試用結果比語言更有說服力,隻要跑出來的資料是我們認可的,那麼購買智能駕駛重卡就是順理成章的”。

比如零擔物流市場相對分散、個體戶較多,個體司機很關心自身安全,願意為安全産品買單;合同物流企業面臨着上下遊大客戶和資源方的雙層擠壓,增長遇到瓶頸,需要智能駕駛重卡助力其實作營運精益化和高效率;冷鍊物流企業對時效性有着更高要求,需要智能駕駛重卡提供可靠性、高效率。幹線物流全領域都可以通過智能駕駛重卡實作越開越省、越跑越賺。

比如山東德順冷鍊物流的老闆于連福就表示,嬴徹智能駕駛重卡創造利潤高,一年能省半台車的錢,一年安全行駛下來光保費就可以一台車節省幾千元,經濟賬劃得來還安全,沒有不用的理由。于連福幹過司機、車隊長,試過、用過、買過智能駕駛重卡,親身體驗過智能駕駛重卡對于“手腳眼腦”疲勞度的緩解,他表示,所有安全技術和後顧之憂都可以交給嬴徹科技,自己公司專注發展業務就好,省心省力。

在個體司機方面,由于他們是自己駕駛重卡,對于安全極為謹慎,非常看重智能駕駛重卡帶來的安全、省力優勢。每位卡車司機背後就是一個家庭,超長距離駕駛的安全保障,使得個體司機不需要卡嫂跟車跑運輸,自己也能夠有更多餘力去平安完成貨運任務,安心養家。

而且由于智能駕駛重卡在安全、省力方面的顯著提升,部分個體司機的月均安全行駛裡程能夠提升10%~20%,每月的淨收益可提升2500~5500元。同時,智能駕駛重卡更加省油的優點對于個體司機群體非常明顯。

超1億公裡智能重卡安全營運:幹線物流全覆寫

如今,最早一批使用智能駕駛重卡的快遞快運企業,都已加速進行批量投用,積累了更多降本增效的心得。3月29日,圓通速遞再次批量投用嬴徹智能駕駛重卡。圓通速遞表示,與傳統重卡相比,智能駕駛重卡每百公裡油耗可減少2升。以武漢集運中心至臨海集運中心路線為例,以柴油目前平均價7.6元/升來計算,單程即可節省約120元,一年單車可節省上萬元。對于擁有數百至上千台規模的車隊來說,可節省出一筆非常可觀的數字。

圓通速遞的司機楊師傅表示,“過去平時一個人開車一天隻能跑五六百公裡,現在一天可以跑1000公裡,比以前輕松多了,收入也增加了,每個月能比之前至少多2000多元。”

雙駕變單駕:不止是500~1200公裡,還包括1300~2500公裡甚至更長距離

談到智能駕駛重卡雙駕變單駕,人們最常提到的是800公裡左右這一“黃金路線”,比如頭部快遞快運公司已經在500~1200公裡路段規模化實作雙駕變單駕,将每車人力成本下降40%~50%。

令人驚喜的是,物流使用者在智能駕駛重卡使用中不斷自發創新,把雙駕變單駕拓展到了更大的領域。比如,快遞快運作業在智能重卡實踐中創造出更長運距的安全單駕模式,在1300~2500公裡甚至更長的多條傳統雙駕線路上,通過設定驿站式接力點,成功實作了全程安全單駕,司機配備要求從3車頭6~8司機降為3車頭5司機,從4車頭8~10司機降為4車頭6司機等等,大幅降低人力成本,同時司機對排班的滿意度得到提升。

某個體司機從東莞跑新疆的霍爾果斯口岸,全程4600公裡,通過使用嬴徹卡車NOA,個體司機将這段距離分成了4段,每天跑大約1100公裡。

超1億公裡智能重卡安全營運:幹線物流全覆寫

這些創新為行業帶來了極大的驚喜:

一方面,實作了“三赢”。比如某物流企業從順德到常州運輸距離約1500公裡,以前是三車頭6~8司機的配比,使用嬴徹卡車NOA之後,在江西上饒設定一個接駁點,實作雙駕變單駕,變為3車頭5司機的配比,人車比從2~2.7降低到1.7。中途設定接駁點的舉措,可以把一個大循環變為更精細化的小循環排班,司機可以在好好休息一晚後,駕駛對面傳回的重卡回程。物流企業還可以在上饒本地招聘司機,不但節省了安置費用,司機回家的頻次也增加了。

這樣一是司機的體驗感受和排班滿意度大大提升;二是車隊管理者可以更有效率地管理司機;三是物流企業更好地實作了成本降低。

另一方面,更長運距的安全單駕模式證明了嬴徹智能駕駛重卡不僅在強時效性的快遞領域(4×2車型)實作了降本增效,在時效相對不緊張的零擔專線領域(6×4車型)也同樣能夠展現價值。占重卡及物流市場近80%的個人及中小車隊群體是卡車智能駕駛商業化的下一步及更大的市場,其代表就是6×4車型。

幹線物流運輸距離長、時效要求高,主要依靠傳統的“人歇車不歇”模式,來實作高效營運。提到“雙駕變單駕”,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是否安全。

對此,司機表示,“現在這款車可以自動巡航、自動辨識方向,我駕駛的時候,大部分時間手隻要扶在方向盤上就可以了,輕松了不少。一旦我稍微有點疲勞駕駛的征兆,系統就會馬上發出預警,會通過拉緊安全帶,震動座椅等方式提醒,也充分保障了安全性。”

遇到長途夜路,司機反而更鎮定了,因為他們知道人眼有可能看不清楚,智能駕駛重卡的雷射雷達、毫米波雷達和攝像頭等傳感器比人眼更靈敏,加上智能駕駛功能會讓車輛居中行駛不跑偏,與周圍車輛保持安全距離不碰撞不追尾,讓司機更有安全感。

從深層次看,安全是物流企業的“生命”,其價值遠非資料可以概括,嬴徹科技超1億公裡商業營運帶來的底氣,離不開智能駕駛對人員和貨物的極大安全保障。

結語:智能駕駛重卡的增長速度越來越快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年内推行降低物流成本的行動計劃,意在引導物流行業實作制度性、結構性、管理性、技術性和綜合性地降本提質增效,引導物流企業追求更高的效率、品質和利潤空間,而非簡單的降低服務價格。

在卷到極緻、降無可降、司機招聘難的物流行業,智能駕駛重卡帶來的結構性改變,将為物流行業帶來極大的提升。易觀《中國重卡智能化更新專題研究2022》資料顯示,2030年中國重卡智能化市場規模預計将突破1萬億元。

如今,嬴徹卡車NOA已突破1億公裡,海量資料之下,嬴徹科技從成立之初就确立的“技術+營運”雙輪驅動戰略,正加速産生飛輪效果,進一步互相促進。

1億公裡裡程的背後,是嬴徹科技資料戰略的制定和執行。通過車端精準、高效的資料采集,雲端高性能、自動化的資料處理,以及場景挖掘與自動标注等核心技術的領先,嬴徹科技已經建立業内最成熟的資料驅動的研發體系。嬴徹卡車NOA裡程的指數級增長不斷擴大嬴徹資料資産的規模和品質優勢,加速嬴徹自動駕駛算法的疊代更新,放大嬴徹自動駕駛技術的領先優勢。

嬴徹科技已經走完了正向設計、測試驗證、客戶自身驗證的階段,如今已經進入了商業化全面加速階段。快遞快運企業已經廣泛使用并開始批量采購,在零擔、合同物流等領域也開始湧現出一批标杆客戶,智能駕駛重卡的增長速度越來越快。從量變到質變,智能駕駛重卡将迎來爆發,中國幹線物流正邁向智能駕駛時代!

作者 | 郭嘉

來源 | 物流沙龍

此文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物流沙龍立場

繼續閱讀